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颜色:
[红]
[黄]
[蓝]
[绿]
保护视力色: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恢复默认
各乡镇(街)卫生计生中心、各医疗机构:
为进一步提升流动人口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落实《国家流动人口健康教育和促进行动计划(2016—2020年)》,根据自治区、银川市卫生计生委相关文件部署,进一步推进全县流动人口健康教育和促进行动计划,县卫生计生局制定了《永宁县流动人口健康教育和促进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组织认真落实。
永宁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2017年1月23日
(此件公开发布)
永宁县流动人口健康教育和促进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家流动人口健康教育和促进行动计划(2016-2020年)》、《宁夏流动人口健康教育和促进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和银川市《流动人口健康教育和促进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部署要求,加快推进我县流动人口健康教育和促进行动计划,全面提升流动人口健康素养和生活质量,根据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 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围绕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将流动人口健康放在全县优先发展的高度,充分发挥卫生计生基层网络优势,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重点保障来永农民工和流动妇女儿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权益,提升流动人口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促进流动人口及其家庭全面发展。
二、工作目标
结合健康永宁行动的实施,在全县范围内以1980年后出生的新生代流动人口、15-49周岁流动育龄妇女和6-14周岁流动学龄儿童为重点人群,积极开展流动人口健康教育和促进行动。到2020年,基本建立起由卫生计生部门牵头、多部门合作,学校、社会团体、企业、社区等各方共同参与的流动人口健康教育和促进工作机制;流动人口服务对象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知晓率达到90%以上,流动育龄妇女孕产期保健知识知晓率达到80%以上;流动人口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0%以上;建设流动人口健康促进示范企业1个,流动人口健康促进示范学校1个,流动人口健康家庭5户。
三、 主要任务
(一)强化宣传倡导,提高流动人口健康素养
以“人口流动,健康同行”为主题,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和微信等新型媒体以及户外电子屏等公共媒体,推动流动人口健康教育和促进行动的宣传力度。首先,在辖区单位、建筑工地等流动人口较为密集地区设立宣传栏,定时更新健康教育宣传海报;其次,在卫生计生宣传阵地,摆放健康手册,普及卫生计生政策法规以及优生优育生殖保健科普知识,印制发放基本公共卫生宣传手册。充分发挥计生协等群众团体的作用,向流动人口宣传普及健康素养知识和健康教育信息,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从基本医疗、传染病防治、妇幼健康、慢性病防治、心理健康等方面提高流动人口健康素养水平。
(二)定期开展流动人口免费卫生计生服务活动
各乡镇(街)卫生计生中心要积极联合乡镇卫生院,利用卫生计生宣传日、健康主题日、节假日组织义诊。免费为过往的流动人口量血压、测血糖、提供健康咨询、发放避孕药具。通过现场问卷调查、发放卫生计生宣传册等方式了解辖区内流动人口的健康需求及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等,引导流动人口主动接受健康教育,形成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健康教育新形态。
