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土地不撂荒,粮仓有保障。今年,胜利乡五渠村通过“支部+农户+合作社”的方式,充分挖掘盐碱地开发利用潜力,不断提升土地附加值,实现耕地面积和产出能力双提升,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贡献。
眼下正是水稻生产的旺季,走进胜利乡五渠村八、九组的一片水稻地,绿油油的秧苗,长势十分喜人,稻苗和泥土散发的清香扑面而来。而在去年,这片水稻地还是盐碱撂荒地。据五渠村党支部书记王国仁介绍,这片土地大约有600多亩,因土地盐碱化严重,土壤板结,通气性不好,地力不高,20多年来一直处于撂荒状态。此前,五渠村也做过多次尝试,种过玉米等农作物,却并未获得成功。
今年年初,五渠村党支部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向外发出了种植“英雄帖”,打算引入实力强,经验丰富的种植大户承包土地。初期,虽然前来了解情况的种植大户多,但最终都下不了承包土地的决心。
为了打消种植大户的疑虑,五渠村通过“支部+农户+合作社”的方式,承诺全面做好包括土地灌溉、排水等服务保障工作。满满的诚意打消了种植户的顾虑,最终这600亩以每亩500元的价格达成了承包协议。
随后,种植大户对土地进行了平整,开展了盐碱地改良,配合深耕深松等农艺措施,有效改良土壤。同时,选择耐碱的、产量稳定的水稻品种,这让过去寸草不生的盐碱地变成了稳产增收的良田。
下一步,胜利乡五渠村将持续关注这片土地盐碱化改良,为改善耕地质量做好服务,提高农产品产出效率,真正让这片盐碱地变成良田,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