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永宁 > 永宁要闻

【乡村行 看振兴】闽宁镇:闲置棚舍“养蝎生金” 村民“顾家挣钱两不误”
时间:2025-08-08 来源:永宁县融媒体中心

字体颜色: [红] [黄] [蓝] [绿]    
保护视力色: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恢复默认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今年以来,闽宁镇原隆村积极探索闲置资产盘活、特色产业培育新路径,通过引入蝎子养殖项目,让沉寂的棚舍变身“致富棚”,不仅为村集体经济注入强劲新动能,更让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增收,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乡村振兴之路。

8月5日,记者走进原隆村昌盛光伏生态科技园,一排排标准化蝎子养殖棚舍整齐排列,棚内蝎子在仿野生环境中自由活动,生机勃勃。据了解,此前因产业结构调整,棚舍长期处于闲置状态,村集体通过“村企合作”模式引入专业养殖企业,对棚舍进行标准化改造升级,既让闲置资源“活”了起来,又为产业落地搭建了坚实平台。如今,这里已成为当地特色养殖的核心基地。

宁夏金蝎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赵挚欣:“我们从今年4月开始盘活32个棚,目前已有21个棚投放完毕,剩余11个棚正在建设中,计划明年5月全部建设完成。”

依托当地适宜的土壤气候条件,项目采用仿野生养殖模式,通过精准调控栖息环境、科学投喂天然饲料等手段,使得第一批投放的蝎子成活率高达95%以上。高成活率的背后,是蝎子可观的经济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宁夏金蝎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赵挚欣:“我们这个蝎子的药用价值非常高,目前市场缺口达70%,我们已和多家中药厂建立合作,整体销售前景非常好。”

随着项目的推进,产业发展红利正逐步惠及周边村民。在棚舍建设阶段,村民积极参与棚体改造施工;项目投产后,不少村民就近务工,负责蝎子日常喂养、环境监测等工作,真正实现了“顾家挣钱两不误”。

从闲置棚舍的盘活利用到特色养殖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再到村民收入的稳步提升,原隆村用小小的蝎子串起了资产盘活、产业发展、村民致富的乡村振兴链条,书写着产业兴、百姓富的生动答卷。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