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部门 > 永宁县财政局 > 信息公开目录 > 财政资金 > 财政收支信息

  • 1164012101009993X0/2024-00061
  • 永宁县财政局
  • 永宁县财政局
  • 有效
  • 2024年06月07日
2024年5月份财政收支简报
时间:2024年06月07日 来源:永宁县财政局

字体颜色: [红] [黄] [蓝] [绿]    
保护视力色: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恢复默认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2024年全县财政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落实中央及区市县各级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按照服务大局、保障重点、深化改革、防范风险的基本原则,严肃财经纪律,强化预算管理,增强财政可持续性,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财政贡献。

一、财政收支基本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情况。1-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39553万元(5月份完成5354万元),完成年度预算32.21%,同比下降37.55%。其中:税收收入完成24191万元(5月份完成3480万元),同比下降5.84%;非税收入完成15362万元(5月份完成1874万元),同比下降59.2%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情况。1-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累计完成142637万元,总体与上年同期持平。

按照支出功能科目分类,呈增长趋势有:一般公共服务支出8314万元,同比增加0.35%;公共安全支出3834万元,同比增长2.23%;教育支出26373万元,同比增长14.39%;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289万元,同比增长63.79%;节能环保支出3305万元,同比增长14.8%;农林水事务支出22156万元,同比增长81.65%;交通运输支出1520万元,同比增长12.43%。呈下降趋势的有: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1905万元,同比下降6.78%;健康卫生支出9201万元,同比下降39.69%;城乡社区事务支出16382万元,同比下降7.74%;住房保障支出2779万元,同比下降10.99%;债务付息支出6804万元,同比下降26.82%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情况。

政府性基金收入情况。1-5,政府性基金收入累计完成5579万元(本月完成1654万元),完成年度预算5.58%,同比下降38.82%

政府性基金支出情况。1-5,政府性基金支出累计完成21706万元,同比下降26.12%。其中:城乡社区事务支出5907万元,同比下降48.36%;其他支出704万元;债务付息支出15095万元,同比下降15.13%

(三)“三保”及其他刚性支出情况。1-5,全县“三保”及其他刚性支出累计完成102037.85万元,占地方财政支出的62.07%,其中:保基本民生支出21672.16万元,保工资支出39405.76万元,保运转支出2325.1万元,其他刚性支出38634.83万元。

二、财政预算收支执行的主要特点

(一)县本级财政收入下降幅度逐月收窄。受经济形势低迷、政策性减税降费及上年度一次性收入等因素影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及政府性基金收入均未达到序时进度,但通过强化财源建设等措施,有效遏制下降态势,降幅逐月收窄,3-5月同比下降分别为45.26%38.32%37.55%

(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质量逐步提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上年同期相比虽呈下降趋势,但收入结构趋于正常,税收收入占比逐步提高,1-5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61.19%2023年同期为40.56%)。

(三)强化资金统筹财政保障及时到位。按照“两个支出”优先原则,足额保障“三保”及其他刚性支出,1-5支出10.2亿元,占地方财政支出的62.07%坚决兜牢兜实基本民生底线。持续加大教育、节能环保、乡村振兴等领域投入,重点项目支出保障有力。

  1. 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加强财源建设,着力提升财政收入质量。深入实施财源建设工程,坚持“固税源、拓财源”“保存量、挖增量”,通过加大税收征管和清欠力度、盘活存量资源资产等措施,多措并举拓宽财源,提升财政收入质量,增加县本级可用财力。

坚持发展要务,积极上争转移支付资金。紧盯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和投资重点领域,聚焦国家增发国债机遇,围绕污染防治、风险防范、乡村振兴、产业融合、基础设施更新等重点领域,配合相关部门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支持,有效缓解财政支出压力。

强化预算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坚持习惯“过紧日子”思想,将过紧日子作为预算管理的基本方针,加强“三公”经费管理和一般性支出管控,持续优化支出结构,优先保障“三保”及其他刚性等重点领域支出。坚持“两个支出”优先原则,将“三保”等重点支出足额列入支付计划并及时足额保障到位。严格执行国库集中收付、会计统一核算、全面实施绩效管理等制度,全面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