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数说永宁 > 统计分析

工业生产运行平稳 后续发展压力犹存 ——---永宁县2016年规模以上工业运行情况分析
时间:2017-02-07 来源:
字号: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一年来,我县工业生产虽保持了平稳增长态势,但受市场需求不振、内生增长动力不足、节能环保等因素影响,企业生产面临的困难依然较多,整体形势不容乐观。
  一、规模以上工业生产情况
  2016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66.42亿元,同比增长9.8%。实现增加值37.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3%(下同)。累计实现销售产值150.41亿元,同比增长11.1%,产销率90.4%,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
  1、从所处位置和季度趋势看:排位靠后,季度间波动较大。2016年,永宁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仍居全市第五位,增速比银川市平均水平低1.0个百分点,低于最高县区兴庆区14.5个百分点,高于最低县区西夏区8.6个百分点。今年以来,我县规上工业增速以一季度的13.6%开局,逐季回落至三季度最低点7.0%,四季度略有回升至全年增长7.3%。
  2、从重点行业发展情况看:各行业发展不平衡。2016年,医药制造业实现增加值10.72亿元,同比增长18.6%;食品制造业实现增加值9.28亿元,同比增长9.6%;造纸及纸品业实现增加值1.0亿元,同比仅增长0.8%;非金属矿物品业实现增加值2.56亿元,同比下降2.5%;金属制品业实现增加值2.9亿元,同比下降11.8%。从五大重点行业总量和增速看,我县规上工业仍然靠医药、食品两大支柱行业支撑。
  3、从产值过亿元企业看:减产企业约占四分之一。2016年全县产值过亿元企业27家,占全部规上工业个数的33.8%,累计实现产值136.67亿元,占全部规上工业产值的82.1%,其中减产企业7家,完成总产值16.04亿元,净减产值5.58亿元,影响全部规上工业产值增长3.7个百分点。
  4、从轻重工业发展看:轻工业增加值总量和增速继续领跑。重工业发展持续减弱。2016年,轻工业实现增加值26.4亿元,同比增长14.5%,增幅高于全县平均水平7.2个百分点,总量占全部规上工业增加值的71.2%,拉动规上工业增长9.2个百分点;重工业实现增加值10.7亿元,同比下降5.0%,影响全部规上工业增长1.9个百分点。从月度变化看,自7月份首峰钢厂停产以来,受同期基数抬高,重工业发展回落明显。
  5、从主要产品产量看:在统的29个产品呈现15增14减。其中产量同比增幅较高的产品分别是:化学药品原药增长19.3%、水泥排水管增长58.8%、中成药增长26.9%、塑料制品增长12.6;产量同比下降幅度较大的分别是:钢材下降64.7%、机制纸及纸板下降14.5%、水泥下降19.5%。
  6、从单位工业增加值降耗看:规上工业节能效果显著。2016年全部规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135.64万吨标准煤(等价值),同比增长2.3%,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4.6%,扭转了今年以来的只增不降态势,为完成全县GDP能耗目标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7、从工业投资情况看:工业投资表现乏力。2016年全县完成工业投资18.07亿元,同比下降52.8%,仅占全社会投资的10.5%。今年以来,工业投资一直处于负增长,并且降幅逐季扩大。
  二、支撑规上工业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
  (一)有利因素
  1、骨干企业产能进一步释放,医药行业逆势增长。今年以来,我县医药行业产能进一步释放,2016年医药制造行业共完成增加值10.72亿元,占全部规上工业增加值的28.9%,拉动规上工业增长4.3个百分点,贡献率达59.2%。
  2、新增入规企业助推工业经济增长。2016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9家,全年完成产值7.46亿元,净增产值5.26亿元,拉动全部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3.5个百分点,成为了支撑规上工业经济平稳发展的有利因素之一。
