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颜色:
[红]
[黄]
[蓝]
[绿]
保护视力色: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恢复默认
各站室、社区居委会:
为进一步改善城乡环境面貌,提升宜居宜业城市形象,提高人居环境质量,着力推进“五城同创”工作,从根本上改善我县环境面貌,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根据《永宁县2017年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推进方案》的文件精神,结合街道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国家级生态县为目标,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市民素养大提升活动为突破口,从根本上改善城乡环境面貌,努力实现“一树一改二提升”的目标(“一树”即引导广大群众树立讲文明、守秩序、重环保的理念;“一改”即彻底改变城乡环境脏、乱、散、差的面貌;“二提升”即全县广大群众环保意识显著提升,城乡整体形象显著提升)。
二、工作措施
(一)加强环境卫生整治宣传教育力度
一是提高全民环境卫生意识。继续加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的宣传力度。推行居民爱心卡,对参与社会志愿服务的给予积分奖励,对破坏环境、不讲卫生的进行扣分处罚,引导居民建立健康、向上的理念。及时宣传报道正反两方面的典型事例,形成全社会广泛关注、积极参与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浓厚舆论氛围。
二是在居民小区定期策划制作、悬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户外公益广告和宣传条幅,深入宣传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三是各社区结合各自工作实际,根据各自特点,有计划地组织活动。在城乡居民中广泛开展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教育。通过开展公民道德宣传日、志愿服务、“小手牵大手”、“迎国庆、讲文明、树新风”等系列活动,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进学校、进家庭,进单位教育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通过实践形成积极支持、主动参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意识,自觉维护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成果,坚决抵制有损城乡环境的不文明行为。通过革除陋习的教育,强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意识,养成自觉维护环境卫生和良好秩序的行为习惯。激发社会公众参与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积极性,形成社会广泛参与全面监督的良好局面。
四是把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与文明县城创建工作结合起来。以“美化环境,你我同行”为主题,广泛开展“卫生和文明常识普及行动”,把工作重点放在整治居民区脏、乱、差方现象,通过编印《居民手册》、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宣传城乡环境卫生与市容村貌及文明秩序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文明卫生基本知识,引导城乡居民转变生活观念,改变生活方式,争做文明市民,积极支持并参与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二)加强居民小区环境卫生整治力度
一是建立健全杨和街道“爱国卫生日”活动长效机制。各社区要高度重视,提高认识,将“爱国卫生日”活动作为推进爱国卫生工作的主要内容,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分解任务确保活动落到实处。通过制订宣传计划,以城乡环境治理、保护环境、病媒生物防制、健康教育等知识为重点,采取社区专栏、专题讲座、微信、公众平台等多种传播方式,广泛开展社会宣传,普及卫生健康知识,倡导全社会广泛参与,大力开展讲卫生、树新风、除陋习活动,营造卫生文明的良好社会氛围。“爱国卫生日”当天广泛动员干部职工、辖区居民、志愿者和党员集中清除街巷、院落、楼顶、房顶、地下室通道、居民区绿地等处杂物、垃圾;并对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贴乱画等不文明行为进行劝说和教育,社区卫生专干要监督落实整改情况,对拒不配合清理的社区与县城乡执法大队、派出所等执法部门形成合力,共同整治清理。
二是落实街道、社区环境卫生巡查、检查制度。严格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全面覆盖、无缝衔接、责任到人的网格化管理办法执行,辖区网格员是本辖区内环境卫生巡查、检查的责任人,实行不间断、流动式、全方位的监督检查方式对本网格内保洁员的到岗情况、保洁质量、环卫设施日常维护、垃圾清运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环境违法行为得到及时查处,突出环境问题得到稳妥解决,并做好巡查记录。
三是规范小区内车辆停放,加强停车秩序管理。清理住宅楼及地下室的公用通道内停放的自行车、摩托车等,劝导居民将自行车、摩托车停放到固定停车处,协助相关部门清除小区内“僵尸车”,保证楼道及消防、救护等安全通道畅通,缓解住宅小区停车难矛盾,维护小区居民正常进出秩序。
