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颜色:
[红]
[黄]
[蓝]
[绿]
保护视力色: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恢复默认
为全面落实河长制,建立健全河湖管理保护制度,完善水治理体系,进一步加强河湖管理保护,保障水安全,根据《永宁县全面推进河长制工作实施方案》文件精神要求,按照中干沟分段管理属地管理的原则,为从源头上遏制水质污染的发生,特制定《李俊镇中干沟源头治理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
中干沟源头位于望洪镇永黄公路与西部水系路交叉处,源头水大部分来自西部水系(永黄公路以南至许黄公路段)此处向西距离唐徕渠平均距离100米,距离西干渠平均距离800米,地形西高东低,浸水特别严重,加之西部水系西侧闽宁镇、玉泉营农场、黄羊滩农场的农田采用扬水灌溉,地形西高东低,农田排水、浸水最终也渗透到西部水系中,西部水系(永黄公路以南至许黄公路段)沟道内的水走向情况说明,南侧沟道内(李俊段)进入落龙湖沟,排入第一排水沟;北侧沟道内水(望洪段)进入中干沟,最终排入黄河。
二、基本原则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处理好河湖管理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促进河湖休养生息,维护河湖生态功能。
实行属地管理,上下联动,分级负责制,强化工作措施,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坚持强化监督,严格考核。依法治水管水,建立健全河湖保护责任制,鼓励群众公众参与渠道监督管理,积极营造全社会关心和保护河湖的良好氛围。
三、成立组织、加强领导
为加强对中干沟源头治理,根据李俊镇河湖、沟渠水系实际情况及管理体系,按河湖、沟渠级别和流经区域,按照《永宁县全面推进河长制工作实施方案》要求,经镇党委研究决定成立李俊镇中干沟源头治理领导小组,并设置镇、村、队三级河长。对涉及永宁县李俊镇范围内流入中干沟源头的西部水系(李俊段)、永安沟、落龙湖沟、大庙沟等4条跨村支斗沟加强领导,设置以镇级河长为总负责,实行“总管+分管”模式,具体负责涉及治理沟道水系的统筹管理,涉及村负责人分别由村书记担任,负责各自管辖范围内沟、渠管理。具体组织成员如下:
总 河 长:赵建明 镇党委书记
副总河长:李淑娟 镇人民政府镇长
赵赋力 镇人大主席
郭振豪 镇党委副书记
何 乐 镇纪委书记
韩向成 镇人民政府副镇长
赵 超 镇人民政府副镇长
李幸福 镇人民政府副镇长
杨 策 镇党委组织委员
村级河长:吴文波 西邵村党支部书记
葛仲喜 宁化村党支部书记
李庄村 李庄村党支部书记
四、整治措施
为使中干沟治理整治工作取得实效,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加以落实:
1、结合今秋全镇开展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发动全镇干部群众采取人机结合、大兵团作战的方式对所涉及沟道进行精细化整治。具体包括沟道的畅通,沟坡的精细化,道路的修整,林带及绿化台的修整等。配套整体化一的沟、渠、路及林网,通过主干沟道新建、补植、封育等措施,建设宽幅景观林带,逐步提高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
2、积极做好中干沟沿线范围内各村农业产业布局调查,大力实施农业供给侧改革,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合理控制化肥、农药使用量,打造绿色、有机、可循环农业产业,进一步消除农药、化肥的面源污染。
3、严厉排查沟道两侧的临时搭建建筑物及养殖户情况。并制止沿沟道两侧废渣和废气的乱倒、乱排现象,严禁新建、改建、扩建各类畜禽养殖场,会同执法部门开展严厉制止沿线乱排、乱倒、乱建等专项整治活动。
4、结合永宁县李俊镇开展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坚持“整合改造、设施配套、绿化美化、共享共建”的原则,沿途中心村为重点,开展农村环境治理,农村垃圾清运管护等工作,积极组织人力和机械做好对涉及西部水系、落龙湖沟、一排沟沟拜两侧的垃圾杂物、水面漂浮物的清理和维护工作。
5、利用春秋植树造林,组织对西部水系、落龙湖沟、一排沟沿线沟道两侧绿化、植被进行养护和维护,及时浇灌、修剪、涂刷、补植,稳步增加绿地面积。
通过对中干沟源头的彻底整治,使永宁县李俊镇范围内中干沟源头水域无污染、水直排,水域畅通无障碍,沟道水面无垃圾、无漂浮物,绿化无破坏,沿岸无违建,水生态明显改善,沟道水体水质量明显提高,最终实现“沟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水环境治理目标。
李俊镇人民政府
2017年10月20日
此文件公开发布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