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颜色:
[红]
[黄]
[蓝]
[绿]
保护视力色: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恢复默认
各办公室(中心)、各村(社区)、各驻镇单位:
《李俊镇2024年防汛抢险救灾应急预案》已经镇党委、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望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李俊镇人民政府
2024年7月1日
(此件依申请公开)
李俊镇2024年防汛抢险救灾应急预案
为有效应对汛期灾害风险,提高我镇应对防汛抢险能力,最大程度减轻经济损失,减少人员伤亡,现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总则
(一)编制目的
为做好防汛救灾等自然灾害防御与处置工作,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保证全镇防汛抢险救灾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灾害损失,保障全镇经济社会安全稳定持续发展。
(二)工作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
(2)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原则;
(3)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原则;
(4)坚持就近、安全原则;
(5)坚持集中与分散安置相结合原则。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李俊镇范围内突发性汛情灾情灾害的预防和应急处置。
灾害包括:洪涝灾害、山洪灾害以及由洪水、地震等活动引发的泄洪沟道垮塌、堤防决口等灾害或重大险情。
二、组织体系与职责
(一)防汛救灾领导小组成员
总指挥:韩向成 镇党委书记
副总指挥:何 乐 镇党委副书记、政府镇长
组 长:张自军 镇党委委员、人大主席
常金平 镇党委副书记、李俊派出所所长
姚 剑 镇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
刘 刚 镇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朱 然 镇党委委员、组织委员、宣传委员
何兴花 镇党委委员、统战委员、政府副镇长
潘 菲 镇党委委员、武装部长
王如实 镇党委委员、政府副镇长
成员:郭华峰 镇综合办公室主任
唐 谦 镇党建办公室主任
姚海学 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
闫学梅 镇民生服务中心主任
李志华 镇经济发展办公室主任
刘忠福 镇综合执法(应急管理)办公室主任
惠永成 镇综治中心主任
高 田 李俊镇司法所所长
吕 鸿 李俊镇卫生院院长
朱 亮 李俊镇供电所所长
祁天武 李俊镇市监所所长
强万福 雷台村党支部书记
强 波 东方村党支部书记
许建华 许桥村党支部书记
马新立 丰登村党支部书记
刘春侠 侯寨村党支部书记
范月侠 友爱村党支部书记
马克选 王团村党支部书记
马学平 团结村党支部书记
李 伟 魏团村党支部书记
赵宏文 李俊村党支部书记
白兴军 古光村党支部书记
甘为平 李庄村党支部书记
尚文其 宁化村党支部书记
吴文波 西邵村党支部书记
袁 武 李俊社区党支部书记
马建雄 玉泉营农场社区党支部书记
孙永清 金塔村党支部书记
(二)防汛救灾指挥部
镇党委、镇政府设立防汛救灾工作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在上级防汛抗旱指挥部和镇党委、镇政府领导下,统一组织、指挥、协调、指导和督促全镇防汛抢险救灾安置工作。
总指挥:韩向成(镇党委书记),负责防汛救灾现场全面工作。
副总指挥:何乐(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负责防汛抢险救灾现场指挥工作。
