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部门 > 永宁县杨和镇人民政府 > 信息公开目录 > 镇政府文件

  • 640121-202/2018-09062
  • 杨政发〔2018〕34号
  • 永宁县杨和镇人民政府
  • 永宁县杨和镇
  • 有效
  • 2018年01月25日
杨和镇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杨和镇健康扶贫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杨政发〔2018〕34号
时间:2018年01月25日 来源:永宁县杨和镇人民政府

字体颜色: [红] [黄] [蓝] [绿]    
保护视力色: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恢复默认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杨和镇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杨和镇健康扶贫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村: 

  《杨和镇健康扶贫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经镇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杨和镇人民政府 

                                                       2017125 

  (此件公开发布) 

 

杨和镇健康扶贫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永宁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永宁县健康扶贫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及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按照县委工作安排部署,认真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把健康扶贫与慢性病规范化管理等工作相结合,采取有效措施,提升贫困人口医疗保障水平,全面提高贫困人口健康水平,为我镇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提供健康保障。 

  二、工作目标 

  2018年杨和镇将实施精准医疗健康扶贫、精准脱贫行动,完善杨和镇辖区内患病贫困人口与镇卫生院之间一对一的医联体精准帮扶托管关系,促进镇卫生院优质医疗资源向贫困人口延伸,使患病贫困人员得到有效医疗措施。 

  2020年,实现患病贫困人员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让每一位患病贫困人员得到及时治疗和规范管理,尽快恢复健康或减轻病情,推动健康扶贫工作有序进行,全力助推加快建成小康社会。 

  三、实施对象 

  杨和镇区域内常住户籍人口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因灾致贫、因祸致贫、残疾人、计划生育失独家庭父母、鳏寡孤独老人、重度精神障碍等重点人群中患病的贫困人口。 

  四、实施内容 

  (一)开展集中诊治。充分发动镇村计生专干、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村医等基层力量,做好贫困人口健康扶贫对象的服务工作。镇卫生院根据每个患病贫困人口的健康状况,建立健康工作台账,借助镇村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机制,组织卫生院的专业技术人员对贫困人口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明确病情,制定治疗方案。 

  (二)开展康复治疗。对慢性疾病患者,需要长期康复治疗的患者,由县卫计局组织县人民医院专家组制定治疗方案,在县医院进行康复治疗。 

  (三)建立专门档案。镇卫生院对患病的贫困人口建立专门的健康档案,上级部门将定期组织县人民医院专家组对患病的贫困人口进行复查,根据复查情况,改进治疗方案,镇卫生院做好患病贫困人口回访及跟踪服务工作。 

  五、工作流程 

  (一)登记造册。各村将辖区患病的贫困人口姓名、性别、年龄、详细地址、患病病种、疾病诊断医疗机构名称、诊断时间、联系电话等登记造册,一式三份,一份留在本村为建立健康扶贫台账做基础,一份上报镇计生中心汇总,一份上报镇卫生院。                                

  (二)制定方案。卫生院要积极发挥专业技术的优势,组成诊疗小组,诊疗小组根据贫困人口的患病情况,制定具体的治疗方案。做到明确任务分工,诊疗时间安排,细化工作流程,确保健康扶贫有序开展。 

  (三)复查确诊。我镇卫生院按照工作要求,积极组织协调县人民医院,对患者的病情和患病病种进行确认,根据每一位患者的情况制定治疗方案。 

  (四)组织治疗。镇卫生院将负责协调,对需要集中到市级、区级医院治疗的,由镇卫生院协调县人民医院通过绿色通道负责转诊。国家卫生计生委规定的先期集中救治的9种大病,其中O-14岁儿童白血病(包括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早幼粒细胞白血病)0-14岁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包括先天性心脏房间隔缺损、先天性心脏室间隔缺损)、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结肠癌、直肠癌)、终末期肾病等集中到自治区人民医院治疗,其他癌症和终末期肾病患者集中到市级医院治疗。 

  六、工作措施 

  (一)实行分类精准帮扶。为患病的贫困人口建立动态管理的电子健康档案和健康卡,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农村贫困人口家庭提供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健康管理等签约服务。组织50岁以上居民健康体检工作,提高居民疾病的发现率和及时就诊率。以村为单位,依靠基层卫生计生服务网络,进一步核准贫困家庭数及患病人员情况,对需要治疗的大病和慢性病患者进行帮扶。加强农村贫困残疾人健康扶贫工作,强化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医务人员康复知识的培训,提升基层康复服务能力。 

