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颜色:
[红]
[黄]
[蓝]
[绿]
保护视力色: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恢复默认
今年以来,在自治区农发办的大力支持和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办紧紧围绕县十四届党代会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和责任分工方案,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综合效益为目标,抢抓机遇、真抓实干、齐心协力、大干苦干,较好地完成了上半年各项工作任务,为推动我县现代农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上半年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一)超前谋划,项目争取成效显著
我办立足部门职能,紧扣政策导向,充分发挥“跑资金争取、跑项目落地、跑项目储备”的“三跑”精神,全力以赴争项目、争资金。2017年共落实农业综合开发项目9个,其中土地治理项目3个,产业化经营项目6个,落实农业综合开发资金20373万元,其中上级财政投资3843万元(含中央财政投资2719万元,区配资金1124万元),县配资金281万元,自筹、银行贷款15249万元。
(二)真抓实干,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1.高标准高质量完成2016年度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建设完成2016年度土地治理项目4个,即望洪镇农声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胜利乡烽火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宁夏悦丰生态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李俊镇李庄、宁化村庄点搬迁区土地复垦项目。共投资4532万元(财政投资4256万元),建设高标准农田1.5万亩,衬砌渠道74.43公里,开挖疏浚渠道51.89公里,配套建筑物6796座,铺设砂石路13.97公里,造林30亩,科技示范推广3600亩,技术培训380人次;实施喷灌1900亩,实施滴灌2500亩。投资1302万元(含财政投资560万元),完成产业化经营项目9个,其中,财政补助项目6个,即1200平米冷冻/冷藏库新建项目、10000只肉羊养殖基地扩建项目、4000平米山药种苗智能温室新建项目、2000平米蔬菜储藏保鲜库新建项目、110亩设施拱棚扩建项目、56栋设施温棚改建项目;贷款贴息项目3个,即4万吨营养蜂蜜加工扩建项目、年产1000吨特色益生菌乳产品加工新建项目、年产100亩蔬菜育苗种植新建项目。投资1450万元(财政投资700万元),实施部门项目1个,即宁夏壹泰牧业有限公司种养生态循环农业示范项目。
2.全面启动实施2017年度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一是土地治理项目。共启动实施了2017年土地治理项目3个,即李俊镇古光友爱侯寨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胜利乡许旺八渠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创新试点项目,建设面积1.78万亩,总投资3800万元(财政投资3168万元)。已完成渠道砌护2.8公里,沟道治理0.9公里,平田整地1284亩;实施喷灌2000亩。
二是产业化发展项目。共启动实施产业化发展项目6个,其中财政补助项目4个,即1000头肉牛养殖基地扩建项目、5000平方米玻璃智能连栋温室新建项目、20栋高标准设施温棚新建项目、100亩蔬菜设施拱棚新建项目;贷款贴息项目2个,即100万种鸡生态养殖基地新建项目、8000亩葡萄种植新建项目。目前,项目批复已下达,并组织各企业、合作社开工建设。
3.从严从实抓落实,全力办好县委、县政府安排工程。
2017年由我办承办的人大议案、意见建议工程共3件,即关于翻建增岗村三合渠的议案(6号议案)、关于翻建侯寨村三队路跨丁子沟两处方涵的建议(2号建议)、关于砌护友爱村延水渠的建议(3号建议),均已办结。共投资232.8万元,完成三合渠全段翻建3.62公里,配套渠系建筑物93座;友爱渠砌护2.8公里,配套渠系建筑物61座;翻建侯寨村三队路跨丁子沟方涵2座。
