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已启用无障碍浏览系统,欢迎点击访问!
索 引 号 12640121735997032H/2022-00011 文  号 生成日期 2022-02-25
发布机构 永宁县乡村振兴服务中心 责任部门 转载自闽宁镇人民政府 关 键 字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是否有效 有效

奋进新征程丨闽宁镇:在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奋力向前

保护视力色:              字体颜色: 【       绿 】        恢复默认     

温棚内翠绿欲滴的芹菜生机勃勃,与室外春寒料峭的萧瑟景象形成鲜明对比。

2月17日,走进永宁县闽宁镇园艺村特色园艺作物产业示范项目的温棚内,村民们正在收割芹菜打捆。马雅玲种了6座棚,这几天芹菜上市忙得不可开交。

谁也想不到,眼前这个皮肤黝黑、满身是土的41岁移民妇女,曾经是上海一家电子企业的办公室白领。2012年生孩子后回到家乡,她先后在闽宁镇政府和一家福建种植企业打工。2020年,园艺村建起45座温棚发展设施农业,很多村民以前没种过温棚,都在迟疑观望。身为共产党员的马雅玲带头尝试,租了大棚开始搞种植。她不懂就问、虚心求教,不仅种植西红柿、小番茄、芹菜等常规品种,还在福建省农科院和自治区农科院专家的指导下,成功试种流星瓜、长果桑等新品种。今年待芹菜收割后,计划再试种食用菌和福红李。

寒假里,她10岁的儿子何雨泽也成了妈妈的小帮手,他吃流星瓜和西红柿的小视频在抖音和微信朋友圈传播后,线上线下订单源源而来,去年马雅玲共收入20万元,成为闽宁镇的致富带头人。一个人富不算富,马雅玲成立永宁县红意农业专业合作社,带领社员一起发展产业。王志强曾经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去年种植2座温棚西红柿,收入5万元。“平时每茬种植用工50人左右,一年种植3茬,村民来干活,8小时工资120元。”马雅玲说,他们不仅打工挣钱,还能学技术。

马雅玲的成功,只是闽宁镇众多脱贫致富移民的一个缩影。25年来,闽宁镇通过东西协作、移民搬迁、防风固沙、黄河扬水、绿色发展等举措,不断优化自然环境、强化产业发展,昔日“干沙滩”变成今日“金沙滩”,先后荣获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乡村治理示范乡镇等荣誉,入选全国特色小镇。

如今,闽宁镇引进各类企业40余家,培育形成了特色养殖、特色种植、文化旅游、光伏发电、商贸物流五大支柱产业,酿酒葡萄、肉牛养殖、设施园艺等农业主导产业实现了集约化和规模化发展。目前,注册各类农产品商标48个,培育贺兰红、览翠等4个宁夏著名商标,中粮长城酒庄、晓鸣禽业、犇旺牧业等6家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种植酿酒葡萄8万亩,建成酒庄13家,年产葡萄酒2.6万吨;种植红树莓2700亩,建成红树莓“旅游+”“生态+”模式田园综合体,成为宁夏最大的红树莓基地;建成福宁、园艺等设施温棚园区7个,各类设施温棚640座,成为周边地区的“菜篮子”。

养殖产业也是闽宁镇一大特色,目前全镇肉牛存栏2.27万头、羊存栏10.13万只、家禽养殖65万羽,全镇养殖产业年产值达5亿元。电视剧《山海情》的热播,带火了闽宁镇的文化旅游产业,打造出“扶贫移民文化旅游资源”“贺兰山自然生态文化”“红酒文旅非遗产业”等多张名片,2021年接待游客约10万人,文化旅游带动移民收入增幅明显。引进闽宁禾美、闽宁故事等多家电商,建设闽宁镇电商扶贫示范街,手工制品、葡萄酒等企业23个产品进入国家消费扶贫目录,打造“闽宁禾美”消费公共品牌,2021年实现消费扶贫产品销售额近6.8亿元。

“闽宁镇的老百姓都说,过去‘锅里少粮、缸里缺水、身上没钱’的苦日子一去不复返,家里越来越富了,环境越来越美了,保障越来越多了。从单方援助到双方互动,从聚焦脱贫到全面协作,从政府主导到各方参与,闽宁对口扶贫协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康庄大道上,被赋予了新的注解。”闽宁禾美电商扶贫车间负责人徐美佳动情地说。

  

文章来源:宁夏日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