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颜色:
[红]
[黄]
[蓝]
[绿]
保护视力色: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恢复默认
今年以来,杨和镇高度重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严守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通过实施一系列切实有效的举措,全方位推进动态监测帮扶工作,及时、精准地将符合条件的农户及脱贫户纳入监测对象范围,切实做到应纳入尽纳入,确保每一位群众均不被遗漏,稳固支撑脱贫人口增收的基础。
一、深入基层,精准帮扶暖民心
杨和镇扎实推进防止返贫监测机制,不断拓宽监测覆盖范围。线上充分利用网络化平台,线下精心构建网格化体系,实现监测帮扶工作全链条、无缝隙对接。严格落实镇“一季度一调度”、村“一月一研判”、专干“一月一督导”的工作模式。工作人员定期深入农户家中,开展集中排查行动,从家庭收支变动情况,到“两不愁三保障”的落实程度等多个维度,对疑似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人群实施动态监测与跟踪。每月按时开展防止返贫监测工作研判会议,针对有返贫致贫风险的农户,迅速启动动态监测预警机制,并提前进行干预,根据不同家庭的实际情况,制定并采取极具针对性的帮扶措施,有效化解返贫致贫风险,切实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截至2025年3月,杨和镇共有36户82人被纳入监测户范围,持续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打造成深受群众认可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
二、因地制宜,产业发展促振兴
杨和镇积极探寻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全新路径,大力发展设施农业,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跑出发展“加速度”。其一,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扩大对残疾人的扶持规模,同时将“三类人群”纳入帮扶范畴。每周组织帮扶对象开展一次劳动“打卡”活动,到年底进行产业分红,实现户均增收2000元,有效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其二,精心打造永宁县名特优新农产品孵化产业园,主动与宁夏农科院展开合作,建设“南果北种”示范种植棚,成功引进草莓、樱桃、枇杷、百合花、西梅等高附加值农产品,让农户在规模化、集约化、市场化的经营模式中收获实实在在的利益。其三,全力建设智慧农业系统,为东全村领鲜基地的8栋温棚配备在线监测系统,能够智能控制温棚内的水、肥、温度、湿度等关键要素,实现控肥增效、控药减害、控水降耗、控膜提效的目标,显著提升农产品品质。其四,积极探索产学研游融合发展的新路子,以农业产业为根基,深度挖掘产业园价值。在园区内开展中草药种植、蟾蜍养殖项目,打造中医药农耕文化研学基地,培育多元产业业态,有力推动农业结构转型,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三、积极作为,改善环境增活力
改善基层基础设施和环境是激发乡村活力的关键所在。杨和镇主动谋划纳家户村老旧房屋翻建项目,该项目采用“政府投资基础设施+农户自筹自建”的创新模式。农户依据规划设计要求自行进行房屋翻建,政府则负责投资配套建设室外道路、铺设地下管道,系统推进水电气热、农厕改造、文化小广场等附属工程建设。这一举措成功解决了群众最为关心的房屋老化、基础设施陈旧等问题,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从外在形象到内在品质的全面提升,实现从“面子”到“里子”的蜕变。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