组长:张自军(镇党人大主席),负责防汛抢险现场指挥,对接上级相关部门,转发、发布天气预报、预警信息,保障防汛物资。分包玉泉营农场第六网格。
组长:常金平(镇党委副书记、李俊派出所所长),负责维护防汛抢险现场秩序,确保汛期社会大局稳定。
组长:姚剑(镇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负责防汛抢险现场人员分工、防汛救援物资分配。分包玉泉营社区第一网格。
组长:刘刚(镇纪委书记),负责镇政府防汛救灾期间总调度并对接云视频。分包玉泉营社区第六网格。
组长:朱然(镇组织委员、宣传委员)负责防汛抢险期间的灾情和救灾信息的采集、上报。分包玉泉营社区第五网格。
组长:何兴花(镇政协委员、政府副镇长),负责协调快速恢复灾区域交通、通讯设施。分包玉泉营第三网格。
组长:潘菲(镇武装部长),负责危险区域的人员转移和安置工作。分包玉泉营农场社区第四网格。
组长:王如实(镇政府副镇长),配合防汛抢险现场指挥,组织群众开展生产自救,协助恢复生产。分包玉泉营第二网格。
成员:镇各办公室(中心)主任、驻镇各单位负责人。
防汛救灾指挥部下设防汛救灾办公室,是防汛救灾指挥部的日常工作机构,设在镇政府综合执法(应急管理)办公室,由镇人大主席张自军兼任办公室主任,各村(社区)书记办公室、驻镇各单位负责人担任成员,玉泉营网格员负责日常具体工作。
(三)部门、村(社区)职责
1.新闻报道组:党建办。主要负责灾情统计和救灾信息的采集、宣传报道,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向社会公布灾情以及救灾信息,以正确的舆论导向做好灾区稳定和防汛救灾减灾知识的宣传工作。
2.抢险救援组:农业服务中心、经济发展办、综治中心。主要负责负责预测灾情发展趋势,及时提出抢险救援措施及应急处理对策,为镇指挥部决策提供依据。根据灾情的发生发展,组织人员在一线开展防洪排涝、抢险救灾。
3.医疗救护与卫生防疫组:镇卫生院。负责医疗救助和卫生防疫,组织医疗救护队,调集医疗器械、药品抢救伤员;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灾区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检查、检测灾区饮用水源和食品卫生,检测疫情动态。
4.交通运输保障组:综合执法办。紧急调动、征用各种车辆,保障抢险救灾应急用车;负责运输救灾人员、救灾物资、配合医疗卫生组转移伤员;配合抢修公路、桥梁、集镇道路等设施,保障防汛救灾交通畅通。
5.电力、通讯保障组:供电所。联合电信公司、移动公司,快速修复被破坏的电力设施设备,恢复电力调度,保证用电供应。及时组织力量,协调快速恢复灾区域通讯设施,保障防汛救灾通讯畅通。
6.救援物资供应组:综合办、市场监督管理所。负责救援物资保障,做好各种救灾物资的调运、保管、分配和供应,保障灾区群众的基本生活。
7.治安维稳组:派出所、司法所。维护灾后社会治安,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加强巡逻,维护灾区交通秩序,保障指挥部和安置区域的安全。
8.灾民安置组:民生服务中心。组织人员深入灾区,摸排受灾情况。根据灾情预警信息,普指导各单位、各村组织群众疏散到指定安全区域;做好灾民的转移和安置、生活保障工作。
9.生产恢复组: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负责帮助群众抓紧开展生产自救,对受灾的农业损毁情况进行核实,指导制定科学的生产方案,积极落实有关扶持资金、物资,协助恢复生产。
10.综合协调组:综合办。与派出所、医院等单位取得联系,寻求帮助,并做好对他们到来的路线指引和对接救援物资。
11.玉泉营农场社区防汛救灾责任分工:
一网格(农一队):责任单位:金塔村、古光村,责任领导:姚剑,网格员:王玉珍。
二网格(场部南):责任单位:雷台村、东方村,责任领导王如实,网格员:王彦宁。
三网格(场部北):责任单位:王团村、团结村,责任领导:何兴花,网格员:陈思颖;
四网格(农四队):责任单位:宁化村、西邵村,责任领导:潘菲,网格员:孙凤霞。
五网格(农二队):责任单位:友爱村、侯寨村,责任领导:朱然,网格员:郭瑾瑾。
