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颜色:
[红]
[黄]
[蓝]
[绿]
保护视力色: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恢复默认
永宁县胜利乡陆坊村,整村农民“上楼”的十余年间,不仅实现了居住环境的显著改善,更通过强化党建引领、盘活集体资源、发展多元产业,成功推动村集体经济由弱变强。预计2025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将突破200万元,走出了一条“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新型城镇化振兴之路。
走进陆坊小镇小区,平坦宽阔的柏油路四通八达,精心修剪的绿植花卉点缀其间,崭新的健身器材旁洋溢着居民的欢声笑语。在这里居住了三年的居民刘变义,正带着孩子在小区广场玩耍。
居民 刘变义:“小区环境卫生各方面还是可以的,主要是这个小区里面大,可以带小孩出来玩,比较宽敞,现在住的人也越来越多。”
从“村民”变“居民”的身份转变带来了喜悦,也伴随着基层治理转型的挑战。2014年整村搬迁“上楼”后,陆坊村党支部迅速转变角色,将工作重心转向精细化社区治理和服务供给。
胜利乡陆坊村党支部书记 苏学军:“农民变成居民,我们的服务模式也随之转变,重点是把基层治理做实做细,不断完善小区基础设施,现在农民的生活条件大幅提升,幸福感也更强了。”
安居是基础,乐业与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才是长久之计。面对拆迁后资源相对匮乏的困境,陆坊村持续发力,千方百计盘活沉睡的集体资源。资源活了,产业兴了,服务才更有底气。2023年,陆坊村利用自身资源禀赋,建成“沙海情”露营基地,基地运营后迅速成为周边市民休闲度假的热门打卡地,周末和小长假期间人气尤为旺盛。
胜利乡陆坊村党支部书记 苏学军:“我们和企业进行合作,可以吸纳我们周边的群众来沙海情露营基地务工,在周末或者小长假期间,每天吸引游客几乎都在200人左右。”
露营经济初显成效后,陆坊村继续深挖资源潜力。2024年4月,成功争取200万元乡村振兴项目资金,建成7栋高标准新型日光温室,并于当年10月完成定植。
胜利乡陆坊村党支部书记 苏学军:“就在今年4月,我们3棚樱桃大树就有了效益,真正实现了当年建棚,当年栽树,当年收益,3栋棚的樱桃大树价值就已经达到了10万元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陆坊村的温棚园区采用“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模式运营,后续还将发展育苗、鲜果销售及采摘体验游,并计划与附近的乐喜户外露营地联动,打造“露营+采摘”特色线路。同时,优先吸纳本村村民入园务工,持续增加村民收入。
胜利乡陆坊村党支部书记 苏学军:“除了温棚和露营基地,村集体还自主经营大型停车场,今年村集体自种土地1500亩,并购置了拖拉机,有效节约了农机作业成本,预计2025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将突破200万元。”
从低矮平房到敞亮楼房,从单一务农到多元就业,从资源匮乏到产业兴旺,陆坊村的十年变迁,是党建引领下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的生动实践。环境美了,产业兴了,腰包鼓了,服务优了,“上楼”安居的陆坊人,在多元产业支撑起的幸福新生活中,稳稳扎下了根。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