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颜色:
[红]
[黄]
[蓝]
[绿]
保护视力色: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恢复默认
政策提振效应显现 消费市场稳中向好
2024年是“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一年,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各部门扎实推动扩内需促消费政策落实落细,抢抓消费“以旧换新”政策机遇、积极开展“不动产契税消费券”等一系列消费活动,消费市场潜能加速释放,全县消费品市场继续保持平稳增长,为“收官”之年奠定良好基础。
一、消费市场运行特点
(一)社零总额平稳增长。2024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38亿元,创“十四五”期间新高,同比增长5.6%,增幅高于上年同期9.4个百分点,虽低于全市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但增速均位于全区及银川市第2位。为“十四五”收官年奠定基础,主要表现在:
1.从全年看,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分别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3亿元、6.31亿元、6.92亿元、8.5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1.1%、4.0%、2.0%、6.5%,当季总量呈逐季增加,逐季增速呈高开、中低、稳收态势,全年以高于预期0.6个百分点增速收官。
2.从消费恢复程度看,2024年,我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恢复到2019年水平(31.71亿元)的87.5%,恢复程度虽远低于银川市(103.1%)15.6个百分点,但较2023年提高5.8个百分点。
3.从近年总量看,2020-2023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为26.22亿元、26.95亿元、26.95亿元、25.92亿元,2024年总量达到27.38亿元,创“十四五”期间新高。
4.从近年增速看,2020-2023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为分为-17.3%、2.8%、0.0%、-3.8%,年均增速为-4.9%,2024年增速达5.6%,较前四年平均增速提高10.5个百分点。
(二)限上市场“量增质提行优”。2024年,全县在库单位实现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总额7.73亿元,同比增长15.0%。从“量”看,2024年限上单位78家,比2023年增加14家,其中零售业单位比2023年增加5家;从“质”看,2024年限上零售额增速较2023年提高35.3个百分点;从行业看,长期以来我县消费主要以满足日常生活保障类商品为主,改善类商品缺乏,今年新增家用电器零售,添补我县空白。
(三)吃穿用类商品涨势喜人。作为评做限额以下消费品零售额重要基础指标之一的限上吃穿用类商品合计实现零售额6.36亿元,同比增长10.9%,较上年同期提高1.4个百分点,拉动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9.3个百分点。具体看,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和化妆品类分别同比增长10.3%、10.8%、62.2%和9.4%。
(四)新入库零售企业拉动作用明显。贸易企业成长周期短,业态更新迭代快,新增企业对于消费市场拉动有力。2024年入统5家限上零售企业完成消费品零售额0.76亿元,总量占全社会零总额的2.7%,增速同比增长119.7%,上拉全县社零总额增长1.6个百分点。
(五)石油制品行业零售额增长迅猛。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占全县限上单位零售额比重为13.5%,在全县消费品零售额中作用明显。2024年限上石油制品行业完成销售额25.57亿元,同比仅增长0.7%,其中完成零售额1.04亿元,同比增长44.5%,拉动全社会零售总额增长1.4个百分点,贡献率达24.1%。
二、消费市场存在问题
(一)批发业持续低迷,影响GDP增速。2024年限上批发业完成批发额81.03亿元,同比下降38.9%,虽然降幅呈逐季收窄,但对GDP增长仍呈下拉趋势。据GDP核算反馈显示,2024年批发和零售业总量占GDP总量的17.1%,下拉GDP增长0.2个百分点,其中批发业下拉1.2个百分点。
(二)重点企业支撑作用减弱。受市场对钢材需求量的减少以及龙头企业业务量的持续下滑,销售额过亿元重点企业发展受阻。2024年限上单位完成销售额88.75亿元,同比下降37.2%,其中19家销售额过亿元企业完成销售额71.71亿元,占限上销售额的80.8%,同比下降33.7%,下降幅度超20%的企业8家,下拉限上销售额增长25.8个百分点。
(三)行业发展不均衡,批零仍占主导。2024年批零行业完成零售额24.27亿元,同比增长6.0%,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8.7%,上拉全部社零总额增长5.3个百分点;住宿餐饮业完成零售额3.11亿元,仅占全部零售额的11.3%,仅上拉0.3个百分点,对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贡献率仅为6.0%。住宿餐饮业对限上社零总额贡献较低,批发零售行业仍占主导地位。
(四)小微企业增长乏力,6成企业运营不佳。受市场竞争加剧、运营成本攀升等问题影响,小微企业整体规模偏小,抗风险能力较弱。目前全县在库限上批零小微企业66户,全年完成销售额50.7亿元,同比下降30.9%,下拉限上单位销售额增长17.3个百分点。呈负增长企业40户,下降幅度在20%以上企业30户。
三、对策及建议
(一)提振消费信心。稳定和扩大就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推动居民群众增收减负,持续提升消费能力。贯彻落实国家、区市扩大消费政策,总结分析2024年系列促销活动的撬动效应,接续谋划组织多形式促销活动,持续扩大居民消费意愿。
(二)优化消费结构。一是我县消费主要以满足日常生活保障类商品为主,改善类商品如金银珠宝、通讯器材、体育娱乐用品、家居类及装潢材料类等行业缺乏限上单位。二是住餐行业是我县短板,占比低贡献率小,要在优化消费结构上继续多谋划,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确保消费市场均衡发展。
(三)加大培训力度。积极发挥部门协调作用,加大企业培训力度,挖掘新的增长点,抓实抓细贸易专业年底、月度入退库工作,对潜在的符合入库条件的企业进行精准帮扶,确保达限一批,入库一批。积极指导达限企业完善财务凭证,健全内部管理,及时搜集整理入库资料,做到应统尽统,做优增量。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