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颜色:
[红]
[黄]
[蓝]
[绿]
保护视力色: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恢复默认
金秋九月,胜利乡八渠村的大青葡萄迎来丰收季。今年以来,通过产业升级与技术赋能,昔日的传统种植模式焕发出新生机,亩产收益较往年大幅提升,成为带动村民增收的“绿色引擎”。
在八渠村的大青葡萄种植基地,一串串饱满透绿的大青葡萄挂满枝头,种植户杨文正忙着修剪果枝。作为返乡创业的党员,他今年首次尝试种植了15亩大青葡萄,从施肥管理到果枝修剪,一边虚心请教,一边实践学习,如今已熟练掌握了关键技术。
种植户 杨文:“八渠村大青葡萄这个产业是相当好,因为大青葡萄这个品种的口感,口碑都是特别好,这个品种也比较稀缺,所以说就想着自己回来了,以党员的身份带动一下周围的年轻人,鼓励他们回来都把咱们八渠村这个大青葡萄做好,做出来特色。”
据了解,八渠村种植大青葡萄已有70余年历史。作为宁夏特有的中晚熟鲜食葡萄品种,该品种凭借粒大、皮薄、多汁、含糖量高、香甜可口等独特品质,在周边市场逐渐积累起了良好口碑。但长期以来,受传统种植模式的制约,缺乏系统管理和科技支持,当地大青葡萄产业始终难以实现规模化与品牌化的突破。
为打破发展瓶颈,近年来,八渠村聚焦产业提质增效,连续多年邀请农业专家驻村指导,将疏花疏果、科学施肥、绿色防控等标准化技术带到田间地头,推动大青葡萄种植方式从“凭经验”向“靠科学”转变,助力产业从“种得出”向“种得好、卖得好”跨越。
本台记者 刘翔:“听说咱们今年还上了一些新技术,能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吗?”
胜利乡八渠村党支部书记 张柱:“我们过去这个大青葡萄没有采取防护措施,第一期以后,采取简单的搭膜,但效果不是很好,经过技术指导以后,我们进行了遮雨棚的改造,今年又新上了一批二代防雨棚,对产品质量,上市期提前适当做出调整,达到在最佳的销售季能上市,卖上好价格,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升级。”
技术赋能为种植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张柱告诉记者,往年大青葡萄亩产值在七千到八千元,今年通过设施升级、科学管理,葡萄品质明显提高,销售价格稳步上升,亩产值达到了2.8万元左右。
本台记者 刘翔:“现在八渠村已经有73户农户种植大青葡萄,全村的种植面积达255亩,成了当地一张亮丽的‘绿色名片’, 一颗葡萄带动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欢迎大家都来八渠村品尝这份来自天然的甘甜。”
杨 文 13723306277
李小平 18395204766
张 楠 15809501614
张建永 13309566547
张生伏 13037992991
张 龙 15809609509
李 保 13619595152
张建军 15008609346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