(三)齐抓共管,党建精神文明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我办始终坚持业务工作和党建工作两手抓、两不误,扎实开展了“守纪律、敢担当、有作为”作风建设活动、支部“主题党日”、“党建月”等活动,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1.坚持抓学习教育不放松。始终以建设学习型领导班子、学习型机关为目标,坚持“一把手”抓学习的领导责任制,坚持周一、四例会学习制度,不断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坚持以学促知,以知促行,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改进工作的方法和推动工作的本领。一是结合“守纪律、敢担当、有作为”作风建设活动和“支部主题党日”活动的开展,制定细致合理的学习计划,采用领导干部个人学、专题辅导学、党课教育学、心得交流学、对照检查学、警示教育学等学习方式,组织开展集中学习教育,加强党员对党章党规,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党的指导思想、历史、政治理论和基本知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方面的学习,不断提高党员的素质能力,确保党员学习教育常态化。同时,实行党员积分制管理制,对党员每月的学习情况、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积分管理,建立统一的积分台账,做到学习教育学有计划、做有标尺、改有方向,有效确保学习教育成效。二是加强业务知识学习,提高业务综合水平。组织通篇解读学习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84号)内容,学习了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创新试点申报相关政策、法规和条例,不断更新业务知识库,提高业务水平,为项目申报、实施“充电续航”。
2.认真开展“守纪律、敢担当、有作为”学习教育活动。为解决当前干部队伍中存在的“三怕”、“三缺”、“三弱”等问题,严肃查处庸政、懒政、怠政行为,不断深化干部作风建设,切实把从严治党的要求落到实处,我办以群众评议机关作风活动为载体,以创建“四严机关”(规矩严格、纪律严明、作风严实、服务严细)为抓手,积极开展了“守纪律、敢担当、有作为”作风建设活动。目前,已完成征求意见、自查自纠工作。通过自查自纠、他查、征求意见等方法,广泛征求党员、干部、群众特别是工作对象、服务对象对本单位及工作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共征求到意见12条,查找问题25个。下一步,针对查摆出的问题,分门别类,逐条逐项梳理分析,列出问题清单,建立台账,做到即知即改,并实行销号式管理。对存在的问题要深刻剖析,认清危害,找出问题发生的特点和规律,找出内部管理和日常监督方面存在的不足和漏洞,制定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用制度的形式固化下来,坚持下去,把专项活动的成果转化为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3.扎实推进社区共联共建工作。结合第十一个“党建月”与社区开展系列共联共建活动。一是鼓励发动8名在职党员主动与东环社区联系,凭《“在职党员进社区”报到卡》到社区报到,做好服务意向、服务时间登记,积极参与社区服务活动,力所能及的为社区群众提供无偿服务。二是实行“居民点单、支部下单、党员接单”的“三单制”服务模式,通过积极主动与社区对接,组织广大党员积极认领微心愿,每人至少认领1条。三是组织开展“一日捐”活动,组织广大党员为爱心老饭桌捐款、慈善超市捐物,共捐赠衣物32件。四是利用春节、建党节等节日对困难群众、困难党员进行慰问,共筹资4300元,走访慰问11人次,进一步密切党群联系,传递了爱心、传递了“正能量”。
4.扎实开展包村帮扶工作。以“下基层、送政策、促发展”活动为契机,坚持问题导向,通过座谈、走访等形式,深入村队、普通农户、专业合作社做好结对联系服务,共向42户结对联系的农户和1个合作社征求到意见建议22条,经梳理、汇总,直接解决2件,移交相关部门解决的20条,共投资3000元,为靖益村水系附沟农渠配套φ40*200cm砼管10根,全UD40砼板80块。同时,做好政策宣传和技术培训工作。一是结合靖益村农业生产实际和发展需求,邀请宁夏农科院查仙芳、何嘉研究员就枸杞病虫害防治、蔬菜病虫害防治等内容进行技术培训,共计培训农民160人次,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种田科技含金量和综合效益,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高产、高效、优质农业奠定了科技基础。二是邀请党校老师谢玉珍就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涉及的强农惠农富农新政策、新举措进行深入解读。同时,大力宣传《关于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行“先建后补”的意见》、《关于开展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创新试点的通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等农发项目政策。三是通过进村入户开展政策宣传,就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产业化发展财政补助项目的政策进行普及,引导村队、合作社、农民积极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申报、实施、管护,充分调动参与农发项目建设的积极性。
(四)创新机制,农发工作亮点突出
