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数说永宁 > 统计分析

2024年前三季度永宁县经济运行分析
时间:2024-12-11 来源:永宁县统计局

字体颜色: [红] [黄] [蓝] [绿]    
保护视力色: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恢复默认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今年以来,全县上下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坚持说了算、定了干,在各乡镇、各部门的不懈努力下,三季度全县多项指标区、市排名靠前,经济运行总体呈现一季度开局良好、二季度平稳提升、三季度总体平稳的发展态势。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三季度全县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表

指标名称

永宁县

自治区

银川市

绝对值及排名

增速及排名

绝对值

全区22个县(市、区)

排名

银川市6个县(市、区)

排名

沿黄县(市)排名

增速

%

全区22个县(市、区)

排名

银川市6个县(市、区)

排名

沿黄县(市)排名

绝对

增速

%

绝对值

增速

%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96.66

16

6

6

2.2

16

4

5

3860.43

4.9

1943.71

4.6

第一产业增加值亿元

14.87

9

3

6

2.0

19

6

6

288.57

6.3

69.56

5.0

第二产业增加值亿元

23.45

18

6

6

1.6

19

4

5

1768.48

7.0

920.61

7.0

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

58.34

12

6

4

2.5

10

4

5

1803.20

2.8

953.54

2.4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亿元

-

-

-

-

1.7

19

4

5

-

10.1

-

11.0

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万吨标准煤

-

-

-

-

4.4

17

4

4

-

-4.5

-

-2.7

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

-

-

-

9.9

8

2

3

-

5.4

-

5.3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18.83

15

6

6

5.2

4

2

2

1030.6

3.5

612.09

4.2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亿元

7.61

5

5

3

-18.5

22

6

6

392.3

1.7

155.54

3.1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亿元

28.11

-

-

-

10.4

-

-

-

-

-

-

-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8253

13

6

4

4.7

10

4

4

32253

4.9

35515

4.7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6950

6

3

5

6.6

12

5

4

12167

7.0

17327

6.8

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亿元)

250.77

-

-

-

6.8

-

-

-

-

-

-

-

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亿元)

177.34

-

-

-

-1.8

-

-

-

-

-

-

-

三季度全县分行业增加值占比及拉动情况表

指标名称

绝对值

增速

GDP比重

拉动经济增减

拉动与二季度相比

(亿元)

%

%

+ -

+ -

第一产业增加值

14.87

2

15.4

0.3

0.1

农林牧渔业增加值

14.92

2.1

15.4

0.3

0.0

第二产业增加值

23.45

1.6

24.3

0.4

-0.2

工业增加值

15.31

4.3

15.8

0.7

-0.5

建筑业增加值

8.16

-3.4

8.4

-0.3

0.3

第三产业增加值

58.34

2.5

60.3

1.5

0.5

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

1.33

4.3

1.4

0.1

0.0

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

10.01

5.6

10.4

0.6

0.1

金融业增加值

5.19

2.9

5.4

0.1

-0.1

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

20.74

3.5

21.5

0.8

0.2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

8.84

0.6

9.1

0.1

-0.1

房地产业增加值

5.59

-0.7

5.8

0.0

0.3

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

6.56

-1.9

6.8

-0.1

0.3

经济运行特点

(一)国民经济总体平稳三产助推器作用明显初步核算,三季度,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6.6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2%,位居全区22个市(县、区)并列16位、银川市第4位、沿黄县(市)第5位。从产业结构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4.87亿元,增长2.0%,拉动GDP增长0.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23.45亿元,增长1.6%,拉动GDP增长0.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58.34亿元,增长2.5%,拉动GDP增长1.5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增加值占比为15.424.360.3

(二)农业生产形势良好,农产品供应充足三季度,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4.92亿元,同比增长2.1%,拉动GDP增长0.3个百分点。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1.79亿元,同比增长1.9%。其中,农业产值23.49亿元,同比增长4.2%,林业产值0.46亿元,同比增长175.3%;牧业产值6.8亿元,同比下降3.1%;渔业产值0.31亿元,同比增长2.8%;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15亿元,同比增长5.7%

(三)工业生产平稳增长拉动作用显著三季度,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增速分别低于自治区和银川8.49.3个百分点,位居全区22个市(县、区)第19位、银川市第4位、沿黄县(市)第5位。从区域看,园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占全部规上工业增加值的35.1%;从先行指标看,全区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环比下降0.9%,降幅较上月收窄1.1个百分点;同比下降7.4个百分点,降幅较上月扩大1.8个百分点从门类看,规上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个百分点。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8.3%,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5个百分点,实现较快增长;从产品产量看,主要工业产品中,味精、化学药品、纸制品、石墨及碳素制品等14种产品产量稳步增长,其中,11种实现两位数增长,增长面达51.9%

