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永宁 > 永宁要闻

【乡村行 看振兴】杨和镇:产业兴起来 乡村美起来 日子甜起来
时间:2025-07-03 来源:永宁县融媒体中心

字体颜色: [红] [黄] [蓝] [绿]    
保护视力色: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恢复默认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智能化育苗拱棚内生机勃勃,蟾蜍养殖基地幼蟾初登岸,探寻致富新路径……在永宁县杨和镇,产业蓬勃升级、民生显著改善、文化赋能增效,多点发力共同谱写城乡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奋进曲”。

走进南北全村蔬菜绿色标准园,300亩辣椒苗舒展嫩叶,田间品种标识清晰醒目。不远处,16栋银色育苗拱棚整齐排列,棚内今年培育的800万株辣椒苗已全部售出,曾经的荒废旧棚重新焕发出生机。

杨和镇南北全村党支部书记 张雨军:“今年,村集体与平罗县椒通种植家庭农场签订了2000亩辣椒订单,实现了种植与销售的精准对接,种植户不再为销路发愁了。”

产业升级的步伐不止于此。在纳家户村蟾蜍养殖基地,养殖户刘秀琴精心照料的幼蟾已经上岸。今年,纳家户村与红星村联合申请到200万元自治区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资金,用于建设蟾蜍养殖基地。项目采用“合作社+村集体+农户”模式发展药用蟾蜍特色养殖,预计年底建成后可实现养殖蟾蜍132万只。这一特色养殖产业不仅让土地生“金”,更开辟了村民增收的新渠道。

美丽乡村建设同样成果显著。步入纳家户新村,白墙青瓦的院落错落有致。村民纳海明在新居前修剪花枝时回忆道,去年在政府的帮助下,他和67户邻居告别老屋搬进了新居,现在的生活环境让他们幸福感满满。近年来,杨和镇以“危房不住人、住人无危房”为目标扎实推进农房改造,今年已集中拆除危房2.1万平方米,完成3户住房加固改造。同时,在纳家户村10队新建49座新房,切实保障群众住有所居、居有所安。

民生服务也在持续优化升级,着力打造了便捷温馨的“幸福半径”。王太村将闲置车棚改造为360平方米的“睦邻驿站”,成为村民休闲娱乐、学习交流的热门去处,孩子们在这里体验手工课,老人参与健康讲座,待业青年则接受着田间智能管理技术培训。旺全村的农技培训班同样人气高涨,种植户们聚集于此,学习葡萄种植能手分享的施肥技术与管理经验。

从产业升级释放的蓬勃活力,到人居环境焕然一新的温馨画卷,再到覆盖全龄的贴心民生服务,杨和镇正以实干担当绘就和美乡村的绚丽图景,不断书写着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