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部门 > 永宁县交通运输局 > 信息公开目录 > 部门文件

  • 640121-111/2018-19839
  • 永交发〔2018〕73号
  • 永宁县交通运输局
  • 永宁县交通局
  • 有效
  • 2018年04月18日
永宁县农村公路建设调研报告
永交发〔2018〕73号
时间:2018年04月18日 来源:永宁县交通运输局

字体颜色: [红] [黄] [蓝] [绿]    
保护视力色: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恢复默认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宁夏交通运输厅:

  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编制工作的顺利开展,根据宁夏回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文件《关于认真扎实开展农村公路调研的通知》(宁交办发〔2018〕88号)精神,我局就近几年来永宁县农村公路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永宁县农村公路建设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永宁县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自治区交通厅的正确指导帮助下,紧紧抓住国家倾斜政策的发展机遇,从强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入手,先后实施了“通达工程”、“村村通工程”、农村公路安保工程等重大举措。回顾永宁县农村公路建设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一是起步实施阶段(1979年-1989年)除国道109线、省道201线为沥青路面外,其余公路均为砂砾路。二是全面推进阶段(1990年-2002年)国道109线、省道201线由三级公路改建为二级公路,永黄公路、观平公路、许黄公路、李银公路等主干农村路由砂砾路改为三级沥青路。农村公路建设采取国家投资和地方自筹相结合的方式,主要解决行政村通路和个别乡镇通硬化路问题。三是攻坚提升阶段(2003年-2016年)2003年-2009年,通过实施“通达工程”,每年新建改建等级农村公路平均达到60公里以上,有效地解决了农民出行问题。2010年-2016年,大力实施“道路提升工程”,新建永宁县黄河大桥,并新建滨河大道、永宁东线、永宁快速通道、永宁大桥连接线、望滨公路、西部水系道路等多条一级公路,同时将永黄公路、观平公路、许黄公路、李银公路、靖吊公路等主干农村公路由原来的三级公路扩建为二级公路,部分四级公路扩建为三级公路。打通了连接银川市、青铜峡市、灵武市、乃至吴忠市的肠梗阻、断头路。截止到2017年末,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到659.388公里,其中国道25.16公里,省道63.913公里,县、乡、村道合计570.315公里,基本形成了南北以滨河大道、G109线、李银公路、银川至永宁快速通道工程、青植公路、S201线、永宁东线、西部水系道路、,东西以许黄公路、永黄公路、靖吊公路、观平公路、望滨公路、青滨公路、307国道、永宁黄河大桥连接线、南绕城为主骨架的实现了“八纵九横”的公路网布局,100余条县、乡、村及专用道为脉络的公路网。 

  在主干农村公路建设的同时县委、县政府也相当重视道路两侧的绿化工作,在道路实施的同时,县政府就安排林业部门两侧30米宽幅林带绿化设计、施工就跟进,做到了同步设计、同步实施、同步完成。尤其是在2010年---2016年期间仅道路两侧绿化经费投入就达18亿元,形成了公路两侧靓丽的一道风景线。 

  二、主要做法 

  (一)政府履职到位,掀起建设热潮 

  农村公路是农村重要的公益性基础设施,体现的是政府的公共服务。实践证明,凡是领导重视,政府履职到位,主导作用发挥得好,群众积极性就高,农村公路就建设得好,发展得快。为了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县政府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从1995年开始,县财政每年都拿出不等数额的资金加大农村公路资金的投入,专项支持农村公路建设。同时县委、县政府每年都专门召开动员大会安排部署建设任务,责任到人,倒排工期,加大新闻媒体宣传力度,充分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氛围和巨大合力,做到了三个到位,即:县乡领导到位,抓点带面;交通部门干部到位,指导监督;广大干部群众到位,迅速掀起建设热潮。