(四)第三产业持续恢复,七成行业52降”三季度,全县七大行业增加值增速实现“52。其中,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增长5.6%、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增长4.3%、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增长3.5%、金融业增加值增长2.9%、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增长0.6%、房地产业增加值下降0.7%、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下降1.9%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扩大,工业投资发展良好三季度,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9%,增速分别高于自治区和银川4.54.6个百分点,位居全区22个市(县、区)第8位、银川市第2位、沿黄县(市)第2位。从构成看,全县县属投资同比下降0.4%占全部投资的88.7%。区厅反馈投资同比增长4.8倍,占全部投资的11.3%;从县属投资产业结构看,一产投资同比增长40.8%、二产投资同比增长36.1%、三产投资同比下降10.6%;从县属投资主要完成指标看,工业投资同比增长36.1%、民间投资同比下降6.7%;从县属投资构成看,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同比下降8.2%、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长2.3;从产业结构看,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8.9%,占全部投资的48.1%此外,商品房销售额15.32亿元,同比下降51%

(六)零售市场保持增长居民消费有所回升三季度,全县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83亿元,同比增长5.2%,增速分别高于自治区和银川1.71个百分点,位居全区22个市(县、区)第4位、银川市第2位、沿黄县(市)第2位。

(七)财政运行总体平稳,金融市场运行良好。据县财政部门统计,三季度,全县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61亿元,下降18.5%增速位居全区22个市(县、区)第22位、银川市第6位、沿黄县(市)第6位;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8.11亿元,增长10.4%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永宁监管支局统计,三季度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50.77亿元,同比增长6.8%。其中,住户存款211.46亿元,增长10.0%;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77.34亿元,同比下降1.8%。其中,短期贷款增长5.6%,中长期贷款增长7.0%

(八)居民收入继续增长,农村增长快于城镇。据国家统计局永宁调查队统计,三季度全县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53元,同比增长4.7%,位居全区22个市(县、区)并列第10位;银川市第4位;沿黄县(市)第4位。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950元,同比增长6.6%,位居全区22个市(县、区)并列第12位;银川市第5位;沿黄县(市)第5位。

、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一)产业结构性影响仍旧突出目前,由于整体经济体量较小等因素,我县经济依赖个别行业增长较为突出今年以来,我县经济运行整体相对稳定,经济带动主要以第二产业的工业、第三产业的其他服务业(营利性服务业、非营利性服务业)增长为主在主要行业增长势头减弱,其他行业增长较为平稳的情况下,经济发展相对放缓。农业方面,前三季度农林牧渔及其辅助性产业总产值中,农及其辅助性产业产值占比分别为74:0.15:21.4:0.96:3.6,仅农、牧业产值占比高达95.4%,综合前三季度小麦、水稻、玉米等农作物价格下降、蔬菜产值拉动有限、葡萄产业种植面积和产量双下降、肉羊、禽类出栏下降等因素,导致农业产值整体增速放缓。工业方面,三季度,全县工业增加值占GDP15.8%,拉动GDP增长0.7个百分点,拉动力较一季度减弱0.5个百分点。一是受市场需求减弱、重点企业停减产等因素影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持续回落,1-9月,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较1-3月、1-4月、1-5月、1-6月、1-7月、1-8月分别收窄12.210.47.55.23.10.9个百分点。重点企业拉动减弱,拉动力较1-8月回落1.5个百分点,同时龙头企业伊品9月当月增加值下降19.8%下拉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1.7百分点部分行业增幅回落较大。受基建工程减少、房地产行业不景气影响。金属制品业增加值同比下降3.4%,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2.5%,通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2.5%。主要产品产量减少明显,钢结构产量同比下降11.5%,商品混凝土产量同比下降28.5%,铝材产量同比下降13.5%,水泥产量同比下降21.5%企业减产面有所扩大。规上工业累计产值减少或连续停产企业共42家,减停产率高达60.9%,累计减产额为5.8亿元,下拉全部规上工业产值7.6个百分点。新动能发展不及预期。全县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下降3.1%,下拉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0.2个百分点。其他服务业方面,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占GDP21.5%,拉动GDP增长0.8个百分点,拉动力较季度增长0.2个百分点。其中,非营利性服务业工资总额增速较上半年增长3.5个百分点。监测单位从业人员工资总额下降,同时从业人员数有所减少,影响我县整体从业人员工资总额增速。

