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0121-115/2017-50746
-
永市监发〔2017〕50号
-
永宁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
永宁县市场监管局
-
有效
-
2017年03月21日
关于印发《食品生产安全风险清单》的通知
各所:
为进一步加强食品生产安全监管,根据《食品安全法》和日常监督检查、风险监测、投诉举报、媒体舆情等方面掌握的食品安全信息,在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16年生产食品风险清单基础上,结合本地食品生产安全监管中的突出问题,特制定该食品生产安全风险清单,切实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和防控。
附件:食品生产安全风险清单
永宁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2017年3月21日
附件:
食品生产安全风险清单
序号 |
食品类别 |
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重点问题 |
1 |
乳制品 |
1、企业采购使用低于标准或非法经营的原料乳,如:黄曲霉毒素M1、兽药残留超标、非法添加β-内酰胺酶等; 2、重金属污染和微生物污染; 3、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防腐剂等食品添加剂; 4、不标注复原乳、涂改或篡改生产日期、风味酸乳标注为酸乳,含乳饮料标注为乳饮料; 5、乳制品生产车间的卫生监管和定期灭菌。 |
2 |
肉制品 |
1、采购和使用含有“瘦肉精”、病死畜禽肉、未经检疫或注水肉等不合格原料; 2、违法使用过期回收、腐败变质、肉毒杆菌超标原料再加工肉制品; 3、超范围、超限量添加防腐剂、色素等食品添加剂如:亚硝酸盐超标; 4、使用工业明胶等非食用物质加工肉制品; 5、掺杂使假、以次充好; 6、储运不当,造成微生物超标。 7、菌落总数超标。 |
3 |
蜂产品 |
1、农药、兽药及抗生素(氯霉素)超标;蜂蜜中掺杂使假,以次充好,如在蜂蜜中掺入淀粉糖浆; 2、蜂蜜淀粉酶值和羟甲基糠醛和蜂王浆中10-羟基-2-癸烯酸不符合标准要求;蜂蜜嗜渗酵母超标。 3、微生物指标不符合要求。 |
4 |
速冻食品 |
1、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如超范围使用甜味剂或防腐剂; 2、原辅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 3、冻结过程采用缓冻代替速冻或者加工处理过程中技术参数控制不当,以及冻藏链不符合要求等导致速冻食品变色、变味、营养成分过多损失; 4、微生物(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指标超标。 |
5 |
罐头 |
1、商业无菌不达标; 2、超范围使用防腐剂等食品添加剂; 3、畜禽肉罐头在原料采用上,采购和使用含有“瘦肉精”以及使用病死或未经检疫或检疫不合格的畜禽肉; 4、超量使用亚硝酸盐。 |
6 |
饮料 |
1、包装饮用水亚硝酸盐、溴酸盐、铜绿假单胞菌超标、耗氧量超标; 2、碳酸饮料超范围使用甜味剂、防腐剂、着色剂等食品添加剂; 3、配料表未完全标注使用的食品添加剂; 4、“大桶水”生产企业不得使用以回收废旧塑料为原料制成的桶和盖,回收桶不得露天存放,桶盖严禁循环使用; |
7 |
淀粉及淀粉制品 |
1、食品添加剂使作不当,造成铝、二氧化硫残留量超标。 |
8 |
水果制品 |
1、微生物超标; 2、超范围或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 |
9 |
蔬菜制品 |
1、酱腌菜:(1)食品添加剂超范围或超量使用;(2)亚硝酸盐超标;(3)微生物指标超标;(4)重金属超标; 2、蔬菜干制品:(1)超限量、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2)重金属含量超标; (3)二氧化硫、水分超标; (4)微生物超标;(5)农药残留超标;(6)虫卵及夹杂物;(7)辣椒中非法使用苏丹红; 3、食用菌制品:(1)超限量、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2)重金属(总砷、总汞、铅)含量超标;(3)食用菌干制品水分超标;(4)农药残留超标;(5)发霉、褐变。 |
10 |
粮食加工 |
1、食品添加剂超范围和超量使用; 2、小麦粉中铝金属物质超标; 3、大米中黄粒米、铅超标; 4、小麦粉中含砂量超标; 5、小麦粉中灰分超标。 |
11 |
食用植物油 |
1、食用植物油中溶剂残留、返式脂肪酸组成、酸值、过氧化值等指标超过食品安全标准; 2、经熟制压榨工艺加工的胡麻油苯并芘超标; 3、非法添加香精、色素等食品添加剂; 4、塑化剂超标; 5、食用植物油生产企业违规添加植物毛油等不合格油品; 6、食用调和油标签标识不规范不真实; 7、违规使用地沟油等非食用物质生产加工食用油。 |
12 |
调味品(酱油、食醋) |
1、酱油食醋应加强生产过程监督 2、酱油食醋中防腐剂、色素等食品添加剂超量超范围使用;黄豆酱油(配制酱油)氨基酸态氮不符合标准规定,非法添加谷氨酸钠;红烧酱汁柠檬黄、日落黄超量添加;料酒超范围添加苯甲酸钠;酿制醋总酸不达标; 3、以配制酱油、食醋冒充酿造酱油、食醋,配制中的酿造成分达不到要求; 4、酱油中氨基酸态氮不足; 5、食用醋中用工业醋酸勾兑食醋; 6、微生物(菌落总数)超标。 |
13 |
糕点 |
1、烘烤过程中温度的控制不合理造成外焦里生的; 2、铝超标;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超标; 3、使用非食品原料和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 4、使用回收原料再利用加工。 |
14 |
方便食品 |
1、食品添加剂超范围和超量使用<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甜蜜素)、日落黄不得添加>; 2、设备残留物质变质、霉变。 3、微生物超标(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超标); 4、使用非食品原料加工食品。 |
15 |
葡萄酒 |
1、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着色剂; 2、调配酒冒充发酵酒; 3、葡萄汁或果汁含量不足; 4、生产过程微生物超标; 5、酒精度不符。 |
16 |
含茶制品 |
1、农药残留及重金属含量超标; 2、混入虫蚀或劣质杂物; 3、产品在加工、运输及储藏过程中的污染。 |
17 |
代用茶 |
1、农药残留及重金属含量超标; 2、混入虫蚀或劣质杂物; 3、二氧化硫超标; 4、产品在加工、运输及储藏过程中的污染。 |
18 |
水果干制品 |
1、超范围和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 2、发霉变质。 3、二氧化硫残留量、霉菌超标; |
19 |
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 |
1、食品添加剂如甜蜜素、糖精钠等超标; 2、黄曲霉毒素、酸价、过氧化值超标; 3、成品感官有霉变、虫蛀、外来杂质以及焦、生、哈喇味现象; 4、生物毒素及食源性微生物超标。 |
20 |
标示标签 |
1、食品营养标示标点符号,修约值错误; 2、配料表中原料排列顺序错误,复配食品添加剂未标注原始配料; 3、使用过期包装; 4、产品标准中有质量等级之分的,在标签中未标注,或者标注的术语与标准不一致; 5、食品中不应有介绍功效的文字; 6、未标注储存条件,联系电话是空号。 |
注:黑体为2016年抽检中的不合格项目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