四是加强垃圾管理,做到日产日清分类投放。为了彻底解决小区环境卫生问题,实现小区环境治理规范有序,在居民小区内安置不落地垃圾桶,垃圾进行统一清运,社区网格员在日常巡查中要督促各物业公司要做到垃圾入桶、密闭封存、日产日清,并教育居民垃圾入桶,及时关闭垃圾桶盖。为了增强社区居民对垃圾分类知识的了解,积极参与到实践垃圾分类的行动中来,社区根据垃圾分类工作的内容和特点对辖区居民进行思想动员和宣传工作,通过入户走访和向居民发放《致居民的一份信》、《我的垃圾我来分类》、《垃圾减量分类指导手册》等宣传资料向居民认真讲解垃圾减量、垃圾分类的基本常识,告诉社区居民垃圾分类现状,如何分类生活垃圾以及怎样配合社区垃圾分类工作。让更多的社区居民了解垃圾分类并参与到垃圾分类的队伍中去。并为正确投放垃圾的居民给予积分兑换商品的奖励,激发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热情,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让“绿色、低碳、环保”的理念深入人心,将垃圾分类工作渐渐的走进千家万户,走进居民的心里。
(三)全面排查污染源
各社区深入学习《银川市饮食娱乐服务业环境保护管理办法》、《银川市饮食娱乐业环境污染防治条例》、《银川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严格落实环境保护工作“一岗双责、党政同责”的要求,充分发挥基层一线作用,确保督查考核和责任落实到位。
一是针对县城大气污染、噪音污染、油烟污染、卫生死角等几大“顽症”,联合县城乡执法大队对辖区内1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流动商户、集贸市场、施工工地、餐饮业等展开拉网排查,取缔县城内流动、店外露天燃煤烧烤和室外小煤炉,落实入店经营措施,社区网格员深入辖区餐饮业向其宣传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油烟、噪声、异味对于居民和自身的危害,使经营户理解综合整治的必要性,督促指导开办产生油烟污染的饮食业经营场所安装与其经营规模匹配的油烟净化设施和油水分离过滤设施,提醒经营者不得闲置或擅自拆除油烟净化设施,禁止将餐饮污水直排城市道路、空地和排入雨水管网,减少管道堵塞引起污水横流及城市管理矛盾。消除老鼠、苍蝇、蚊子、蟑螂滋生地,有效控制“四害”猖獗引发各种传染疾病。
二是积极推进绿色施工。督促辖区各在建工地制定切实可行施工方案,强化建筑工地、拆迁工地和渣土运输污染管理,采取降尘措施,达到文明施工,出入车辆、施工材料、土方运送等采取全覆盖等密封措施,杜绝建筑垃圾随意堆放现象发生。
三是社区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作用,为居民讲解防范大气污染的知识,社区工作人员准确掌控空气污染状况,及时提醒居民,尤其是儿童、老年人和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并根据预警信号,及时组织实施大气防治预案的落实
(四)加强老旧小区基础设施改造
一是全面开展老旧小区基础设施改造摸底工作,配合完成老旧小区、零散小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针对楼顶年久失修严重漏雨、渗水、管道老化、排水不畅、消防通道堵塞、建筑年代超过30年楼栋进行调查统计为住建局设计规划提供依据。社区居委会要积极配合住建局施工单位,加大协调组织力度,教育群众大力支持改造工程。对房屋外墙保温、屋顶漏雨、群众用水、用电、用气取暖等突出问题实施集中连片改造,解决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二是在实施节能改造的同时,本着便于管理,便于服务,方便群众的原则,结合我县县城条块分布的现状,对辖区内零散小区进行整合,将部分消防通道堵塞、建筑年代久远的围墙、煤房、楼栋进行拆迁,实现小区就近整合。
三是在创建园林县城方面。全面开展老旧小区裸露地面调查摸底工作,为扭转裸露地面造成的环境脏乱差、扬尘污染,社区全面开展老旧小区裸露地面调查摸底工作,做好裸露土地的绿化施工和2016年已完成的15个老旧小区内绿地日常修剪、养护工作,杜绝出现人为蓄意破坏绿化现象。对于占用绿地私自种菜、垃圾成堆的裸露地面,全部结合周边环境进行综合整治。对于长期不使用、待建裸露地面如街心家园西侧、明耀福邸大门口空地、上河小区与明耀福邸之间空地积极上报相关执法部门和业务部门介入管理,督促土地所有者尽快开发建设。对于永清花园等县住建部门物业管理小区绿化不达标问题社区积极与物业公司沟通以便更好的服务居民。对涉及综合改造的老旧小区待整体改造结束后进行小区绿化、硬化、亮化改造。
(五)规范居民小区物业管理工作
一是理顺管理体制、完善工作机制。为进一步推动物业管理工作的属地化,落实工作责任、强化指导监督,依据《物业管理条例》、《宁夏回族自治区物业管理条例》、《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规范物业服务管理促进物业行业健康发展的意见》等相关规定建立街道物业管理体系,形成街道、社区、物业公司三级联动,协同监管的管理体制,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居委会在物业管理中的优势和作用。各社区全力配合街道办事处建立辖区物业管理责任体系,并融入到社区综合管理当中。成立物业管理监督小组,负责对辖区物业管理服务质量进行日常监督,并及时把信息反馈给街道物业站,协调好物业公司与业主委员会之间的关系,处理辖区内有关物业管理投诉和信访方面的工作,更好的服务居民。
二是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规范物业公司日常服务准则。为确保双方合法利益,以公平、公正、公开的招投标程序引进有资质物业公司,物业公司进驻后,街道、社区要积极构筑完善的物业管理制度、物业管理规约、业主大会议事规则、物业服务规范文本等,加强对物业服务企业及从业人员的监督管理,使其做好本职工作。
三是明确物业公司协管责任。在卫生县城的创建工作中社区要与物业公司形成管理合力,明确物业公司在辖区卫生整治工作中的协管作用。共同整治住宅物业管理区域内私搭乱建、乱堆乱放、违规饲养动物、毁坏绿化等不文明行为,营造干净、整洁的居住环境。
四是完善分类管理模式,逐步实现物业管理规范化。积极探索老旧小区物业管理工作。针对辖区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在老旧小区实施物业管理的新思路、新办法。对已实施市场化物管的小区,建立健全业主委员会,协调业主对物管公司的监管。对于单位自管小区,社区督促自管单位切实担负起物管责任,及时将各级有关检查考评情况向物业公司及其行政主管部门进行通报,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对不具备专业公司进驻条件或无人管理的小区,采取社区运作、居民参与的方式,由街办指导、业委会或业主参与和监督,聘用困难下岗职工及¡°4050”人员为物业服务人员,提供清扫保洁、垃圾清运、公共秩序维护、日常维修等有偿的基础性物业服务,逐步扩大老旧小区物业管理覆盖面。
