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聚焦 > 法治政府建设 > 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永宁县教育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时间:2025-03-28 来源:永宁县教育局

字体颜色: [红] [黄] [蓝] [绿]    
保护视力色: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恢复默认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永宁县教育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各项任务,不断提升教育治理法治化水平,为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现将我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举措和工作成效

(一)党政主要负责人严格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

1.加强组织领导,落实主体责任。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科室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结合教体实际制定印发《永宁县教体系统2024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各相关科室根据法律、法规,认真梳理了科室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依法向社会公布权责清单和权力运行流程,接受社会监督。

2.突出党建引领,筑牢法治基石。2024年永宁县教育局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重要内容,充分发挥了教育局党工委统揽全局、协调学校支部的作用,督促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和各学校主要负责人依法办学、依法治校。建立健全教育系统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考核评估、监督检查,成绩突出效果显著。一年来永宁县教体系统未发生重大影响的群体性事件、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和其他造成恶劣影响的事件。

3.强化思想教育,提升法治素养。始终站在讲政治促发展的高度,先后集中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等内容。一年来,邀请法律顾问,开展法律大讲堂,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等法律法规,认真组织2024年学法普法考试,2200余名在编教师全部通过。深入开展“法律进学校”活动,通过主题班会、法治讲座、知识竞赛等形式,广泛宣传宪法、民法典、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营造了浓厚的法治氛围。全年共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40场次,覆盖师生15000余人次。

(二)强化制度建设,为法治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1.高度重视制度建设、重视学用结合、重视法治化管理。高度重视制度建设及法治化管理,2次专题研究部署教育系统依法治校及能力建设,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和法治教育工作纳入学校考评和校长考核,推动教育系统法治建设深入开展。

2.完善了教育依法行政的各项制度。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关于制度建设的要求,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依法行政理论学习制度、行政决策制度、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制度、行政执法制度、行政行为监督制度等。

3.加强了教体系统权力阳光运行机制建设。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梳理《永宁县教育局行政权力运行责任清单》共29项。通过永宁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永宁县教育局微信公众号,主动公开教育法规政策、划片招生、教师招考、学生考试、“双减”监管等涉及广大师生和群众利益、社会普通关注的信息,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接受自治区人大“一法两条例”督导检查,以“硬实举措”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答复率、满意率均为100%。主动接受社会监督,通过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来访来信等渠道,及时受理化解群众咨询投诉1772余件,满意度达95%以上。

(三)积极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师生法治观念显著提升

1.领导干部的依法行政能力明显提高。以按照“谁执法谁普法”原则,聚焦“双减”政策宣传落实,做好教体系统依法行政工作。一是召开永宁县“双减”专题会2次,部门联席会议5次,通过教职工大会、家长会、悬挂宣传标语等形式,密集开展“双减”政策宣传。二是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压减率为100%。今年以来,县教育部门共召开校外培训(托管)机构整治推进会议3次,主动牵头开展校外培训(托管)机构检查6次,累计检查校外托管机构236家,共核查处置涉托管机构违规学科培训投诉举报4起,检查发现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作业辅导)8起,行政处罚8家(包括2起警告处罚),累计罚款13500元。检查发现未与家长规范签署托管协议机构32家,已责令整改。

2.学校的法治教育水平得到有效提高。坚持精准普法、按需普法。一是抓好课堂主阵地。开齐开足思政课、《道德与法治》课程,把习近平法治思想渗透到中小学思想政治课及相关学科教育教学中,确保学校法治教育计划、课时、教材、师资“四落实”。二是抓好法治队伍建设。聘请36名政法干警担任大中专院校、中小学法治副校长,通过建立学法清单、开展法治讲座、模拟法庭、法律知识竞赛等方式,常态化开展法治教育进校园活动,不断提升师生法治素养。

3.学生的法治素养得到全面提升。一是抓好校园法治教育宣传。结合“八五”普法,通过公众号、致家长一封信、倡议书等形式以及家长开放日、开学第一课、家长会、开学典礼等活动,积极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宣教活动,指导广大家长、学生树立法治观念,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二是抓好“品牌辐射”。在全县培育了一批全面达标,成效显著、特色突出的依法治校示范校,形成了一批示范性、可推广的典型工作案例。望远小学被教育厅评为依法治校示范校。三是抓好师生法治实践。组织全县10000余名师生参加全国“学宪法 讲宪法”系列活动。银子湖学校教师张悦、永宁县第一小学教师吴伊娜分别荣获永宁县职工“宪法在我心中”主题演讲比赛一、二等奖,宣传引导师生积极参与法治实践。

二、存在的问题

(一)法治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干部和教师对法治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法治观念淡薄,存在重业务轻法治的现象。

(二)依法行政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个别执法人员业务水平不高,执法经验不足,在执法过程中存在程序不规范、证据不充分等问题。

(三) 法治宣传教育方式有待创新。法治宣传教育形式较为单一,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不能满足广大师生和社会群众的需求。

(四) 教育行政执法体制机制有待完善。教育行政执法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不够紧密,存在职责不清、推诿扯皮等现象。

三、下一步措施

(一)加强法治学习,提高法治意识。

1.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将其作为教育系统法治建设的首要任务,通过多种形式,组织广大干部和教师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

2. 加强教育法律法规的学习培训,定期举办培训班、专题讲座等,提高干部和教师的法律素养和依法行政、依法执教能力。

3. 建立健全法治学习考核制度,将法治学习情况纳入干部和教师的绩效考核内容,确保法治学习取得实效。

(二)完善制度建设,规范行政行为。

1. 进一步完善教育管理制度和工作规范,建立健全科学合理、运转高效的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机制。

2. 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加强对决策过程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和合法性。

3. 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严格按照制定程序进行起草、审核、发布和备案,定期对规范性文件进行清理,确保文件的有效性和合法性。

(三)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水平。

1. 加大执法人员培训力度,通过业务培训、案例分析、模拟执法等形式,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执法能力。

2. 加强执法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执法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

3. 完善执法监督机制,加强对执法行为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执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确保执法行为规范有序。

(四)创新法治宣传教育方式,增强普法实效。

1. 结合教育实际,创新法治宣传教育形式,采用师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如法治故事、法治漫画、法治微电影等,开展丰富多彩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师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加强法治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通过建设法治文化长廊、法治宣传栏、法治校园等,让师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法治教育。

3. 加强与家庭、社会的沟通协作,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法治教育格局,共同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

(五)完善行政执法体制机制,加强部门协作。

1. 进一步明确教育行政执法部门的职责分工,建立健全协调配合机制,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形成执法合力。

2. 完善行政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行为,加强对执法全过程的监督管理,确保执法公正、公平、公开。

3. 加强行政执法信息化建设,推进执法信息共享,提高执法效率和水平。

总之,永宁县教育局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紧紧围绕法治政府建设目标任务,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法,努力提高教育治理法治化水平,为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