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永宁 > 永宁要闻

【乡村行 看振兴】李俊镇东方村:“冬闲”变“冬忙” 反季蔬果走俏市场
时间:2025-11-17 来源:永宁县融媒体中心

字体颜色: [红] [黄] [蓝] [绿]    
保护视力色: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恢复默认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初冬时节,寒意渐浓,李俊镇东方村的温棚内却暖意融融,反季果蔬长势喜人、生机盎然。近年来,李俊镇积极发展“温棚经济”,通过统一指导冬灌、完善设施配套等方式,推动产业提质增效,将往日的“冬闲”变成“冬忙”,有效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

种植户王平已有四年辣椒种植经验。他介绍,今年8月底栽植的辣椒经过两个月的精心管理,目前已陆续进入采收期,预计可持续采收到明年6月底。因其香辣爽口、品质稳定,深受市场欢迎,客户回购率持续走高。

像王平一样,东方村50余户村民如今在“家门口”就能实现稳定增收。通过经营温棚或就近务工,村民在照顾家庭的同时,年均增收可达2.5万元以上,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李俊镇东方村党支部副书记 荀伏忠:“我们东方村新园区于2015年7月建成,共有温棚87栋,占地300亩,主要种植反季节蔬菜,品种包括普罗旺斯西红柿、豆角、辣椒、黄瓜等。所有温棚由农户自主经营、精细管理,年收入较为可观。”

“错峰上市”是反季蔬菜种植的一大优势。李俊镇在技术保障上下足功夫,邀请农业技术专家全程指导,从品种选育、温棚管理到病虫害防治,全环节提供技术支持,确保反季果蔬品质优良、产量稳定。

李俊镇东方村党支部副书记 荀伏忠:“我们村将继续优化种植结构,打造‘你无我有 你有我优’的特色果蔬品牌,让更多村民共享产业发展红利,让反季蔬菜种植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渠道。”

昔日的冬闲田,如今已成为四季常绿的“聚宝盆”。李俊镇通过盘活设施资源、推进棚区改造、优化品种结构、强化产销衔接,以标准化、精细化管理有效提升蔬菜产量与商品率,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在夯实产业基础的同时,李俊镇积极拓展销售渠道、加强品牌建设,全力打通从生产到销售的完整链条,推动温棚蔬菜产得出、销得畅、效益稳。此外,还探索发展观光采摘、农事体验等新业态,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让“温棚经济”焕发更“棚”勃的生机。越来越多的农户在寒冬里忙出干劲、种出希望、收获幸福,乡村振兴的致富之路越走越宽广。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