我办始终围绕“创新”做文章,努力探索农发工作发展新思路,农发工作亮点纷呈。一是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提升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水平的重要抓手。加强与中科院、宁夏农科院、宁夏大学等区内外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技术合作,以“实地示范+培训推广”方式,扩大科技宣传辐射面;以“本地示范+外地观摩”的形式,强化科技推广影响力。2017年,共投资109万元,实施科技项目5个,示范推广7550亩,技术培训390人次。通过S-诱抗素技术、秸秆生物反应堆、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水稻侧条施肥等一系列项目的实施,有效的利用绿色技术实现了病虫害防控,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二是为更好地发挥农业综合开发特色和优势作用,实施创新驱动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根据《关于开展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创新试点的通知》,紧扣试点政策,申报实施了永宁县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创新试点项目,争取上级财政资金2640万元。该项目的实施将有力促进永宁县农业结构调整,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向纵深发展。
二、主要经验做法及存在的问题
(一)主要经验做法
1.搞好规划设计,为项目实施打下良好基础。本着综合性、超前性、可行性的原则,我办按照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建设标准对项目区进行统一规划和科学设计,一是在规划布局上,因地制宜,坚持田、水、林、路综合开发治理。二是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建设,为实现种植规模化、施肥配方化、灌溉节水化、作业机械化、生产标准化、管理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三是规划设计时,以最低工程成本,最高工程质量,发挥最大项目效益为设计目的,对每个单项工程进行实地勘测和现场确认,做到规划布局合理,数据测量准确,设计方案科学,实地操作性强。
2.强化项目工程管理和监管体制,保证工程质量。
本着“建一流工程,树一流形象,创一流效益”目标,严格落实各项管理制度,把好项目建设各关口,工程质量明显提高。一是严把招投标关。严格执行工程招投标制度,选择了一批技术过硬、施工水平高的施工队。定期或不定期的组织施工技术培训,制定统一的施工工艺流程,严格施工环节的监管,确保了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外有形象,内有质量。二是严把监督关。定期组织建设单位召开现场会,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取长补短,达到自我监督质量和进度的目标;技术人员常驻工地督查施工质量、进度;监理公司坚持巡视监理与定期督查、抽验与旁站监理相结合的监理方式,全方位、全过程进行监理;设置公示牌、公示墙等,邀请村队干部和群众代表进行现场监督,并及时上报项目实施情况,接受社会监督。三是严把责任关。严格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并通过施行《永宁县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管理细则》及重点责任分工落实制明确了中标单位与我办的责、权、利等,规范了参与项目建设各方的行为,强化了执行力,更好地优化资源配置、人员部署,确保了项目更好更严谨的开展。四是严把资金关。加强资金监督管理,严格执行县级资金报账制、“三专制”和国库集中支付制,有效地防止了农发资金被挤占、挪用以及虚列支出的现象,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
3.创新管理机制,在农发项目管理上有新举措。一是进一步提高项目规划和设计水平。推行项目设计单位招投标制,选择资质等级较高、勘察设计水平高、口碑较好的设计单位,使项目设计更符合实际、更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二是进一步完善《永宁县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管理细则》,明晰管理职责,规范管理行为。同时加大对产业化和部门项目建设单位的监管力度,加强沟通协调,完善管理机制,提高项目管理水平。三是加强对施工队伍的管理。按照建设工程管理要求,严格执行“五大员”入场规定,杜绝工程转包、分包现象。
