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聚焦 > 法治政府建设 > 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永宁县审批服务管理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时间:2025-03-25 来源:永宁县审批服务管理局

字体颜色: [红] [黄] [蓝] [绿]    
保护视力色: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恢复默认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2024年,永宁县审批服务管理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宁夏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各项工作,为政务服务工作营造良法治环境。

一、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找准切入点,练好依法行政“基本功”。

1.加强理论武装,强化法治引领。一是集中学习增实效。制定2024年学法计划,定期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民法典、党内法规等学习。印发《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清单》,持续落实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清单制度。2024年,通过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政治理论学习会、局务会组织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等18次。二是专题学习强深度。先后邀请法律顾问专题讲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进一步提高工作人员的法治素养。

2.狠抓能力提升,树牢法治理念。一是突出业务重提高。针对各岗位业务不同、所适用的法律法规各有差异的实际情况,组织开展审批大讲堂,由各岗位负责人结合本岗位工作重点、难点和涉及的法律法规进行精心选题、认真备课、详细授课、互相交流,推动法治思维、法治理念、法治方式贯穿审批工作全过程、全链条、全环节。2024年,共组织开展审批大讲堂12次。二是讲学互动固根基。以提高业务能力、服务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为重点,组织开展“审批业务我来讲”活动,由全体工作人员轮流担任主讲人,结合各自岗位职责和工作实际全面梳理制作PPT,通过最新政策解读、疑难案例分享、共性问题分析等形式对业务办理流程、法律法规及政策依据进行培训讲解,同时开展讨论分享,形成“讲解+分享+讨论”的学习模式,进一步提高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2024年,组织开展“审批业务我来讲”活动5次。三是岗位自学强能力以各岗位为单位,围绕法律法规、优化营商环境、业务相关政策文件等,每周安排一次不少于五十分钟的集中学习;月末结合日常学习内容组织一次集中闭卷测试,通过比学习、亮成绩,督促工作人员时时“补充能量”,常常“加油充电”。2024年,共组织集中测试11次。

3.注重宣传实效,营造浓厚氛围。一是审批过程主动普法。按照“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开展“法律进机关”活动,要求全体工作人员在办理业务时,主动向办事群众普法。同时,运用法律风险警示、典型案例等形式以案释法,引导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二是现有载体常态普法。充分利用办事大厅填单台、法治宣传栏、电视机、电子屏等大力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民法典、行政复议法、公平竞争审查条例等通过微信公众号、政务微博等发布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网络安全等相关宣传视频,使懂法、守法、用法的观念深入人心。三是重要节点集中普法。结合工作实际,积极开展“美好生活 民法典相伴”宣传月、“12·4”国家宪法日暨“宪法宣传周”等集中宣传活动,向企业群众发放宣传手册,普及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常识,倡导尊法守法理念。2024年,共开展集中宣传7次。

(二)紧抓发力点,把稳依法履职“方向盘”。

1.严把关口,公开透明。在办理市场主体注册、工程建设项目、文化卫生类等审批事项时,严格按照业务所涉及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要求,规范受理、审查、决定、送达等各环节,并将行政许可结果在法定时限内向社会公示,确保审批行为公开、公平、公正。2024年,共办理行政许可申请15938件,按时办结率100%,公示率100%。

2.事项下沉,利企便民。一是依法将公共场所卫生许可、食品经营许可、个体工商户注册等4大项42小项高频行政许可事项下沉到全县各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由专人办理。依托望远镇便民服务中心首批基层政务服务线上线下融合示范点试点工作,对便民服务中心进行了新一轮“迭代升级”,在办理个人全生命周期包含的就业、社保、医保等民生事项的基础上,围绕企业高频事项,整合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公共卫生许可证等行政许可事项,实现“县证乡制”,望远镇便民服务中心可办理168项事项,进一步实现“最多跑一次”和“就近办”向基层延伸。2024年,各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办理下沉事项3522件。二是创新打造永宁县“四季鲜政务服务驿站”,下沉服务窗口为各类经营主体提供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公积金等35项高频事项办理、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解读、问题解答、惠企政策宣传等一站式服务,充分满足企业群众就近办需2024年,共下沉永宁县“四季鲜政务服务驿站”43次,办理业务13件,发放证照55张,常态化开展行政审批业务相关法律法规、惠企政策宣传43次,解答企业、群众咨询450余次。

3.分级审批,严格用权。按照《自治区市场监管厅关于落实食品生产许可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宁夏回族自治区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规定(2022年本)》《宁夏回族自治区污染物排放管理条例》要求,针对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排污许可证等审批权限上收的事项,严格落实分级审批规定,不越权审批,同时做好相关业务咨询答复工作。

(三)聚焦关键点,行好法治保障“护航船”。一是加强规范性、政策性文件管理。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备案审查和清理工作;全面开展涉及不平等对待企业政策文件的清理工作,梳理2019年至2023年印发的且仍在有效期的涉企政策文件1件,经排查不存在不平等对待企业的规定;持续加强公平竞争审查,凡正式印发有关涉经营主体经济活动的规范性文件、其他政策性文件时,必须严格开展公平竞争审查。2024年,审批局起草的《永宁县深入推进“个转企”工作实施方案》《永宁县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暂行)》,经合法性审核和公平竞争审查后,以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名义印发。二是持续规范行政执法程序。严格落实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通过永宁县人民政府网、宁夏政务服务网、宁夏十公示信息报送系统等依法依规及时准确公开行政许可、行政确认信息;通过行政许可案卷、审批系统记录等方式,对行政许可、行政确认全过程进行记录并归档保存,实现行政许可、行政确认行为的全过程留痕和可回溯管理;作出重大行政许可决定前,由作出重大行政许可相关科室负责召开联席会议,从职权范围、程序、事实证据、适用法律法规规章等内容进行审核,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三是梳理更新事项清单。梳理更新永宁县“四级四同”政务服务事项清单1443项,其中“网上办”事项清单1300项,占比90%;“就近办”事项清单652项,占比45%;“马上办”事项清单792项,占比55%;“掌上办”事项清单645项,占比45%;“一次办”事项清单1411项,占比98%;乡镇(街道)政务服务事项目录134项,公共服务事项清单345项,全部通过永宁县人民政府网公开,做到办理事项“一口清”。

