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部门 > 永宁县农业农村局 > 信息公开目录 > 部门文件

  • 640121-113/2019-00112
  • 永政农发〔2019〕209号
  • 永宁县农业农村局
  • 永宁县农业农村局
  • 有效
  • 2019年08月26日
永宁县2019年蔬菜水肥一体化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实施方案
永政农发〔2019〕209号
时间:2019年08月26日 来源:永宁县农业农村局

字体颜色: [红] [黄] [蓝] [绿]    
保护视力色: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恢复默认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按照“一特三高”现代农业发展目标和“1+4”特色产业发展要求,结合永宁县蔬菜产业发展情况及基地瓜菜生产实际需要,特制定《永宁县2019年蔬菜水肥一体化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实施方案》,具体内容如下:

一、项目建设目标

以提高永宁县农业水、肥的利用率和产出率,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导向,开展设施蔬菜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的试验示范,探索设施蔬菜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模式,总结经验,以点带面,带动永宁县节水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

二、项目实施地点及任务

项目区位于胜利乡胜利设施园艺园区,占地100亩,该园区主要进行设施蔬菜生产,实施主体为永宁县远景草畜专业合作社。

三、实施内容

(一)设备安装工程建设

1.打大口径机井一眼,深度50-70m,配套建设泵房一座,面积9m2

2.建造蓄水池一座,面积36m2,主要进行地下水的抽取和过滤,并配套大型潜水泵一台,向主管打水。

3.沿地块走向,在边缘安装主管,主管直径φ40×0.4Mpa的PE管,将主管一段与潜水泵连接;

4.田间支管为直径φ32×0.4MPa的PE管,主要与滴管带相连;滴灌带采用直径φ16×0.4MPa的PE管,滴头为内镶压力补偿式滴头,在额定水头工作条件下,每个滴头流量为1.3 L/h,滴头间距为30cm。每50亩为一个连接单位,每个单位通过一个阀门与主管相连。

5.通过项目招标、采购等,引进滴灌水肥一体化设备首部系统(包含电机、过滤器、施肥机、施肥罐、电脑控制系统)一套。

(二)工程措施设计

滴管栽培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借助压力灌溉系统,将可溶性固体肥料或者液体肥料兑成的肥液与灌溉水一起,通过可控管道系统供水,使水肥相溶后的灌溉水形成滴状,均匀、定时、定量浸润作物根系发育区域,使主要根系区土壤始终保持疏松和适宜含水状态,同时,根据不同作物的需肥特点,土壤环境状况,不同生长期需水情况进行全生育期需求设计,把水分和养分定时、定量、按比例直接提供给作物,该技术由水源、首部枢纽、输配水管道、灌水器四部分组成。

1.安装滴灌施肥系统滴灌设施由水泵、首部枢纽、输配水管道、滴灌器四部分组成。首部选择文丘里施肥器及网式过滤器,田间管网和滴灌带要根据大田长度及种植作物的株距进行确定。

2.确定灌水定额通过查阅番茄、辣椒等所种蔬菜需水规律资料,调查总结当地灌溉模式,确定全生育期的灌水次数、灌水时期、一次灌水的时间、定额以及整生育期的灌溉总量。

3.确定施肥制度根据番茄、辣椒等所种蔬菜的需肥规律、地块的肥力水平及目标产量确定总施肥量、氮磷钾比例及基追肥的比例。作基肥的肥料在整地前施入,追肥则按照所种蔬菜各个时期对不同营养元素的需求量和养分比例,确定其次数和数量。

4.施用配套技术选用优良品种及高水平的田间管理技术,施用滴灌专用肥,充分发挥节水节肥的优势,达到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增加效益的目的。

5.开展田间实用技术培训由技术领导小组对滴灌设施设备的安装、调试、使用、维护及不同蔬菜品种施肥等关键技术进行攻关和技术指导,培训技术骨干,确保技术人员能够准确掌握、熟练应用新技术,为项目区实验示范技术不走样,增产、增效显著奠定基础。

四、资金概算及扶持环节

项目资金总投入50万元,其中申请自治区产业化项目补助资金30万元;合作社自筹资金20万元。

1.滴灌水肥一体化设备首部系统(包含电机、过滤器、施肥机、施肥罐、电脑控制系统)套,通过申请自治区项目补助,由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委托第三方进行一采购,以物资形式发放。

2.购置种苗、肥料、安装田间管网、滴灌带、蓄水池等由公司自筹。

五、工作进度安排

2019年1月-3月,制定实施方案,进行项目规划。

2019年3月-4月,勘察基地地形、水源以及种植作物,对安装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进行总体设计,规划种植布局等;

2019年5-6月,进行项目招标,设计施工方案,培训工人;购置相关管材,水泵、电缆,联系施工机械等;

2019年7月,打大口径机井,建造泵房,电路配套到位等;埋设主管道,进行压力测试;铺设田间支管道、滴灌带等;

2019年8月,进行滴灌系统压力、给水量测试,调整局部管道;

2019年9月,进行设施蔬菜生产,全面推进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实施,评价滴灌系统。

2019年10月-12月,分析项目实施各个环节,总结经验,撰写项目总结报告,完成项目验收。

六、项目效益分析

通过项目的实施,做到农机农艺融合,达到节水30%-50%,节肥20%-30%;进一步完善生产基地基础设施,推进蔬菜的标准化生产,提高蔬菜产品产量、质量,提升蔬菜产品市场竞争力,达到,实现蔬菜生产无公害。

七、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保障

1.加强领导,狠抓落实。为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成立了以县农业农村局局长为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以县农技中心主任及胜利乡分管副乡长为成员的永宁县蔬菜水肥一体化技术示范推广项目领导小组,负责协调项目资金的落实和管理,协调组织项目实施、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等。

2.强化指导,确保效果。为了保障项目实施效果,成立了以县农技中心主任为组长,副主任为副组长,经作站技术人员、胜利乡农业服务中心主任及设备供应方技术人员为成员的永宁县蔬菜水肥一体化技术示范推广项目技术指导服务小组,负责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围绕配肥池(罐)建设、微滴灌施肥制度和确立肥料品种等开展检查和技术指导,加强与项目建设主体沟通,确保各环节技术到位,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技术措施指导到位。

(二)及时总结符合当地的技术模式

根据项目建设的特点,通过试验示范及时总结,开展效果评价,提出一套适合永宁县、操作可行、具有推广意义的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

(三)加大标准化宣传展示

在设备安装的重要时期和作物结果盛期时期,组织永宁县内蔬菜种植大户、公司以及蔬菜种植能手到项目区,举办现场观摩会(一年不少于3次),参观学习,发挥项目示范效应;其次,充分利用电台、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传播媒体,以及科技赶集、现场会等形式加大宣传培训水肥一体化技术;同时通过建立技术示范区,树牌标示,用看得见、摸得着、最直接、最客观的示范形式,让广大种植懂得节水农业的效果,积极营造节水农业工作推广的良好氛围。

(四)加大资金保障

建立项目专账,严把项目各项资金支出,做到专款专用。其次,项目实施单位结合区、市蔬菜产业优势特色产业扶持政策,积极争取上级和有关部门支持,整合有关项目资金向项目区倾斜,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参与生产、流通等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支持项目区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工作。



永宁县农业农村局  

2019年8月26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