(三)推进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根据流动人口举家迁移、长期居留的特点,结合辖区实际首先建立健全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基本公共服务网络体系,保障流动人口可以享受优质的卫生计生健康服务;继续优化“一站式”服务站点,提供“一条龙”优质服务。其次,在每个村居(社区)设置专职流动人口管理员,负责本村居(社区)的流动人口卫生计生服务管理工作,建立健全流动人口健康档案,及时掌握流动人口的健康状况,实行网络化管理。
(四)针对流动人口不同人群特征,精准开展健康教育促进活动
一是抓好新生代流动人口(农民工)的健康教育。以新生代流动人口(农民工)集中地工地、企业、市场为重点场所,通过多种方式开展职业安全、职业伤害预防、传染病防治、心理健康、健康生活方式、控烟、安全性行为等内容的健康教育活动。二是做好流动育龄妇女的健康教育。在女性流动人口集中的企业、市场等场所,通过专题讲座、发放健康知识材料、实施同伴教育等形式,以预防非意愿妊娠、计划生育、优生优育(孕期服用叶酸、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孕期优生筛查)、建立母子健康手册、定期产前检查、新生儿疾病筛查、产后访视、儿童保健和预防接种等为主题开展健康教育、提高流动人口妇幼保健和儿童预防接种服务。三是抓好流动学龄儿童健康教育。与教育部门和学校配合,在流动人口子女集中的学校开展健康教育课、健康知识竞赛等活动,通过发放健康生活手册、讲究个人卫生、口腔保健,坚持运动等健康知识,培养流动学龄儿童的个人卫生习惯,提高流动学龄儿童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五)围绕健康永宁行动,建设流动人口健康促进示范场所和健康家庭
在以流动人口(农民工)为主体的公司企业、流动儿童占一定比例的学校以及在永宁县居住的流动人口家庭中,开展流动人口健康促进示范企业、示范学校和健康家庭建设活动。到2020年,全县要建立流动人口健康促进示范企业1个、健康促进示范学校1个和建设符合标准的流动人口健康家庭5户 。
四、 工作要求
(一)制订实施方案,细化任务措施
各乡镇卫生和计划生育办公室要根据本乡镇实际情况,制订具体的工作计划,细化任务和目标,明确步骤和措施,加大执行力度。要加强与卫生院等相关部门、社团组织的协调配合,积极推动行动计划深入开展。
(二)配置好资源,提升能力建设
各乡镇(街)要根据常住流动人口的规模及流动人口对卫生计生服务的需求,及时调整卫生计生资源配置,加强卫生计生服务专业人员健康教育能力培训,逐步形成有本乡镇特点的流动人口健康教育和促进工作队伍模式,为有效开展流动人口健康教育服务工作增添新动力。
(三)开展督导与评估,推广经验与做法
永宁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将制订评估方案(另行下发),组织开展督导评估,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做法。各乡镇卫生和计划生育办公室要将工作进展情况、好的经验做法及时上报。每年6月30日和9月30日前向永宁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计生业务股报送本年度半年、全年流动人口健康教育和促进行动计划的工作进展报告和优秀案例材料。
附件:1.流动人口健康促进示范企业、学校申报表
2.流动人口健康促进示范企业评价标准及评选程序
3.流动人口健康促进示范学校评价标准及评选程序
4.流动人口健康家庭评价标准及评选程序
附件1:流动人口健康促进示范企业、学校申报表
企业(学校)名称 | ||||
企业(学校)联系人 | 电话 | |||
申报单位 | 乡镇(街道) | |||
申报单位联系人 | 电话 | |||
申报理由(企业、学校基本情况,开展流动人口健康教育和促进工作的主要做法和成效等,1500字左右,另附页) | ||||
永宁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推荐意见 盖章 年 月 日 | ||||
乡镇卫生计生办公室评审意见 盖章 年 月 日 |
附件2:
流动人口健康促进示范企业评价标准及评选程序
一、评价标准
本标准所指企业特指职工以流动人口(农民工)为主体的公司企业。流动人口健康促进示范企业的前提条件是:无烟环境、流动孕妇建卡率和接受产前检查率达100%、流动人口员工规范就医比率达100%。
1.企业公开承诺开展健康促进企业建设,倡导全体员工积极参与。
2.将健康促进企业建设纳入企业发展规划,制定促进员工健康的规章制度和相关措施。
3.成立主要负责同志参加的健康促进企业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
4.设立健康宣传专栏,以孕产妇保健、避孕节育知识、规范就医、儿童意外伤害预防等为重点,围绕不同主题,常年开展健康知识宣传。
5.有专人负责健康相关工作,有健康促进企业的工作计划和总结,健康活动有记录。
6.建设无烟环境,食堂膳食结构合理,厕所清洁卫生,洗手设施完善。
