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颜色:
[红]
[黄]
[蓝]
[绿]
保护视力色: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恢复默认
在永宁县,基层治理的温度正悄然融入居民的日常饮食。团结社区食堂便是这股暖意的生动载体,它以创新的服务模式串联多方资源,将对民生的关怀化作一餐一饭的实在保障,成为社区里一道连接需求与温暖的独特风景。
本台记者 刘翔:“我现在来到了杨和村的蔬菜种植基地,大家可以看到,村民们正忙着采摘,装运新鲜的西红柿,稍后,这些西红柿将通过村社联建的形式,直接送达团结社区食堂。”
这高效配送的背后,是深度的合作布局。团结社区食堂已与杨和村正式达成蔬菜订购协议。通过长期稳定的采购承诺,为村里的新鲜蔬菜搭建起可靠销路。这种“田间到餐桌”的直达模式,不仅全程保障了食材的新鲜度与安全性,更通过压缩中间环节降低了采购成本,让社区居民共享来自土地的实惠。
团结西路街道团结社区党总支书记 袁芳:“我们通过和杨和村的联建,让蔬菜实现了直采直供,农户早上摘,我们上午收,中午就能端上餐桌,既帮助了农民增收也让居民吃上了新鲜的蔬菜。”
据了解,团结社区食堂于2024年7月开业,干净整洁的就餐区可同时容纳50人堂食,一日三餐持续供应,丰富多样的菜品面向全体居民开放,充分满足不同年龄段的饮食需求。食堂创新推出的“阶梯价格”机制,推动助餐服务从“老龄专属”扩展到“全龄共享”,从“吃得饱”升级为“吃得好”,逐步构建起“中心厨房+社区食堂+家庭餐桌”的服务体系。
团结西路街道团结社区党总支书记 袁芳:“我们食堂每天中午提供8个菜品,荤素搭配、营养均衡,日均就餐人数达120余人次,同时,我们借助社区市场的流量,将康养服务相融合,在康养室不定期开展义诊、理疗、健康指导等服务,实现了从‘食’到‘疗’的无缝衔接。”
此外,团结社区食堂还提供到店自取、送餐上门等多元化便捷服务,特别针对60周岁以上老年人推出“早餐3元、中餐10元、晚餐6元”的优享套餐,让老年人愿意吃、吃得好,在家门口吃出“幸福味”,切实破解了空巢、独居、孤寡等特殊困难老年人的吃饭难题。
本台记者 刘翔:“从‘田间’到‘舌尖’,团结社区食堂用最接地气的方式,守护着居民们的舌尖幸福,用村社联建架起了一座惠民‘连心桥’,这里的一餐一饭,饱含的是土地的馈赠、村民的汗水,还有社区的用心,下次路过,不妨来尝一尝这份‘新鲜’与‘暖心’吧。”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