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永宁 > 永宁要闻

【乡村行 看振兴】杨和镇:鲈鱼蟾蜍“唱主角” 特色养殖“钱”景旺
时间:2025-05-07 来源:永宁县融媒体中心

字体颜色: [红] [黄] [蓝] [绿]    
保护视力色: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恢复默认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本台记者 马苏楠:“我现在位于永宁县杨和镇南北全村的鲈鱼养殖基地,近年来,杨和镇积极探索特色养殖产业,鲈鱼和蟾蜍成为当地亮点,不仅丰富了养殖品类,更为当地村民开辟了增收致富新路径,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看看这些‘小精灵’吧。”

走进杨和镇南北全村鲈鱼养殖基地,一个个养殖桶排列整齐,鲈鱼在水中欢快地游动着。养殖户王波正忙着检查鲈鱼的生长情况并投喂饲料。

本台记者 马苏楠:“咱们现在这个养殖基地具体的规模是什么样的呢?”

永宁县盛兴园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王波:“咱们这个基地占地是2亩,共有15个养殖桶,平均1个养殖桶里面放6000个鱼苗。”

为了养殖好鲈鱼,王波在精心管理和养殖技术方面下足了功夫,他不仅参加各种养殖技术培训,还不断摸索适合本地的养殖方法。王波告诉记者,养殖鲈鱼需要注意水质管理,定期换水,还要合理投喂饲料,这样才能保证鲈鱼健康生长。

永宁县盛兴园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王波:“我这批鱼苗是去年10月底开始养殖的,预计在今年8月份上市,一斤价格在20元左右,主要销往本地的海鲜市场。”

在杨和镇纳家户村,蟾蜍养殖也发展的有声有色,成了养殖户的“金疙瘩”。记者来到纳家户村蟾蜍养殖基地,养殖户刘秀琴正忙着观察蟾蜍生长情况。

本台记者 马苏楠:“您好,我想问一下,咱们现在这个养殖规模达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程度呢?”

恒升蟾蜍养殖场负责人 刘秀琴:“我今年是建了5栋大棚,每个棚都是一亩二分地,一共建了20个池子。”

据了解,蟾蜍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蟾酥、蟾衣都是非常珍贵的中药材,被广泛应用于中药制剂中。刘秀琴从甘肃引进种蟾,经过悉心照料,如今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她引进的这批蟾蜍已进入蝌蚪期,预计5月份生长为小蟾蜍。

本台记者 马苏楠:“那我们在养殖小蟾蜍的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恒升蟾蜍养殖场负责人 刘秀琴:“现在是蝌蚪期,主要是观测水质还有每天的水温,水温是最主要的,不能高于20℃,温度一高就要用常流水降温了。”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杨和镇将继续加大对特色养殖产业的支持力度,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帮助养殖户解决实际问题,同时积极拓展销售渠道,提高养殖效益,让特色养殖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