(四)瞄准落脚点,架起法治惠民“幸福桥”。一是全面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印发《永宁县全面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优化政务服务提质增效实施方案》,组织召开培训会、推进会6次,梳理出永宁县24件事,通过流程升级集成办、数字赋能智能办、部门联动协同办、服务前移“帮代办”等实现多个事项“一站式”办结。打造全区首家县级高效办成一件事特色专区,创新推出“视频勘验+视频帮代办”服务模式、“开门见店VR全景审批样板间”及永宁特色5件事,实现国家、区、市、县32件事可一站式办理。2024年,全县各部门共办理“高效办成一件事”3万余件。二是大力实行智能化无人审批。推出首批18项“简易一件事·免申即办”事项助推证照联变、联销,2024年共有145家企业、群众享受到“免申即办”改革红利。采用告知承诺、智能化、电子证审批模式,实现住宿、商超、网吧等20余种经营性场所卫生许可事项数字化无人审批,有效解决企业“多头跑、跑多趟”问题,2024年共为299家经营性公共场所发放了电子版《卫生许可证》。三是深入推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在工程建设项目“一张蓝图”“一个系统”“一套机制”的改革基础上,全力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试点任务落实。在无纸化报建审批试点上下“实功”,推出第一批建设用地规划许可等9个电子证照事项,全流程“无纸化”便捷申报,2024年发放电子证照138件;在全流程远程办事、审批和勘验试点上再“拓面”,推出施工许可等5个审批事项实施远程办事、审批和勘验,组织开展远程勘验和远程专家评审共36次,相关经验做法被自治区住建厅在全区推广;在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备案试点上提“效能”,优化完善工改系统与消防验收审验系统互联共通,实现县级层面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备案“一网通办”,完成13个项目的消防设计审查验收备案;实行分类定制审批,生成16类专属“流程图”,辅助企业线上便捷申报;推行并联审批,实现用地规划、工程规划、人防审批和施工许可4个事项共用1套资料,3个工作日完成审批,切实为企业降低办事成本;推动“分阶段施工”,对办理施工许可证的新建项目开展基坑和主体部分分阶段办理,助推项目早开工早投产,2024年共有11个项目实施分阶段办理施工许可;推广闽宁产业园“区域评”成果应用,企业通过工改系统直接调取使用。四是着力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健全完善企业开办、准营、退出“线上线下”服务机制,推进企业开办、信息变更到注销全生命周期“一件事”高效办成,企业设立登记网办率达96%。印发《永宁县深入推进“个转企”工作实施方案》,优化“个转企”登记流程,设立“个转企”登记专窗,实行“证照联办”“免申即办”。落实经营主体歇业备案管理制度,助力经营主体渡过难关。将电子营业执照应用范围扩展至社保、公积金、不动产登记、税务等经营主体高频办事领域,打造全流程数字化、“无纸化”服务场景。2024年,共办理“个转企”登记31户、歇业备案11户,发放电子营业执照4743张。

二、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严格贯彻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一体推进依法治县、法治建设、普法依法治理各项工作。将法治建设工作与商事制度改革、政务服务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等重点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总结。动态调整普法工作、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配备专职工作人员,明确各岗位、窗口工作职责。通过局党组会安排相关工作4次,通过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等及时传达相关文件精神。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印发《落实中共永宁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2024年工作实施方案》《2024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行政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等,明确重点、压实责任,强化工作落实。按照相关要求,修订完善《普法责任制2024年度“四个清单”分解表》,明确内容清单、责任清单、措施清单及标准清单,条不紊开展普法工作。

三、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

一是普法活动还要在形式和手段上注重实效,不断创新,注重不同层面的宣传,力求通俗易懂二是审批局承接事项多,适用法律法规繁多复杂,工作人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依法审批的能力还需进一步加强

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坚持抓学习,法治素养有提升。进一步按照“五”普法工作计划要点,继续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组织开展业务相关法律知识培训,提高普法工作宣传水平,增强工作人员依法行政能力。依托宁夏干部网络教育学院、“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及“宁夏法治”“法润永宁”微信公众号等加强网上学法考法,不断夯实工作人员的法律知识基础

(二)坚持严用法,依法行政显公平。结合旁听庭审活动,注重选取与业务实际相符合的行政庭审案件,“以案为鉴”,持续提升依法行政能力。全面向社会公开审批环节,保障社会公众对审批过程的知情权、参与权。确保每一项审批事项在审批过程中,按规定程序严格执行。不断强化审批制度改革推进力度,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三)坚持多维度,普法入脑又入心。充分运用办事大厅LED显示屏、电视、各新闻媒体和政府网站,结合办事大厅群众密集、人流量大的实际,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深入开展普法活动使广大群众更好地行使对行政审批服务的监督权,形成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