六网格(农三队):责任单位:李俊村、李庄村、许桥村、丰登村,责任领导:张自军、刘刚,网格员:郭静。
魏团村负责本村民房、温棚园区等低洼易积水地带排水排涝工作;李俊社区负责镇区防汛排涝工作。
12.村(社区)主要职责:
一是摸排所辖区域防汛重点区域、重点部位,特别要掌握区域的风险隐患情况。每年汛前,组织人员对所辖区域进行隐患排查和整改;定期组织人员对风险防范重点区域、重点部位进行巡查监测,特别是在强降雨期间要加强对危险区域的巡查监测。要制定巡查监测的工作制度,开展转移避险宣传及演练。
二是在摸清重点区域基础上,应掌握避险转移对象户数(含家庭成员组成)、人数、姓名、联系方式等详细情况。
三是熟悉安全转移路线和安置点,定期检查转移路线和安置点是否安全,发现问题及时调整。落实安置点基本生活物资需要。
四是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主动监测获取天气预警、雨情、水情、风情和各级防汛信息。一旦获取预警信息,要及时研判,主动接受镇指挥部下达的避险转移指令。在暴雨到来前,分区域、分时段、分批次组织人员提前避险转移到位。
五是定点定人管理好帐篷、折叠床、手摇警报器等防汛救灾物资设备。
六是定期检查应急救援工具,落实救援物质,组建避险转移队伍。
(四)村(社区)防汛救灾
各村(社区)成立防汛救灾救援队(以下简称救援队),在镇防汛救灾指挥部和镇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组织和指挥本村的防汛救灾工作。村(社区)书记任队长,村“两委”班子成员、队长(网格员)为成员,明确职责分工,根据镇防汛指挥部的调令,随时准备人员、防汛抢险物资,到达指定地点开展防汛救灾工作。
(五)防汛救灾人员安置点
救灾安置点根据村(社区)实际情况分别设在各村(社区)党群活动中心、李俊小学及幼儿园、玉泉营小学、玉泉营农场办公楼、玉泉营日间照料中心。安置点管理责任人为相应的村(社区)书记。
三、应急响应
(一)预警信息报告与发布
根据气象、水文、工程等信息资料分析汛情可能造成危害的程度,由低到高划分为蓝色预警(IV 级)、黄色预警(III 级)、橙色预警(II 级)、红色预警(I 级)四个预警级别。
暴雨预警信息由县气象局联合应急管理局发布,洪水预警信息由水务局发布,山洪灾害预警信息由水务局联合气象局、应急管理局发布。
(二)响应启动及行动
根据灾害分级情况,将水灾害应急响应分为 I 级、 II 级、III 级和 IV 级。县指挥部响应等级启动后,镇指挥部应立即启动响应,做好组织抢险救援救灾的准备。
(三)指挥和调度
1.出现水灾、汛情或防洪工程发生重大险情后,镇防汛救灾指挥部负责人迅速上岗到位,成立现场指挥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根据现场情况,及时收集、掌握相关信息,根据现场情况,预测事态发展趋势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并按规定的处置程序,组织指挥有关办公室(中心)、村(社区)按照职责分工,迅速采取处置措施,控制事态发展,并及时上报事态的发展变化情况。
2.发生重大汛情灾害或防洪工程发生重大险情后,镇防汛救灾指挥部立即派出由领导带队的工作组赶赴现场加强领导、指导工作,必要时成立前线指挥部。
(四)抢险与救灾
1.搜救人员。立即组织应急救援队伍和广大群众开展自救互救,必要时请求上级协调解放军、武警、消防等各方面救援力量,按照任务分工,开展救援工作。现场指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指挥现场救援队伍实施救援工作。现场救援队伍要服从指挥调度,加强衔接和配合,做好自身安全防护。
2.工程抢险抢修。出现水灾或水利防洪工程发生重大险情时,指挥部根据事件的性质、影响范围、危害程度等,迅速对事件进行控制,组织开展防洪抢险救灾工作,并立即向上级防汛主管部门报告。抢通修复因灾损毁的公路、桥梁等交通设施,协调运力,优先保证应急抢险救援人员、救灾物资和伤病人员运输需要。抢修供电、供水、供气、通信、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保障灾区群众基本生活需要和应急需要。
