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永宁 > 永宁要闻

【乡村行 看振兴】闽宁镇:大力发展西红柿种植产业 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
时间:2024-12-12 来源:永宁县融媒体中心

字体颜色: [红] [黄] [蓝] [绿]    
保护视力色: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恢复默认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乡村振兴靠产业,产业发展靠特色。近年来,闽宁镇园艺村坚持村集体带动,充分挖掘种植优势,通过探索引入多元化的种植模式及种植技术,积极引导群众因地制宜发展西红柿等特色产业,持续促进农业增效、农民稳定增收。

走进园艺村的西红柿种植大棚,一垄垄碧绿的植株排列整齐,一个个圆润饱满的西红柿从藤蔓中悄悄“探”出头来,让人垂涎欲滴。种植户正在给西红柿藤蔓加固支撑,通过错峰种植,进一步延长收获期,增加种植效益。

永宁县科技特派员 马雅铃:“今年,我们一共种了100余棚番茄,其中有大番茄和小番茄,大番茄也分几种,这种生吃的番茄我们在市面上也称它为草莓西红柿,小的番茄有‘福山88’和‘香妃12’等。”

据了解,为了解决闽宁镇土壤环境中团粒结构较差的问题,园艺村在西红柿种植上引进了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和蚯蚓套种套养技术。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通过发酵提高棚内土壤温度,为番茄生长提供了更加适宜的环境;而蚯蚓套种套养技术则通过蚯蚓的粪便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实现了减肥增效的目的。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番茄的产量和品质,还降低了生产成本和环境污染,为园艺村的番茄产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永宁县科技特派员 马雅铃:“我们会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销售,这种做饭的菜柿子会对接当地的商贩过来采购,价格也是根据市场价来定,比如今年的西红柿价格应该在每斤3-3.5元之间,菜柿子1个棚的产量是在10000斤左右。”

从科学种植到田间管理,西红柿特色种植产业不仅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也让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增收。闽宁镇园艺村将不断探索创新种植技术,充分挖掘资源优势,培育多元化特色产业,用“菜篮子”鼓起村民的“钱袋子”,用大棚这把“金钥匙”打开群众的“致富门”。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