  (二)加强服务体系建设。落实《永宁县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6-2020年)》,强化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通过加强贫困人口所在地镇卫生院远程医疗服务能力建设,让贫困人口在家门口享受县级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加快完善镇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建设,以重大传染病、地方病和慢性病防治为重点,强化镇村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提高基层服务能力。 

  (三)加强重点疾病防控。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筛查登记、救治救助和服务管理。加强碘缺乏病监测,提高合格碘盐食用率,继续保持消除碘缺乏病状态。加大人畜共患病防治力度,基本控制包虫病流行,有效遏制布病流行。镇卫生院加强对结核病防治工作的业务指导,开展重点人群结核病主动筛查,规范诊疗服务和全程管理,进一步降低结核病发病率。加大艾滋病防控工作力度。 

  (四)加强妇幼健康工作。完善新生儿疾病免费筛查、各村妇女“两癌”免费筛查、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及孕期优生筛查等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制度,实现重大疾病早防早治,减少因病致贫返贫。对农村户籍35-64岁妇女开展宫颈癌、乳腺癌免费筛查,保障妇女儿童健康。坚持和完善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大对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的扶助力度。 

  (五)加强残疾人预防及康复服务。强化残疾预防工作,将残疾预防纳入全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范围,有效控制残疾发生和发展。建立统一的残疾报告制度,促进卫生计生部门与残联信息共享,对筛查出的残疾人给予早期干预和康复救助。 

  (六)深入开展爱国卫生活动。持续开展全镇“爱国卫生”活动,强化卫生县城建设,加强卫生城镇创建、镇村环境卫生整治力度,不断提升人居环境质量。推进农村垃圾污水治理,综合治理大气污染、地表水环境污染和噪声污染。指导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工作,广泛宣传居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技能,提升农村贫困人口健康意识,使其形成良好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 

  七、进度安排 

  (一)全面实施阶段(2017-2018年)。制定健康扶贫工作实施方案,明确职责任务,统筹推进相关工作。完善镇村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工作机制,提升镇卫生院防病治病能力。加大计划生育家庭扶助。到2018年,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 

  (二)巩固提高阶段(2019-2020年)。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全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全面普及,健康扶贫工作制度化、常态化,贫困人口看病就医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八、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指导。 

  1.成立杨和镇健康扶贫工作领导小组 

        长:  波  镇政府镇长 

      长:吴  统  镇政府副镇长 

                  镇卫生院院长 

        员:马梅芳  民生服务中心副主任 

                  民政专干 

              吴少东  残联专干 

                  卫生和计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 

              马少春  卫生和计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 

                  卫生和计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 

              李玉芳  卫生和计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 

              康万林  东全村党支部书记 

      李万成  纳家户村党支部书记 

  李凤霞   永红村党支部书记 

  李永新  观桥村党支部书记 

      黄志才  惠丰村党支部书记 

      马志海  杨和村党支部书记 

      陆占忠  红星村党支部书记 

      邸永红  王太村党支部书记 

      张洪宁  南北全村党支部书记 

          旺全村党支部书记 

  健康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镇卫生和计划生育办公室,马梅芳兼任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健康扶贫工作实施方案,协调解决重大问题等日常工作。  

  2.按照镇具体抓落实的工作机制,结合扶贫工作实际制订具体实施方案,层层落实责任,精心组织实施健康扶贫工作。各村主要负责人要承担主体责任,将实施健康扶贫工作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举措,统筹做好政策衔接、项目落地、人力调配、推进实施等工作,确保政策落实到位。将健康扶贫工作纳入镇政府综合目标考核管理,作为重要考核内容,细化职责分工,明确任务要求,对实施情况定期检查督促。各村要因地制宜,创新健康扶贫形式的途径,以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为重点,统筹配置和使用相关资金、项目,提高使用率,推动实施健康扶贫工作。通过健康扶贫与相关特色产业脱贫、劳务输出脱贫等措施的衔接,形成合力,提高脱贫攻坚实际效果。 

 (二)明确部门职责。健康扶贫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督促落实健康扶贫工作,制订考核管理办法,每年对各村健康扶贫工作进行一次考核评估。 

 (三)动员社会参与。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公民个人参与健康扶贫工作的实施。支持各类企业进行捐赠,鼓励更多社会资本为贫困人口送医、送药、送温暖。搭建政府救助资源、社会组织救助项目与贫困人口救治需求对接的信息,引导支持慈善组织、企事业单位和爱心人士等为患大病的贫困人口提供慈善救助。 

  (四)加强宣传引导。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开展健康扶贫系列宣传活动,通过新闻报道、事迹报告会、公益广告等形式,宣传健康扶贫取得的进展和成效,宣传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深入贫困家庭为群众解除病痛的生动事迹,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