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部门 > 永宁县教育局 > 信息公开目录 > 部门文件

  • 640121-102/2017-65011
  • 永教发〔2017〕120号
  • 永宁县教育局
  • 永宁县教育局
  • 有效
  • 2017年07月24日
促进师生健康生活 创建国家慢病防控示范县
永教发〔2017〕120号
时间:2017年07月24日 来源:永宁县教育局

字体颜色: [红] [黄] [蓝] [绿]    
保护视力色: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恢复默认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永宁县教育局“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围绕“健康宁夏全民行动示范创建活动”工作目标,通过创建健康学校及健康食堂工作为抓手,实施“人文化、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管理,扎实推进全国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确保学生健康成长。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切实加强领导,健全和完善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体系。成立创建全国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局长为组长切实加强对健康教育及创建工作的领导,做到职责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共同落实好健康教育、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 

  二、健全健康促进制度。完善具体措施,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健康教育促进中长期规划、实施方案和年度计划,逐步建立健全学校健康促进示范创建责任制。加强健康教育机构和队伍建设,落实人员配置、工作责任和经费投入;强化健康教育网络建设,建立健康教育服务的工作网络和基本设施;提高健康教育专兼职人员的综合素质。 

  三、进一步加强创建全国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确保各项健康教育指标达标。 

  1、健全健康教育工作机构。健全健康教育及创建全国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配备健康教育专职或兼职教师,落实健康教育工作责任。认真组织中小学以多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对学生重点进行预防传染病、食物中毒及控烟等宣传教育,不断增强师生卫生与健康意识。 

  2、加强健康教育师资培训。举办学校卫生安全和健康教育讲座,结合实际积极组织健康教育任课教师认真学习钻研教材,制定好教学计划,坚持集体备课,充分利用有关文稿、图片、光盘等开展校本培训,及时总结交流教学经验,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继续加强晨午检制度、因病缺勤追踪登记上报制度和消毒制度,加强与卫生部门的疫情信息沟通,做到流感等传染病病人的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隔离、及时治疗,防止流感、手足口病、腮腺炎、水痘、麻疹、肠道传染病疫情的发生。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增强师生的公共卫生和食品卫生安全意识,促使师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自我防范的能力,督促师生加强体育锻炼,不断增强体质,增强防病抗病能力。 

  3、上好健康教育课。按照《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要求的具体目标和基本内容,开设好健康教育课,确保每周0.5节,做到开课率、课时、教材、教师和教案、考核和评价,健康教育学科教学每学期要安排6-8课时,并建立健康教育资料档案。从2016年秋季开始,学校健康教育课中开设慢性病健康教育内容。做好卫生与健康、慢性病综合防控知识以及防治常见病和流行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巩固和提高学生基础健康知识。 

  4、抓好卫生行为养成教育。各年级各班通过抓好日常卫生行为养成教育,提高学生基本健康行为形成。认真抓好学生个人卫生的教育和检查,增添饮水和洗手设施,教育学生勤洗手,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5、重视传染病、地方病和慢性病防控工作,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近视眼新发病率。积极开展预防近视眼的健康教育,按照《中小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方案》有关要求,普及用眼、爱眼知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提高中小学生视力健康水平。配合疾控中心做好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率监测工作。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让学生了解各类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了解地方病等非传染性疾病的起因和预防措施,了解性病、艾滋病等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对中小学生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结核病防治教育、地方病(碘缺乏病)防治教育、预防意外伤害以及其他传染疾病的防治教育。 

  6、在健康教育中,加强慢性病防控知识教育,加快推进我校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落实好以下四项措施:一是成立健康教育及创建全国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确保健康教育工作责任到人,无责任盲区。二是按《教育厅转发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开设学生健康教育课,其中慢性病防控知识授课时间每学期以班级为单位不少于2学时,要求健康教育教师认真备课、认真制定学年度教学计划、认真撰写总结。三是要充分利用广播、黑板报、卫生小报等形式开展健康教育,结合3.24世界防治结核病日、5.15全国防治碘缺乏病日、5.30世界无烟日、6.6爱眼日、6.26世界禁毒日、10.8全国高血压日、11.14世界防治糖尿病日、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等宣传日对常见病、传染病、慢性病等疾病的防治进行全方位的宣传,规范存档健康教育资料。 