五是加大帮扶力度推进物业管理持续健康发展,社区加大对小区居民的宣传力度,增强居民花钱买服务的意识。组织业主委员会协助物业公司收取物业管理费,以收费促管理,以管理促环境,以环境再促收费,形成良性循环。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支持,协助搞好老旧小区房屋维修、保洁护绿、治安巡逻等工作,为物业管理创造条件、提供支持。
六是督促小区周边商业网点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配合城管大队、环保局加强餐饮业、娱乐业环境卫生综合整治。
三、组织机构
为加强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杨和街道办卫生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导、协调和监督考核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
组 长:李耀续 杨和街道党工委书记
第一副组长:眭光武 杨和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
副 组 长:苏玉华 杨和街道党工委副书记
单玉花 杨和街道党工委委员、纪工委书记
王红新 杨和街道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武装部长
王 伟 杨和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孙声宏 杨和街道党工委委员、党政办公室主任
成 员:李翠英 杨和街道卫计中心主任
杨平林 杨和街道经济社会发展中心主任
王晓辉 杨和街道综治办主任
眭 萍 杨和街道民保站站长
董福平 杨和街道物业管理服务站站长
李 燕 南环社区党支部书记
钱育雄 祥和社区党支部书记
李秀琴 团结社区党支部书记
高凤梅 东环社区党支部书记
马金花 利民社区党支部书记
赵爱琴 胜利社区党支部书记
郭 颜 建设社区党支部书记
胡庆丰 阳光社区党支部书记
郭瑞芬 宁和社区党支部书记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物业站王伟任办公室主任。各站室(中心)、社区要狠抓落实,把创建的每一项任务落实到位,确保组织到位、领导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事事有人管的创建格局。
四、实施步骤
此次整治工作共分4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宣传动员及调查摸底阶段(2017年3月上旬)。物业站和社区要做好宣传动员工作。通过召开动员大会、制作板报、悬挂横幅、发放宣传材料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开展社区环境专项整治工作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强化居民爱护环境卫生的责任和意识,形成“人人关心环境,家家参与整治”的良好氛围。
第二阶段:集中实施阶段(2017年3月-2017年4月下旬)。按照整治方案要求和工作计划。全面开展辖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和严重影响城乡环境的“脏乱差”问题,集中力量进行整治,确保取得明显成效。
第三阶段:检查考核阶段(2017年5月)。迎接县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组织检查考核,加强调度和指导,及时总结经验,推广典型,考核结果向全县通报,并迎接区市检查。
第四阶段:巩固提高阶段 (2017年6月至12月)。对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进行“回头看”,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进一步巩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成果,建立完善长效机制。
五、工作机制
一要高度重视,组织制定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街道主要领导对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责任,分管领导对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负综合监管领导责任,各社区书记对分管业务工作范围内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各社区要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与物业公司配合发动居民共同做好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健全档案资料。街居上下作为此次环境专项整治工作的重点单位,要切实将改善县城环境卫生作为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园林县城、生态县城、文化先进县城工作的重要内容。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措施,层层落实责任,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和计划,并结合摸底调查实际情况,有条不紊,强力推进。
二要强化措施,成立专项督查组,采取周督查、月通报、明确责任。对各居民小区楼道卫生清洁不到位、车辆停放不整齐、乱堆乱放、乱贴广告等现象进行通报,并与社区书记和网格员“三定两评一应用”挂钩。实行领导包片制,各街居领导对所包社区辖区卫生负责,做到责任明确,成效显著。三要营造氛围,做好宣传报道工作,领导办公室要做好相关信息收集和宣传工作,充分调动和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环境专项整治工作氛围,做到整治改造一片,完善提高一片,切实提升城乡面貌和市民居住环境。
永宁县杨和街道办事处
2017年3月14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