  3、调结构、去产能、降成本取得了初步的成效。调结构成效初显:轻工业增加值增速远高于重工业19.5个百分点,轻工比重同比提高9.2个百分点,重工比重同比下降8.1个百分点;去产能取得明显成效: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增速同比下降5.9%,而上年同期增长13.8%,比重同比降低2.2个百分点,相关产品铁合金、水泥产量均大幅下降,其中铁合金下降64.7%,水泥下降19.5%。高耗能行业负增长及比重降低显示出工业经济发展过度依赖资源的状况正在持续得到改善,也是过剩产能化解的具体体现。降成本取得一定成效。随着一系列降本增效政策逐步实施,降本增效效果有所显现,截止11月份,规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成本为80.10元,同比减少6.06元。
  (二)不利因素
  1、工业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增强。一是支柱产业内部分化苗头进一步凸显,尤其是作为全县工业经济增长的支柱行业,两极矛盾非常突出,医药行业一枝独秀,同比增长18.6%。与之相反,金属制品行业下降11.8%。二是开工项目不足,工业投资缺乏大项目带动。三是停产增多。受季节和企业经营状况影响,全县工业产能利用率仍处在较低水平,截止年底,80家规上企业停产有14家,停产面为17.5%,其中属于“僵尸”型企业4家(天净、远大、三品、首峰)。
  2、企业融资压力加大。一是两项资金占用增加,预计全年应收账款和存货两项资金合计40.57亿元,同比增长10.7%,占工业主营收入比重高达30.8%,应收账款和存货占用增加,加剧了企业资金紧张。二是承兑汇票增多。由于付款方式影响,企业手持承兑汇票激增。随着资金紧缺矛盾加剧,企业间相互拖欠问题突出,“三角债”趋势日趋严重。三是企业“以贷还贷”压力较大。由于企业现金流动困难,给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带来较大问题,“以贷还贷”问题比较突出,此外,薪酬、融资等其他成本压力未见缓解,
  3、总体增长动力偏弱。尽管全县规上支柱行业产能增大,带动作用增强,但由于受环保、市场等因素影响部分行业去年基数不断抬高,今年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严重影响了全县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致使我县工业增速难以实现应有的增幅。
  三、多措并举,确保完成2017年既定工业目标任务
  总的来说,虽然当前工业生产平稳向好,但由于工业经济运行的内外环境没有发生显著改善,企业生产经营依然困难,稳增长压力依然较大,确保完成2017年工业12%的增速任务还需加倍努力。
  (一)继续做好存量企业“挖潜力”。排解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一是以技改扩建为主要途径,力促存量企业提质增效,增强企业竞争能力;二是着力协调解决好能源、运输、资金及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瓶颈,保障企业正常生产;三是拓展销售市场,促进企业后续发展;四是协调解决好非正常停产企业的早日开工复产,努力把存量企业生产潜力挖足挖够。
  (二)全力推进新增企业“扩增量”。全力推进新增企业,力促其尽快投产达效,培育新的增长点。一是加快推进已达基本生产条件企业正式投产达效,力争在年度内纳入统计;二是加快推进在建企业建设进程,争取早日正式投产,成为后续增量梯队。
  (三)努力加大工业投资“增动力”。经济要快增,投资必先行,今天的工业投资就是明天的工业产能。一是加快基础设施及落地企业建设进程,力促早日建成投产。二是力促签约工业项目早日落地、早日开工建设。三是结合新的功能定位,积极招引符合产业发展政策、符合结构优化调整的工业项目。唯有如此,我县工业才有不竭的潜力和动力,才能支撑我县工业持续平稳发展。
  (四)落实各项优惠政策“保增长”。一是切实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意见,将“三去一降一补”落到实处,以取得实效;二是积极落实降低企业成本,减轻企业负担的实施意见,重点落实好税费优惠政策。三是引导企业参与电力市场化改革,帮助企业通过电力直接交易、差别电价等争取低价用电,降低成本。
  (五)集中精力抓好后续生产,力争实现2017年目标任务。一是工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对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监测力度,多到企业进行调查研究,找原因、找差距,及时掌握企业的动态,每月召集相关部门召开工业运行调度会议,协调各部门千方百计解决企业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二是统计部门要把好统计数据质量关,做好统计报表指标间的匹配性、关联性审核的指导工作,做好月度数据与季度数据之间的衔接性审核工作,切实提高工业统计数据质量,做到应统尽统。三是加强部门之间、部门与企业间的横向沟通和联系,及时发现问题、反馈问题、解决问题,优化入库报统渠道。

来源:永宁县统计局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