3.安置受灾群众。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转移安置受困群众,开放应急避难场所,组织筹集和调运食品、饮用水、衣 被、帐篷、移动厕所等各类救灾物资,解决受灾群众吃饭、饮水、穿衣、住宿等问题。救灾物资优先保证学校、医院、的需要。优先安置孤儿、孤老和残疾人员,确保其基本生活。鼓励采取投亲靠友等方式,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安置受灾群众
4.医疗救治和卫生防疫。统筹辖区和周边地区的医疗资源,全力开展医疗救治工作。及时对灾区水源进行检测消毒,加强食品和饮用水卫生监督。妥善处置遇难者遗体,做好死亡动物、医疗废弃物、生活垃圾、粪便等消毒和无害化处理。加强传染病的监测、防控和处理,及时接种疫苗。实行重大传染病和突发卫生事件每日报告制度。
5.防御次生灾害。加强监测预警,防范因暴雨、洪水等自然灾害引发的次生灾害造成新的人员伤亡和更大财产损失。组织专家对水库、堤坝、沟道、地质灾害易发区等地区开展险情排查、评估和除险加固等工作,必要时组织危险地区人员疏散转移。加强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设备、输油气管道、输配电线路的受损情况排除,及时采取安全防范措施,排除安全隐患。
6.维护社会治安。严厉打击盗窃、抢劫、哄抢救灾物资、借机传播谣言制造社会恐慌等违法犯罪行为;在受灾群众安置点、救灾物资存放点等重点地区,增设临时警务站,加强治安巡逻,增强灾区群众的安全感;加强对党政机关、要害部门、金融单位、储备仓库、监狱等重要场所的警戒,做好涉灾矛盾纠纷化解和法律服务工作,维护社会稳定。
(五)现场处置
由镇防汛救灾指挥部具体负责指挥现场的应急处置工作。各有关单位、村(社区)按照职责参与处置工作,包括组织营救、伤员救治、疏散撤离和妥善安置受到威胁的人员,及时上报事件情况和人员伤亡情况,查明并及时组织力量消除次生灾害,组织抢修公共设施、接收与分配援助物资等。必要时,邀请永宁县、银川市、自治区防汛抗旱事件应急指挥机构派出工作组赶赴事件现场,指导我镇开展相关应急处置工作。
(六)信息发布与舆情引导
1.按照分级响应原则,灾害事件信息发布工作由政府法人或现场指挥长负责发布。信息发布要统一、及时、准确、客观。党建办要密切关注舆情信息,及时做好舆情管控、引导工作。
2.信息发布主要内容包括:水灾事件的种类及其次生、衍生灾害的监测和预警情况;事件发生时间、地点、人员伤亡(包括下落不明人数)和财产损失情况、救援进展情况、事件区域交通管制情况以及临时交通措施;事件责任单位基本情况等。
(七)社会力量动员与参与
1.出现灾害后,镇防汛救灾指挥部可根据事件的性质和危害程度,报经镇人民政府批准,对重点地区和重点部位实施紧急控制,防止事态及其危害的进一步扩大。
2.必要时可通过镇人民政府广泛调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应急突发事件的处置,紧急情况下可依法征用、调用车辆、物资、人员等,全力投入抗洪抢险。
(八)应急响应变更和结束
镇指挥部根据县指挥部就洪涝灾害事件的发展趋势和对我镇影响情况的变化,适时调整应急响应等级。当出现下列条件时,可视情宣布应急响应结束。
(1)大范围降雨趋停,县气象局解除暴雨预警或预报未来没有大的降雨过程。
(2)工程险情基本控制,主要防洪河道重要河段控制站水位已回落至警戒水位以下。
(3)主要应急抢险救援任务基本结束。
(4)灾情基本稳定,群众生产生活基本恢复。
四、宣传培训演练
每年汛前,镇政府统一安排,举办防汛避险转移的宣传与培训,并组织相关人员参加防汛抗洪抢险救灾演练。
五、附则
(一)预案制定与内容解释
本预案由镇应急办公室制定,经镇政府批准后下发实施。在新修订的预案未出台前,若遇人员变动由相应职务的人员接替成为责任人,履行相关职责,不再另行发文。
(二)预案修订与日常管理
为了使应急对策不断完善,指挥部办公室适时对本预案进行修订。本预案没有制定的事项,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执行。
(三)预案实施时间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开始实施。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