  在区厅的大力支持下,经过连续几年的跨越式发展,永宁县农村公路养护总里程由1995年的62.4公里,增长到目前的659.388公里;路面技术状况和服务水平发生了质的飞跃,由原来的砂石路、土路各占三分之二的状况,提升到目前的油(水泥)总里程的100%。截至目前,全县6个乡镇、67 个行政村通了水泥(油)路,通油路率分别达到100%。农村公路建设得到广大群众的赞誉和社会各界的好评,有力的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二)理清发展思路,编制发展规划 

  规划是各项工作的“龙头”,是纲领,只有制订科学的发展规划,才能为农村公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按照国家“十二五”期间农村公路总体规划目标和自治区公路网络规划要求,聘请专家,提出了“六纵六横”的主干公路建设规划。同时组织成立专业规划组,抽调技术人员深入实地踏勘、测量、设计,在深入调研、广泛论证的基础上,听取吸纳乡(镇)、村组及广大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起草编制了以县区为中心、以国省道、高速公路为主骨架、以县乡道路为支撑的农村路规划,确保了规划兼顾长远,符合实际,为切实有效解决制约永宁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交通“瓶颈”,推进农村公路建设提供了遵循依据,奠定了基础。努力做到修建一条公路,繁荣一方经济,造福一方百姓,带动一方文明。

  (三)树立新的理念,打造高标准公路产品 

  更新理念,是打破传统思维,提升境界,提高标准的必由之路。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对出行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出得去,还要走得好,走的安全,走的舒适,这就为我们交通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00年交通厅领导多次来永宁县指导工作,并亲自给县领导和交通系统的各级干部讲解公路发展“六个坚持、六个树立”的新理念,大家感触极深。我们按照发展现代交通的要求,始终把新的建设理念贯穿于农村公路建设的整个过程,具体工作中:

  一是始终把工程质量放在首位。质量是农村公路建设的生命,为了把农村公路建成群众的满意工程、放心工程,我们采取了向上级申报公路工程质量监督,加强政府监督;严格招投标制度和市场准入,加强建设市场管理;严格履约检查和分层检测交验,加强过程监管;统一招聘社会监理,派驻业主代表加强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按照上级部门文件建设深入开展“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年”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确保了工程质量稳步提高。

  二是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合理控制建设标准。在农村公路发展中,我们结合永宁县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实事求是,综合考虑资金能力和交通量发展前景,合理控制建设规模和建设标准,采取先通后畅、先低级后高级的办法,逐步改善农村公路交通条件,不搞相互攀比,不搞不切实际的政绩工程,确保了农村公路健康发展。

  三是注重安保设施建设,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农村公路建设是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我们坚持以人为本,高度重视农村公路的安保设施建设。不断强化公路安全意识,认真贯彻《道路交通安全法》,根据安全要求,在公路平交口、公路急弯陡坡路段、临水路段等处设置必要的交通安全标志、护栏等。并做到所有交通安全设施都与公路主体工程同步实施,确保行车、行人安全。

  四是注重公路绿化美化,使路路变成风景线。在农村公路建设中,我们坚持树立生态化、人文化理念,高度重视公路绿化、美化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下,在公路两侧植树种草,消灭黄土裸露,过村镇路段完善排水系统,做到了路田、路宅分家。对与主干公路交叉的无路面公路在一定范围内进行硬化,以保持路面整洁,使公路和自然环境保持和谐统一。通过新理念的运用,使每条农村公路做到路内精细、路侧宽容、路外和谐,路路变成风景线。 

  (四)拓宽融资渠道,破解建设资金难题 

  “十二五”期间,我县按照上级“政府主导、适度超前、突出重点、安全绿色,加快推进农村公路提质增效”的要求。积极探索实施BOT、PPP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建设农村公路。2013年永宁县政府与中铁十六局合作,将永宁黄河大桥15.7亿元建设项目采取BOT模式融资修建,工程于2013年10月开工,2016年10月完工,此工程是中国铁建十六局集团公司参与投资的第一个大型BOT建设项目,也是宁夏有史以来首座跨越黄河的大型地标式景点建筑。项目通道建成后对宁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2015年永宁县政府将永宁东线、大桥连接线、观平公路、永黄公路四条一级公路共计32公里5.6亿元打包,采取PPP模式承包给江苏宏盛建业集团有限公司承建,工程于2015年5月开工,2016年9月完工,线工程已运行一年多,效果良好。 