4.强化素质建设,打造一流农发队伍。我办以建设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廉洁型等“四型”队伍为目标,坚持外塑形象内强素质,牢固树立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能,为我县农发工作提档升级提供了人力保证。一是强化理论学习,提高干部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在抓政治理论学习的同时,我办结合工作特点和存在的问题,通过业务培训、继续教育、外出观摩学习等方式,狠抓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水平的提高,有力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二是创先争优,激发干部活力。结合“三定两评一应用”绩酬挂钩考核办法,实行责任分工、细化到岗、登记入册、落实到人、限时办结、跟踪落实、强化考核、以绩兑酬,激发了干部职工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热情,促进了作风转变,提高了工作效率。三是规范化管理,做到廉洁服务。堵塞项目和资金管理漏洞是确保资金安全、项目安全、干部安全的重要手段。在工作中农发办严格执行县级财政报账制、全面推行工程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项目公示制,做到“群众明白、干部清白”。同时,结合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开展,查找廉政风险点,增强干部职工廉政风险防范意识,促进廉洁服务。
(二)存在问题
1.项目设计工程量与实际工程量有一定差距。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具有涉及面广、工程分散的特点,加之工程规划设计时间较紧,难于对项目区地形地貌进行全面、翔实的测量,导致工程量和工程预算与实地不相一致,项目设计中的部分内容无法实施,从而造成工程量变更较多,导致工程预决算也有一定差距。
2.投工投劳难度越来越大,田间土方工程标准低。农业综合开发筹资投劳按照“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纳入“村民一事一议”范畴通过群众投劳来完成。项目区内渠道砌护、植树造林、道路均需项目区农民投工投劳进行土方、场地平整等工作。但是,当前农村老龄化程度加剧、劳动力严重缺乏,加之永宁县城镇化建设、农民均搬迁到农村小城镇居住,发动群众集中时间进行大量的投工投劳,完成农民农田基本建设的难度越来越大。
土方工程、平整等措施都涉及农民投工,对涉项村队来说,集中时间进行大量的投工投劳,在当前的农村,加之永宁县城镇化建设、农民上楼,发动群众进行农田基本建设的难度越来越大。
3.工程后续管护有待进一步加强。建后管护是保证工程设施运行的前提,但由于工程管护主体参与项目管理的意识欠缺,加上维护资金的缺乏,造成工程管护不到位,项目区挤沟占路,纵水入沟,随意取土、损毁树木等人为破坏现象,影响了项目工程效益的充分发挥。
三、下半年工作思路
(一)全力以赴,做好2016年项目验收准备
为全力做好2016年度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检查验收工作,我办组织对拟验收项目进行了全面的自查自验,对水毁工程进行了维修。目前,拟验收项目工程决算已完成,报县审查中心审核定案,同时组织各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对内业资料进行整编,对外业工程进行全面整修。下一步,将组织对财务报账手续、工程管理档案资料进行自查、完善,以良好的姿态迎接自治区农发办的检查验收。
(二)稳扎稳打,抓好项目建设
下半年,我办将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以秋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契机,统筹安排,倒排进度,全力以赴,高质量、高标准完成本年度项目建设任务。一是继续组织实施2017年3个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计划完成批复建设任务的80%。二是严格按照批复方案组织实施6个产业化发展项目,完成批复建设任务80%的建设内容。
(三)科学谋划,抓好项目争取
一是完成2017年农业综合开发增量资金土地治理项目和产业化发展项目申报工作。拟申报的2017年永宁县望远镇板桥村53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已完成勘察、设计,将项目建议书上报自治区农发办备案;拟申报的2017年银川市永宁县1800吨秸秆有机肥加工新建项目已完成县级评审工作。二是完成2018年土地治理项目的规划设计及申报工作。会同涉项乡镇、设计单位拟申报2018年土地治理项目2个,即2018年李俊镇东方村50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2018年望洪镇新华、高渠村55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进行实地勘察,形成初步设计上报自治区农发办。三是完成2018年产业化发展项目的申报工作。目前,根据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发展项目相关申报政策,结合制定的《永宁县农业综合开发扶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规划》(2016-2018年),正在组织符合条件的企业、合作社进行项目申报。
永宁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2017年7月1日
(此件主动公开)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