  7、抓好控烟宣传教育工作。在校园内张贴控烟宣传画,利用黑板报、宣传橱窗宣传控烟知识;利用“世界无烟日”、“禁毒日”等,大力开展控烟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控烟健康教育体系,全面提高教师、学生和家长对吸烟危害健康的认识。开展争创“无烟学校”创建活动。组织开展大规模的禁烟宣传活动,形成浓厚的禁烟氛围;各班加强学生的禁烟教育,教师率先垂范,杜绝在公共场所及校园内吸烟。 

  8、建立健康教育阵地。在学校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板报等,进行健康知识宣传。积极推进广大师生健康知识教育。加强任课教师的业务培训,以“健康基本知识人人应知应会”为内容开展健康知识讲座,组织职工进行健康知识考试。同时对食品从业人员定期组织相关知识培训,按照《食品卫生法》、《传染病防治法》、《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监督办法》、《生活饮用水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要求严把食品从业人员入口关,坚持做到先培训后上岗,保证学校食品卫生安全。配合卫生部门重点抓好学校食堂、小卖部及饮用水的卫生监督管理,食堂、小卖部采购的食品一定要执行索证制度和留样制度,确保师生用餐、饮水安全,防止食物中毒的发生和传染病的暴发流行。 

  10、进一步加强校园“四化”(绿化、美化、净化、亮化)建设。健全校园内外环境卫生清洁制度和保洁制度,彻底清除卫生死角,做好鼠、蚊、蝇等病媒生物防治工作,努力改善校园环境卫生,为师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 

  11、进一步加强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首批创建4个健康食堂,全面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及《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制定食品卫生安全应急预案。严格管理,加强督查,规范食堂工作流程和食品卫生管理,加强食堂安全保卫工作,严防投毒事件发生,坚决杜绝学生食物中毒事故和食源性肠道传染病的发生,确保师生健康安全。 

  四、规范校园健康氛围。校园内有体育锻炼场地、器材及设施。并在教学楼有健康温馨的宣传标语等,营造健康的文体生活氛围。 

  五、开展健康促进活动。开展以手抄报、主题班会、培训讲座等方式普及健康知识。开展“健康行为模范”评比活动,结合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以及各种卫生宣传日传播健康知识。结合家长会,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通过学生向家人传播健康知识。并倡导健康生活方式。通过早晚刷牙、不喝生水、饭前便后洗手、生吃瓜果洗净等日常卫生习惯教育,课间体育活动、用眼卫生、心理卫生指导等行为干预措施,引导学生建立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保证学生在校每天的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确保师生三课一操的质量,保质保量完成30分钟大课间活动。学校每学年度举行一届校园文化体育艺术节,积极参加市中小学生运动会,确保学生成绩在市中上水平。教职工每学期有二到三次体育活动,如跳绳比赛,拔河比赛,篮球比赛,排球比赛,棋艺比赛,趣味体育比赛等等,极大的丰富了教职工的业余生活,提高了教职工健康水平。 

  通过以上健康系列教育活动,推动了素质教育的贯彻落实,促进了学校的全面发展,为办人民满意的寄宿制学校夯实了基础。 

  工作中的不足及改进措施 

  不足: 

  1、教职工体育锻炼意识不强,职业病得病者较多。 

  2、学生饮食健康习惯不好,教育效果不明显,家长没有负起责任,尤其是早餐,在街头摊点购买,卫生、营养没有保障。 

  改进措施: 

  1、强化健康文化及制度建设,使师生健康教育自觉化。 

  2、加大资金投入,支持体育锻炼常态及长效机制,发挥各种体检防控慢性病的指导作用。 

                                                   

                                    

  永宁县教育局 

  2017724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