  三、取得的社会效益 

  这是永宁县历史上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最多、规模最大、标准最高、速度最快、反响最好的时期,有力带动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有效提升广大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突出体现为“四个成效”:一是农民增收成效明显。2016年永宁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0994.6元,是2010年的将近2倍,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25091.4元,城乡差距显著缩小。二是特色优势产业培育成效明显。因地制宜,交通引领产业发展见成效,以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将道路的修建和提档升级与产业、旅游和美丽村庄建设相结合。建成特色葡萄酒庄16家,年产能6万吨,产值达到4.5亿元以上。品牌培育持续加大。“十里花”荣获中国驰名商标,兰轩酒庄霞多丽干白葡萄酒荣获布鲁塞尔国际葡萄酒挑战赛金奖,中粮长城赤霞珠干红入选世界10大葡萄酒品牌,实施李俊镇油牡丹及精油加工、胜利乡枸杞芽菜、山药种植、闽宁镇红树莓种植、天蝎养殖等特色项目。三是素质提升成效明显。农村公路建成后,农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显著变化,实现 “公路通了、信息灵了、脑瓜活了、收入多了、讲文明了”。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各类惠民实事得以兴办,农村社会事业快速发展。四是城乡一体化建设成效明显。农村公路和小城镇、美丽中心村的建设,完善了农村基础设施,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优化了人居环境,推进了城乡协调发展,实现了公共服务资源的城乡均等。 

  四、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近年来,永宁县交通事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但与人民群众多修路、修好路、走好路的期盼相比,还存在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亟待解决: 

  (一)建设资金缺口大,工程推进难 

   尽管在公路建设资金问题上,永宁县采取了多渠道的方式来解决,但由于开工项目多、建设成本高、资金需求大,自筹资金严重不足,工程推进困难。通村公路建设上,除中央、自治区一些政策性补助和县财政配套资金外,仍有较大缺口。我县财政配套自筹资金能力差,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我县农村公路的建设与发展。 

  (二)公路的专业化养护有待加强 

  永宁县需要专业养护的通油公路里程659。388公里。目前,农村公路养护资金主要来源于上级拨付的小修费和县财政的部分补贴。由于县财政十分困难,加之养护技术力量、人员不足、上级不重视等方面的原因,造成农村公路养护滞后于公路建设的局面,需建立稳定的增长保障机制。 

  (三)专业人才匮乏,制约交通事业发展 

  交通部门承担着繁重的公路建设任务,难度大,要求高,其“带病”运行不利开展工作。人员急需充实,队伍结构急需调整。据了解,县交通部门现有行政编制7名,其中领导4名、科员2名、事业编1名,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永宁县农村公路建设与管理的整体水平。  

  建议:尽快出台相关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政策,明确地方政府的养护主体责任,确立养护经费及人员经费100%的保障和增长机制,确保养护工作健康、持续的发展。 

  五、下一步的设想与打算 

  一是全面提高通达水平。狠抓重点项目建设,重点消除等外路,打通断头路,改造瓶颈路。全面优化干线路网结构,切实提高公路能效。创建一批产业路、旅游路、生态路、致富路。 

  二是全面提升路况质量。严格落实县级人民政府主体责任,结合农村公路PPP项目实施,采取建养一体打包模式,走市场化养护的新路子,通过专业养护与群众养护相结合,市场养护主体绩效考核与政府年度综合考核并重,积极探索“市场主导,企业主体,群专结合,双向考核”的农村公路养护经验。 

  三继续加大融资模式。“十三五”期间,永宁县将加快推进农村公路建设提质增效,继续加大实施PPP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投资,破解资金难题。力争到“十三五”末,实现全面建成“便捷、畅通、安全、绿色”的农村公路运输网络。 

                                                                            永宁县交通运输局 

                                                                              2018年4月17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