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部门 > 永宁县教育局 > 信息公开目录 > 教育领域 > 招生管理

永宁县教育体育局义务教育阳光招生专项行动工作总结
时间:2024-09-20 来源:

字体颜色: [红] [黄] [蓝] [绿]    
保护视力色: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恢复默认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根据《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印发<自治区义务教育阳光招生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全县义务教育阳光招生专项行动圆满完成。现将全县义务教育阳光招生专项行动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24年义务教育阶段完成招生的学校共27所。其中,小学22所、99个班、4341人;初中5所(民办1所)、86个班(民办12个班)、4125 人(民办432人);2024年共计转入710人,其中,初中82人(八年级)、小学628人,外省转入138人、省内转入572人。

二、工作措施

(一)制定工作方案,加强组织领导,确保阳光招生工作有序进行。根据《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印发<自治区义务教育阳光招生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按照《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做好2024年普通中小学(幼儿园)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宁教基〔2024〕55号)、银川市教育局《关于印发〈2024年银川市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方案〉的通知》(银教发〔2024〕49号)文件要求,制定并公示了《永宁县2024年中小学招生工作实施方案》,方案中对永宁县2024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细则、永宁县2024年中小学学片、永宁县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入学规则进行了明确,对本年度招生工作进行预警。同时,教体局成立了由县教育体育局局长为组长的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各学校根据工作要求也成立了相应的招生工作机构,明确职责分工,确保了招生工作的顺利推进。

(二)严格落实招生工作要求,优化招生流程。严格按照《永宁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实施细则》等文件精神,按照“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的规定,按照“划片就近、免试入学、计划招生、合理调剂”招生政策,确保每位适龄儿童少年都能接受义务教育。通过提前发布招生公告、明确报名时间和地点、简化报名手续等措施,为家长和学生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招生服务。加强招生信息化建设,依托银川市中小学入转学服务平台、“我的宁夏”政务APP、宁夏政务服务网,将本级招生入学服务平台与受理页面对接,按照“最小必须”原则整合申请表单和申报材料,不断优化招生流程。

(三)注重公平公正,维护招生秩序。通过召开家长会、发放宣传资料、利用媒体宣传等多种方式,广泛宣传招生政策、公布招生入学政策和咨询热线电话,让家长和社会广泛知晓,接受社会监督,推动中小学招生报名、材料审核事项“一网通办”,实现“阳光招生”。对于特殊群体学生,如现役军人子女、残疾儿童等,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和帮助,确保他们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2024年招收随迁子女2335人,招生政策性优抚对象1人(现役军人子女,小学入学)。

(四)扎实开展招生入学“回头看”,确保招生全过程公平公正公开。

招生工作结束后,根据招生入学平台登记信息、学校新招入学生名册进行核查。重点核查公民办学校空余学位是否由教体局统筹安排,民办学校招生计划是否全部公布、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数的是否全部摇号,是否设立重点班、快慢班等情况。经核查,永宁中学、永宁二中、永宁五中、银子湖学校小学部、二小南校区超出了招生计划数,都进行了相应的扩班。同时,根据学籍系统转学记录和申请转学材料,对照转入学生逐一排查。对核查出不符合条件违规转学的学生,不予办理转入学手续,责令返回原就读学校,清退旁听借读学生。

(五)严格落实学籍管理规定。严格执行自治区和银川市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督促指导所有学校在秋季开学后定期核查学生入学、返学情况,规范办理学籍异动、流转等业务,确保“人籍一致,实际就读”。9月20日前,各学校已完成了学校学籍管理和招生入学的自查工作,共有跨省转学138人,休学10人,其中长期休学2人,长期请假11人,共梳理出问题45件,已整改45件。教体局按照核查重点任务,根据学籍系统中在校生名册,以班级为单位对22所小学,5所初中开展了全覆盖核查进行。重点核查学生学籍管理不严,存在人籍分离、空挂学籍、学籍造假等问题。对确认已转学的学生,督促学校联系学生家长尽快办理学籍转接手续;对监测确认疑似辍学无法联系,或多次劝返仍不返校的学生,及时向教体局和当地政府报告,实施劝返工作。

三、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计划  

本年度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工作中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学校招生压力较大,师资力量和设施设备相对紧张。县城(主镇区)挤农村空,生源分布、就学需求与教育资源不够匹配。县城、望远镇区生源相对集中,学位需求量大,小学学位相对紧张,闽宁主镇区以外、李俊、胜利、望洪片区生源相对较少,学位相对宽松;望远片区生源增长多,小学学位不足,望远镇区相对更为突出,望远小学、银子湖学校还存在大校额问题,闽宁主镇区生源增加较多,闽宁一小学位相对紧张;二是部分家长对招生政策了解不够深入,存在误解和疑虑。三是招生信息化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针对上述问题和不足,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加以改进:

1.增加教育资源供给,补齐短板弱项。持续加大教育项目建设力度,2025年8月份前规划建成小学1所(望远第三小学),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新银学校),增加小学学位3240个,初中学位1800个。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提高师资力量和设施设备的配备水平。优化教学设施设备配备,提升县域办学条件。推动城乡优质均衡。进一步加强校长和骨干教师城乡交流力度,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提升农村学校办学水平,满足社会家长优质教育就近入学。优化校车资源配置,优化公共交通缓解县城、望远区域入学压力,协调交通局适当开设公交专线,公安局保障交通及校园周边安全,解决家长接送困难,有效实现生源分流。 

2.加快招生信息化建设步伐,提高招生工作的效率和透明度。同时协调网信办、信访局、各乡镇(街道)和辖区派出所随时关注可能出现的入学舆情、信访事件和群体事件。

永宁县教育体育局

2024年9月20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