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颜色:
[红]
[黄]
[蓝]
[绿]
保护视力色: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恢复默认
永宁县第八幼儿园简介
一、基本情况
永宁县第八幼儿园始建于2018年7月,原名为永宁县幸福童年幼儿园,是一所民办幼儿园,2020年为实现全国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0%,公办园达到50%,2019年11月我县将幸福童年幼儿园转为公办园,更名为永宁县第八幼儿园。幼儿园占地面积7333平方米,建筑面积4080平方米 ,办园规模共有11个教学班。目前开设7个教学班,共有幼儿185名,33名教职工(其中在编人员3名,合同制教师26名,后勤人员4名), 我园的领导班组由园长和中层领导组成(园长1名、副园长1名、保教主任1名、后勤主任1名),幼儿园的资产管理确保运行的主要经费来源于县级及区级拨付的生均经费和幼儿园的保教费收入,2021年幼儿园经过市级督导评估确定为银川市一类幼儿园,2023年被确定为银川市幼小衔接示范园,2024年被确定为银川市家园共育示范园。
二、办学理念
幼儿园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返璞归真 灵动教育“为办园宗旨,实施"灵动课程",坚持提升幼儿园保教质量水平;校园文化定位:以自然、和谐、创新为核心,倡导回归本真、追求灵动的教育环境;核心价值观:尊重、理解、支持、引导。我们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差异,理解他们的成长需求,支持他们的兴趣爱好,引导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环境创设理念:设施优化改善,实现文化覆盖,与课程紧密相关,创设适宜幼儿发展的学习环境;家园共育理念:开发、利用家庭、社区资源,与我园教育形成三位一体的资源合力,共同促进幼儿园教育的全面发展,提高教育水平。课程建设理念:真、灵、美(本真教育、灵动课程、美育特色) 办园目标:办-----“有灵魂”的幼儿园;塑-----“有智慧”的教师;育-----“有灵气”的幼儿。园风:有爱心、业务精、甘奉献、乐分享。教风:严律己、树形象、创业绩、展风采。学风:乐学、会学、勤学、善学。
二、教育教学业绩
幼儿园整体构建了课程体系,注意共同性课程与选择性课程的分配比例,关注园本课程与新教材的有机融合。组成课题领导小组,编制永宁八幼园本课程方案,对照《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狠抓保育教育工作质量,切实提高幼儿园保教工作实效。2022年下半年与永宁四幼协同完成了区级课题《以绘本为载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幼儿园课程研究》;2024年成功通过了县级课题《幼小衔接的视域下幼儿自理能力培养的研究》及《基于7kid服务平台支持下家园社协同育人的实践研究》的申报。2024年为实现教育数字化,承接了自治区“揭榜挂帅”家园共育创新应用项目。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幼儿园实行分层培养、稳步推进,形成创新校本培训,深化 “放手、握手、扶手、搀手”的培训策略,建立以主动发展为主旨的履职机制:如制定出鼓励教师理论导读,实践展示,科研研讨,活动主持等自我挑战项目,为教师搭建自我挑战自我展示,自我加压,主动发展的平台。定期开展科研活动,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90%教师参与园内课题,并制定科研工作制度,明确课题负责人的成员职责,将科研工作与园务工作,教研工作,师资培训三结合。在教育教学方面,始终坚持深化课堂教学,切实提高保教质量,继承采用“一课三研”的实践研究,聚集集体智慧,完善活动设计。完善园长听课制,教研组长研讨制,教学质量评价制,完善永宁八幼园本课程体系,丰富课程内涵,加强课程在实施过程中的检查、指导、确保课程实施的高效性。
四、存在问题
1.管理团队领导力有待提升。我园的管理团队成员还需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提升内涵,增强领导班子“协调、和谐”的能力,不断拓展思路,开拓创新,才能更好地引领幼儿园不断得到可持续发展。
2.教师队伍整体工资待遇偏低,教师激励奖惩机制得不到有效实行。
3.专业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在调整理梳理园思路的前提下,幼儿园对课程结构和保教体系也还需要局部改革。如何更好地理解幼儿园的教育理念,熟悉幼儿园的教育特色,引导教师做到“教学相长”、不断实践反思,提升专业化水平,并进一步落实到每一个教职员工的行动上,都是面临着亟待解决的问题。
当前危机:如何提升幼儿园保教质量,激活教师的课程意识而不过度依赖现有课程资源。
如何解决个别教工的职业态度影响整个团队积极进取的效率,产生不必要的精力和时间浪费。
三、解决措施
管理工作:
1、建立园长、教师、家长、领导组成的幼儿园发展规划小组,全园达成共识,各部门各岗位人员订出规划和实施方案、明确职责、发挥环环相扣的同心圆管理工作。
2、调整补充和完善现有的各项制度和职责,做到制度管人、制度管事、制度管案、制度激励、充分发挥制度的保障作用和教育引导作用。
3、建立切实可行的考核评价机制:月考、学期考、年度考,层层推进,积效相钩,突出可检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教师队伍建设:
1、制定教师成长手册,为每位教师建立,自我发展规划,叙事案例反思,教研科研,专业学习等个人成长档案,关注教师成长过程,寻求教师发展轨迹,每学年幼儿园为教师提出适时的成长目标。
2、开展“一中心,四模式“的校本教研:一中心:一个学期研究一个重点。四模式:大教研(主要理念引领和解决普遍性的问题)、小教研(解决级组存在的问题)、网络教研(利用外力资源)、自我教研(实践与反思解决个人问题)从而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3、加强对新教师的培训,建立以骨干培养为抓手的引领机制:开展分层管理,从质与量上加强对骨干教师的指导与培养,同时每学期开展教研组长,党员示范课,引领作用。
教育教学:
1、整体构想幼儿园课程体系,注意共同性课程与选择性课程分配比例,关注园本课程与新教材的有机融合。组成课题领导小组,不断完善永宁八幼园本课程方案。
2、对照《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狠抓保育教育工作质量,切实提高幼儿园保教工作实效。园长深入第一线与教师共同研讨,分解困惑。通过一课多研,一课多反思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开展幼儿园环境教育,环境创设做到:立体化、均衡化、师生家园互动化,发挥环境的教育作用。
家园社工作:
建立家长参与幼儿园课程管理评价小组,发挥家长委员会作用,开展家长看课评课,家长走进课堂等活动,落实家长对教育的知情权、监督权、参与权和决策权。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