(二)投资增长空间有限一是项目谋划支撑不足。2024年全县全年计划实施基本建设项目118个,总投资197.6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66.31亿元。按照项目年度计划的65%转化率计算,全县预期完成投资43.10亿元,投资缺口较大。二是民间投资呈下降态势。1-9月,全县民间投资同比下降6.7%,较1-8月增长1.1个百分点,下拉全县投资增速5.9个百分点。三是工业转型升级效果不明显1-9月,第二产业投资增幅虽呈上涨趋势,主要依赖于设备类投资拉动。其中,技改类投资同比下降2.1%,发展较为缓慢。四是建安投资持续下降。占全县投资比重76.9%的建安投资增长2.2%,增速较为缓慢。其中,房地产建安投资下降18.9%,下拉建安投资13.6个百分点。五是房地产市场持续下行。1-9月,全县在库39个续建房地产项目已达竣工去库存阶段。同时,商品房施工面积352.7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0.1%,投资结构性矛盾突出。

四、下一步工作建议

四季度检验“百日攻坚战”成果的重要阶段,也是决定全年经济形势的收官阶段建议全县上下要对齐全年目标任务,抢时间、补缺口、赶进度,各相关部门要群策群力、细化责任、倒排工期,尽快扭转短板和薄弱指标下滑趋势,巩固和增强经济持续好态势,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在稳运行方面持续加码一是确保农业稳产增收。强化秋粮收获指导,确保秋粮颗粒归仓。扎实有序开展秋种秋管工作,合理引导种植户转变种植理念,避免因价格波动“押宝”式种植。指导养殖场(户)适时出栏和科学补栏增量,严格落实推进肉牛转型升级促农增收十二条措施,稳定畜牧养殖产能。助力重点项目投产达效发挥领导包抓服务优势,对项目建设、投产中的难点堵点问题进行面对面“把脉问诊”,力促中祁节水灌溉及管材、耀发科技新型装备制造、鑫金辉包装箱数字化智能工厂、尚禹科技节水灌溉设备生产、星汉智能服务器等规模较大的工业类项目的投产达效。紧盯重点企业挖存量。紧盯塞迈科、大亚木业等企业技改项目实施进度,提高产能利用率同时做好规上企业服务,重点关注停减产企业,帮助企业寻求市场订单,做到稳生产、增销售,确保产能完全释放抓住政策显效黄金期。要用好一揽子增量政策,结合设备更新、项目申报等惠企政策的落实,把各项扶持政策做优做实,进一步提振我县企业发展信心,提高企业家增资扩产、投资创业的预期。  

    (二)在项目推进方面持续跟踪一是强化项目要素保障。各行业主管部门、乡镇(街道)、园区认真梳理全县在建投资项目,对未入库项目要跟踪调度,解决项目推进难题,确保手续齐全、如期开工,为统计入库做好保障。二是强化建安投资增长。对增量项目,各行业主管部门全面摸排新建基础设施、房地产开发项目,持续扩大有效投资,加快建筑安装类投资建设和支付进度,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有效扭转建安投资、建筑业总产值持续下行趋势。三是强化项目对接。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与对口区厅部门、三大运营商的对接,确保区厅项目投资按实际情况分劈到位。四是着力稳定房地产市场信心。加大房地产新政策宣传和落实力度,带动房地产开发投资及上下游相关产业发展,力促房地产投资、商品房销售面积降幅收窄。

   (三)在促进消费方面持续挖潜。一是激活促消费新模式。持续引导和落实好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紧抓“双十一”等消费旺季时间节点,增加促消费活动,创新搭建新消费场景,释放消费潜力。发挥商业综合体集聚效应。引导新引进的首店、品牌连锁企业以法人形式注册,符合统计入库基本条件,留住经济指标增量;鼓励实施经营模式转型优化,采取品牌自营、商户联营、统一核算等方式,逐步扩大自营联营规模,有序推动商贸企业由散变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提升消费增量带动作用。深入挖掘成长型商贸企业,紧盯入库时间节点,鼓励经营状态稳、发展潜力好、成长性强的商贸企业特别是网上零售等新兴业态、限上商贸空白领域的企业及时入库入统,为全消费市场运行储势蓄能。积极厘清我县消费定位。认清靠近市区带来“虹吸效应”这个基本情况短期不变的事实基础,立足我县交通情况、消费水平、人口结构、产业分布,进一步找准我县具体消费定位和目标群体,鼓励推动并吸引更多医疗、养老、健康、农产品加工等相关企业入驻永宁,持续培育打造县域消费新增长点。

来源:永宁县统计局马文婧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