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颜色:
[红]
[黄]
[蓝]
[绿]
保护视力色: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恢复默认
曾经的荒废鱼池,如今孕育出荣膺“国字号”的“永宁对虾”。这一华丽蝶变的背后,是一位“90后”女青年冯文静返乡创业的动人故事。她凭借在外积累的丰富经验,扎根家乡深耕特色水产养殖,不仅盘活了“沉睡”资源,更成为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的“领头雁”。
走进永宁县望洪镇增岗村的宁夏航拓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渔业养殖基地,总能看见负责人冯文静忙碌的身影。她并非水产专业出身,却凭借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对事业的执着追求,从水产养殖的“门外汉”蜕变为一名行家里手,更成为永宁县规模化养虾的先行者。
1990年出生的冯文静,海外求学归来后,在与父亲的一次闲聊中,敏锐捕捉到国家对农业的各项扶持政策,父女俩一拍即合,决定投身农业产业发展。在朋友的引荐下,她选择了将望洪镇作为返乡创业基地。经过深度调研后,冯文静挖掘到了鱼塘潜藏的机遇。2023年7月,父女俩投资1480万元,对望洪镇增岗村闲置了20年的废旧鱼池进行改造。新建“三池两坝”养殖尾水处理系统、完成池塘清淤40座、建设冷链分拣中心1座……在一系列精心规划和建设下,永宁县渔业高效绿色循环发展示范基地建成落地。
随着基地框架初成,冯文静即刻投身育苗工作。她精准研判市场,先后在基地投放中华绒螯蟹、南美白对虾、加州鲈鱼等名优水产品苗种。经过4个月的精心培育,南美白对虾率先上市,当年产量便突破4万斤,销售额达120余万元。谈及这一成绩,她始终感念家人的理解和支持。
宁夏航拓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 冯文静:“我是一个非农业、非水产专业的学生,所以我可能比别人要付出更多,我爸经常会讲人要三勤,即嘴勤、手勤、脑勤,这影响了我,让我不懂就问,勤于思考,不要害怕自己不会,要去多问,三勤就是我从非科能慢慢成为一个‘小专家’的秘诀。”
冯文静的成功不仅体现在经济效益上,更体现在社会责任的担当。她的渔业养殖基地在基础建设和养殖生产中,先后雇佣增岗村及周边群众350余人次,为增岗村30户家庭提供了长期稳定的就业机会,人均年收入增加5万元以上。同时,她还手把手传授村民养殖经验,帮助养殖户转变传统观念,实现科学养殖,带动更多人踏上致富之路。
宁夏航拓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 冯文静:“除了大宗鱼类实现了投喂机械化,剩下的虾和螃蟹都是人工喂养,从2023年到现在,用工超过3500人次,发放工人工资400多万元。”
耕耘终得硕果。今年5月,“永宁对虾”成功入选2025年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其主产地正是冯文静的养殖基地。看着这份沉甸甸的“国字号”荣誉,冯文静信心满怀。她将依托“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的金字招牌,全方位提升“永宁对虾”品牌影响力,同时致力推动家乡“农文旅”和“产学研”融合发展,在乡村振兴的广阔舞台上,奋力书写青年一代的更大作为。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