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永宁 > 永宁要闻

【走吧!去看永宁】守艺永宁之古法手工制香非遗传承人庞红:一缕清香 百年传承
时间:2025-06-27 来源:永宁县融媒体中心

字体颜色: [红] [黄] [蓝] [绿]    
保护视力色: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恢复默认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一根线香,串联古今;一门技艺,承载匠心。在闽宁镇,古法手工制香非遗传承人庞红,用双手复刻流传千年的香味,让千年制香这门技艺在新时代散发出“新香”。从配方改良到技艺传播,她让馥郁香气化作文化传承的生动符号。

走进闽宁镇昌盛光伏生态科技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研习社,药草与香料交织的淡雅芬芳扑面而来。工作台前,庞红指尖翻飞,专注地搓制着香料。

这份自幼浸润的热爱,赋予了她研习古法制香时加倍的执着。历经数年的探索与沉淀,庞红逐渐掌握了选材、制粉、配伍等十余道复杂工序的精髓。2020年,她在闽宁镇创办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研习社,致力于将传统制香工艺与现代审美巧妙融合。立足宁夏本土特色,庞红在香品研发上大胆创新,将宁夏葡萄酒、枸杞、甘草、灵芝等特产融入制香配方,推出兼具保健功效与地域特色的香品,为传统技艺注入新的活力。

古法手工制香非遗传承人 庞红:“我们创新制作了辛夷花香和枸杞和香,辛夷花香是针对鼻炎患者有改善作用,杞草和香是用宁夏枸杞和甘草,有明目的作用。”

庞红深知,非遗要葆有持久生命力,必须融入生活。她随即开启了让古香走进群众生活的探索。面向闽宁镇群众,她先后开展制香技艺培训,通过手把手传授,不仅守护了这门技艺,更开辟了村民增收致富新路径。

古法手工制香非遗传承人 庞红:“我们对原隆村村民、福宁社区居民进行非遗手工制香技艺的培训,经过培训,目前有50多名原隆村、福宁社区妇女成为制香工人,使他们月收入达到了2000—3000元。”

随着电视剧《山海情》的热播,闽宁镇成为热门旅游打卡地。庞红敏锐把握住这一传承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契机,精心推出线香、盘香等30余种香品,并将编织、雕刻等传统技艺巧妙融入伴手礼设计,赋予了产品独特的文化韵味。此外,她还在园区内开设非遗手工制香体验区,邀请游客亲手参与制香过程,零距离感受传统手工艺的魅力。

古法手工制香非遗传承人 庞红:“我们希望通过‘非遗+旅游+研学’模式,让古老的制香工艺在沉浸式体验中代代相传,也让这缕古老的香气散发‘新香’,绽放更持久的文化魅力。”

2022年,古法手工制香技艺入选永宁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5年,庞红荣膺银川市古法手工制香技艺非遗传承人。荣誉的背后,是庞红对非遗的匠心坚守和带动乡亲共同发展的大爱。一支支小小的手工香,不仅让千年香韵在闽宁镇生根发芽,更成为坚定文化自信的生动实践。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