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聚焦 > 优化营商环境

永宁县“一键三链”解锁高效办事“懒人模式”
时间:2025-08-11 来源:永宁县审批服务管理局

字体颜色: [红] [黄] [蓝] [绿]    
保护视力色: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恢复默认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高效办成一件事”目标就是用最快的速度、最少的环节、最优的服务,把一件事办成办好,让企业群众真正在高效办事中体验感更佳、获得感更强、幸福感更足。近年来,永宁县通过系统谋划、流程再造、数字赋能、主动服务等一系列举措,推动多领域、多场景利企便民服务“一件事”在我县落地见效,推动部门审批提速度、群众办事增温度、涉企服务有精度。

一是串起审批链,解锁服务“加速度”。聚焦企业开办、工程建设、不动产登记、社保医保、就业创业、新生儿出生、退休养老、身后事等高频事项,打破传统“多部门、多环节、多材料”的碎片化办理模式。通过“一揽子”套餐服务设计,将分散在多个部门的关联事项进行深度整合与流程再造,编制标准化、规范化“高效办成一件事”办事指南和流程图。首创“主题式”并联审批模式,建立牵头部门“一窗受理、一次告知、一套材料、并联审批、限时办结”的运行机制。以“开药店”一件事为例,改革前需跑审批局、综合执法局等多个部门,提交19余份材料,耗时23个工作日以上;改革后,申请人只需到一个窗口、填写一张表单、提交一次材料,平均办理时限压缩至5个工作日内,材料精简率达42%以上。截至目前,已上线运行“开药店”“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批”“建设项目开工”“开超市”等多个永宁特色“一件事”主题服务套餐,累计办理量超6.4万件,办理时限最高提速78%,办理环节最高优化75%,跑动次数最高压减75%,真正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审批速度大幅跃升,跑出了审批服务的“永宁速度”。

二是畅通数据链,破除壁垒“提质效”。强力推动政务数据资源共享互通,打破部门间“信息孤岛”。打造永宁县“高效办成一件事”特色专区,迭代升级政务服务云上大厅,集成智能问答、远程导办、数据共享功能,实现县乡村三级跨层级审批协同,制定印发《永宁县“高效办成一件事”特色专区运行管理办法(暂行)》《永宁县“视频帮代办”工作制度》《永宁县审批服务管理局“远程视频勘验”工作制度》等工作机制,梳理形成《第一批简易审批事项“视频勘验”目录》,精准为企业群众提供视频咨询、预约帮办和远程勘验等服务,最大程度减少企业群众跑腿次数。推出“远程视频勘验+视频帮代办”服务新模式,构建“双核驱动、三级贯通”的数字化服务体系。在“视频帮代办”模块集成智能预约取号、工作人员“一对一”连线、共享屏幕标注、材料云端预审功能,形成“远程申报-实时指导-在线修正-即时受理”闭环,让远程帮办审批模式实现“高效办”质的飞跃。在“远程视频勘验”模块实现“无事项勘验”与“关联事项联勘”两大功能突破,勘验效率提升70%,企业群众办事成本下降60%,彻底打破传统现场勘验“耗时长、费用高、标准散”的桎梏。

三是延长服务链,串联政企“心贴心”。“坐等审批”为“主动服务”,将服务链条向前延伸至咨询辅导、帮办代办,向后拓展至政策推送、跟踪回访。在项目策划生成阶段即提前介入,为重点项目、招商引资企业提供“一对一”政策咨询和审批路径规划,量身定制“审批流程图”和“事项清单”,避免企业“走弯路”。成立“石榴籽”帮办代办小分队,对行动不便或有特殊需求的群体,以及重点建设项目,提供全流程无偿帮办代办服务,代办员负责材料准备、系统申报、进度跟踪、结果送达等。依托“四季鲜政务服务驿站”为前沿宣传据点,定期深入园区、企业、乡镇、社区,开展“高效办成一件事”政策宣讲、现场受理、上门帮办,将政务服务送到“家门口”。建立“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对象100%回访机制,将“好差评”结果和回访意见作为改进服务的重要依据,形成“评价-反馈-整改-提升”闭环。服务对象满意度持续保持在99.5%以上,通过主动、精准、有温度的服务,真正实现了与企业群众“心贴心”,让高效办事的获得感、幸福感可感可及。

通过串审批链、通数据链、延服务链的“三链融合”,永宁县已将“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从理念转化为生动实践。下一步,永宁县将持续深化“一网通办”改革,拓展“AI+政务服务”应用场景,以更高效率、更优体验、更暖服务,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奋力书写新时代政务服务创新的“永宁答卷”。(来源:永宁县审批服务管理局)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