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部门 > 永宁县杨和镇人民政府 > 信息公开目录 > 安全生产

  • 640121-202/2017-22430
  • 杨政发〔2017〕129号
  • 永宁县杨和镇人民政府
  • 永宁县杨和镇
  • 有效
  • 2017年07月04日
关于印发《永宁县杨和镇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方案》的通知
杨政发〔2017〕129号
时间:2017年07月04日 来源:永宁县杨和镇人民政府
字号: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各村、办公室(中心): 

  《永宁县杨和镇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方案》已经镇人民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永宁县杨和镇人民政府       

                                                                   2017年7月4日 

    

   

永宁县杨和镇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方案

   

  根据永宁县食安办《关于印发2017年永宁县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方案的通知》(永食安办发【2017】12号)的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如下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 

  宣传周主题为:尚德守法,共治共享食品安全“德治”和“法治”并举是保障食品安全的治本之策。我镇将会围绕宣传周主题,突出尚德守法、共治共享的理念,进一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用“四个最严”保障食品安全的要求,不断引导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及从业人员开展公德建设,大力宣传遵法守信典型,弘扬尚德守法的行业风气;引导广大社会公众积极参与智慧分享和实践创新,增强社会监督意识,提高科学素养和维权能力,营造人人关心食品安全的浓厚氛围。 

  二、活动时间 

  6月29日7月13日 

  三、宣传重点 

  (一)深入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宣传周主题,突出尚德守法、共治共享理念。 

  (二)进一步落实“四个最严”要求,把食品安全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完善我镇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加强统一性、权威性,切实履行属地监管责任。从满足人民群众普遍需求出发,大力宣传食品安全科普知识,提高群众参与监督管理意识,护卫食品消费安全。 

  (三)引导群众及从业人员学法、知法、守法、用法,强化主体责任意识。大力宣传尊法重信典型,推进食品行业诚信体系建设,弘扬尚德守法的行业风气。 

  (四)引导群众参与食品安全普法宣传和科学知识普及,积极参与社会监督,提高维权能力和科学素养,营造深厚的食品安全社会氛围。 

  (五)大力宣传推进食品安全示范创建工作。深入宣传创建推进措施、工作成效,积极营造“人人关心创建、人人了解创建、人人知晓创建、人人参与创建”的深厚氛围。 

  四、活动安排 

  (一)县级层面。按照永宁县食安办《关于印发2017年永宁县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方案的通知》的要求,有序安排食品安全宣传活动,特别在城镇广场、公园、社区、校园、农村、集市、企业等人群密集区域要认真开展食品安全主题宣传、咨询等相关活动。 

  (二)社会层面。要动员和指导村(社区)和辖区内各食品制造企业深入开展普法宣传、警示教育等食品安全主题活动;要鼓励和支持食品企业开展内部职工法律法规、诚信从业、知识普及等教育实践活动。 

  (三)学校层面。要联合相关部门开展针对青少年群体特点的食品安全科普宣教活动,激发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参与热情,增强青少年学生的食品安全观念和责任意识,同时带动家庭成员和社会树立共责意识与科学观念。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村(社区)及永宁县杨和镇人民政府相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的重要意义,提早部署、精心组织、狠抓落实,确保活动取得丰硕成果;要提供必要的人员、经费保障,确保活动顺利开展,并形成规模、声势。 

  (二)强化活动效果。要坚持广度和深度相结合,既要扩大活动覆盖面,利用各种载体,发挥各类媒体作用,采取多种宣传报道手段,形成“报刊有文章、广播有声音、网络有专题、手机有信息”的全覆盖格局;又要推动重心下移,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使活动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进人员密集场所,做到社会广为知晓、群众深受教育。 

  (三)完善长效机制。要坚持集中宣传和日常教育相结合,认真总结宣传周活动的好经验、好做法,运用到常态化的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中。要结合开展宣传周活动,掌握先进食品企业的安全管理模式,探索引导社会参与的手段,进一步推动食品安全诚信体系建设,完善社会监督机制,推进食品安全科学化监管。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