7.给职工提供锻炼和阅读环境,营造健康促进的社会人文环境。
8.免费发放避孕药具,配备急救医疗用品和药物,定期组织职工体检。
9.开展职业安全和职业防护健康教育,提高职工预防职业病、意外伤害的能力。
10.定期组织职工开展跑步、球类、游泳等体育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活动,职工积极参与。
11.提高职工健康素养,提高职业防护知识和技能,吸烟率有所下降。
12.企业建立计生协会组织,组织引导流动人口在健康方面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
二、评选程序
流动人口健康促进示范企业的评选程序包括:乡(镇)卫生计生部门组织有关企业自愿申报,县卫生计生局筛选推荐,市卫生计生委评审(一定范围内公示)后上报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卫生计生委流动人口司以材料核查和现场考察相结合的方式组织评估验收,确定全国年度流动人口健康促进示范企业名单。
三、相关要求
各乡镇(街道)要根据年度计划;自2017年起,在每年9月30日前将本年度流动人口健康促进企业名单和申报材料报送至永宁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计生业务股。
附件3:
流动人口健康促进示范学校评价标准及评选程序
一、评价标准
本标准所指学校是指原则上流动儿童占50%及以上的中、小学校。流动人口健康促进示范学校的前提条件是:流动儿童、户籍混合编班,开设健康教育课、符合无烟学校标准、无集体性食物中毒和意外伤害等安全事故发生。
1.将健康促进学校工作纳入学校重点工作,公开承诺并呼吁全体师生共同参与健康促进学样建设。
2.成立健康促进学校工作领导小组,校长是第一责任人,明确相关职能部门职责。设专人负责,定期接受培训,做好计划和总结。
3.制定促进师生健康的政策、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包括校内禁烟、饮水和食品安全、健康教育课、体育活动、体检和预防接种、健康帮扶等内容。
4.学校设立卫生室和保健室,配备专业技术人员或保健教师,定期接受培训。
5.开设高质量的健康教育课程,保障学生体育锻炼时间和强度,开展健康教育和生命安全主题活动,提高师生健康教育素养和身体素质。
6.为学生提供充足卫生的饮水和合理的营养膳食。
7.开展健康管理和疾病防控工作,定期组织体检,对传染病、学生常见疾病和多发疾病开展监测和管理。
8.校园环境符合无烟学校参考标准,教学和生活建筑质量、教室黑板和课桌椅设置符合国家有关标准,有足够使用的卫生厕所和洗手设施。
9.师生互尊互爱,开展心理健康主题活动,促进学生潜能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人文环境。
10.加强学校与家庭的健康互动,积极争取当地的政府对学校健康工作支持。
二、评选程序
流动人口健康促进示范学校的评选程序包括:乡镇(街道)卫生计生部门组织流动儿童占50%及以上的中、小学校自愿申报并推荐,县卫生计生局筛选推荐,报市卫生计生委评审(一定范围内公示)后上报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卫生计生委流动人口司以材料核查和现场考察相结合的方式组织评估验收,确定全国年度流动人口健康促进示范学校名单。
三、相关要求
各乡镇(街道)要根据年度计划;自2017年起,在每年9月30日前将本年度流动人口健康促进示范学校名单和申报材料报送至永宁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计生业务股。
附件4:
流动人口健康家庭评价标准及评选程序
一、评价标准
流动人口健康家庭的前提条件是:父母将0-16岁的子女带在身边养育。
1.家庭卫生整洁,光线充足,通风良好。
2.厕所卫生,垃圾定点投放,文明饲养禽畜宠物。
3.主动学习健康知识,树立健康理念。
4.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讲究个人卫生。
5.合理膳食,戒烟限酒。
6.适量运动,心理平衡。
7.定期体检,科学就医。
8.优生优育,爱老敬老。
9.家庭和谐,崇尚公德。
10.邻里互助,支持公益。
二、评选程序
流动人口健康家庭的评选程序包括:各乡镇(街道)要采取媒体动员、村(居)自愿申报、推荐、乡镇(街道)筛选推荐,县卫生计生局评审后上报市卫生计生委,市卫生计生委确定全市年度流动人口健康家庭名单。
三、相关要求
各乡镇(街道)要根据年度计划;自2017年起,在每年9月30日前将本年度流动人口健康家庭名单和申报材料报送至永宁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计生业务股405室。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