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数说永宁 > 统计分析

2025年一季度永宁县经济开局良好,顺利实现“开门红”
时间:2025-04-29 来源:永宁县统计局

字体颜色: [红] [黄] [蓝] [绿]    
保护视力色: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恢复默认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今年以来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各乡镇、部门始终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大力实施九大行动,一季度,全县经济起步平稳、开局良好,顺利实现开门红、开门稳、开门好。具体情况如下:

一、一季度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经济韧性不断增强,产业发展协同并进

1.经济规模稳步扩大,二产发力显著增强。初步核算,一季度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8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64亿元,增长0.3%,拉动全县经济增长0.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7.07亿元,增长2.5%,拉动全县经济增长0.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20.17亿元,增长4.9%,拉动全县经济增长3.4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为5.724.569.8

2.农业生产形势良好,稳产保供能力提升一季度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69亿元,同比增长2.0%。其中,农业产值增长8.6%据县农业农村部门统计,全县春小麦播种面积达到5.95万亩,全面完成5.4万亩的目标任务,粮食保供有力。

3.工业生产动能强化,压舱石作用凸显。一季度,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8%从市场预期看,3月份全区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5.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IPI)同比下降3.6%;从先行指标看,1-3月,全县规上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9.5%;从门类看,规上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7%,实现较快增长;从产品产量看,14种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稳步增长,其中10种实现两位数增长,增长面达50%

4.服务业运行良好,分行业拉动增强。一季度,全县第三产业(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9%。分行业看,七大行业增加值增速实现“61,其中,金融业增加值增长30.2%、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增长14.3%、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增长5.7%、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增长3.1%、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增长1.7%、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3%、房地产业增加值下降3.7%

积极因素不断积累,内生动力持续增强

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重大项目拉动显著一季度,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3.4%从主要完成指标看,工业投资同比增长98.8%,拉动全部投资增长15.9个百分点。从投资构成看,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同比增长10.6%。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长26.6%;商品房施工面积7.1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9.3%。从重点项目看,基础设施、能源类项目占全部投资的20.6%,合计拉动全部投资增长23.3个百分点贡献显著。

2.市场消费低速增长,民生保障类有所改善一季度,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0.1%分区域看,全县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同比下降1.8%农村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7.1%;分行业看,批发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2.1%。零售业消费品零售额下降0.6%。住宿业消费品零售额下降10%。餐饮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0.6%从类值看,限上吃穿用类商品合计实现零售额同比增长1.3%。其中,限额以上粮油、食品、烟酒类日用品类和家用电器类零售额分别同比增长0.4%90.2%41%52.1%

财政金融协同增效,居民福祉持续增进

1.财政收支稳中提质,预算执行刚性增效据县财政部门统计一季度,全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92亿元同比增长7.4%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47亿元同比增长11.6%

2.金融要素有序流转,信贷发展结构优化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永宁监管支局统计,一季度,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74.43亿元,同比增长7.7%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82.86亿元,同比增长3.8%

3.居民收入平稳增长,民生保障投入有效据国家统计局永宁调查队统计,一季度,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107元,同比增长4.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21元,同比增长6.7%

二、存在的问题

在各乡镇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全县经济总体呈现起步平稳、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特别是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等指标区市排名靠前。但其他一些主要经济指标与目标期望仍有一定差距。

(一)畜牧业发展制约因素较多。当前我县一产主要靠农业、畜牧业支撑。一季度,农业表现较为突出,但畜牧业发展不及预期产值同比下降4.2%其中猪、家禽、牛、羊、牛奶产值分别下降54.71%29.54%3.88%5.63%15.76%主要受行业整体规模化水平偏低致精深加工不足、信息共享不充分致供需周期性失衡、农资价格上涨致养殖效益不断收缩,缺乏技术型人才致成本控制和抵抗风险能力较弱等因素影响,养殖户预期减弱,补栏意愿不强,出栏有所下降

(二)工业稳增长基础还需夯实。一是供需结构性失衡。国内钢铁、建材、工程机械等行业多年发展需求增速放缓,且房地产发展不景气的影响,全县传统的钢铁及其上下游的废钢、焦炭、钢材深加工、水泥、工程机械等行业面临增量市场收窄的压力,存在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产品缺位的问题,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痛点显著。二是企业经营效益不佳。一季度,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品产销率90.3%,比上年下降8.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存货增长24.3%,其中产成品存货增长47.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4%。企业亏损面达到57.0%。停、减产企业累计减产额1.8亿元,停减产面47.5%存量效能释放不足,企业经营困难重重。

(三)建筑业下行压力持续加大。本地总专业建筑行业总体存在规模不大、竞争力减弱、项目不多、承揽工程量减少的问题,同时受核算制度改革,建筑业增加值核算方法有所变动。在建筑安装投资占全区比重较低的情况下,核算方法的变化会进一步削弱我县建筑业仅存优势。一季度,全县建筑业增加值下降15.6%拉动全县经济下降0.4个百分点下降态势仍在延续。

(四)市场消费发展受限。在消费结构单一、需求更迭换代、同期基数较高等因素多重叠加影响下,全县社零总额增长缓慢,后期稳增压力加大。一是限上单位拉动有限。一季度,全县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单位实现零售额呈正增长的有14家,占全部限上批零单位的20.6%,其中呈两位数增长的有11家。二是重点行业缺失。我县消费主要以满足吃穿用等日常生活保障类商品为主,品种单一,缺乏新能源汽车、金银珠宝、家具及装潢类等大宗消费零售。同时,住宿和餐饮业经营表现不佳,消费结构亟需优化。三是重点行业支撑不足。

三、下一步意见建议

下阶段,全县上下要深刻认识当前经济形势,聚力开展稳增长促发展攻坚年行动,精耕细作、狠抓落实,紧盯预期任务,补短板、强弱项、促提升,锚定经济支撑点,靶向发力,推动实现上半年任务过半的目标。

1.树牢抓政策就是抓发展理念。全县各行业主管部门要不断学习政策、用好政策、用活政策,抓好中央、自治区级银川市关于“稳增长促发展攻坚年”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强化跨部门协同机制,打好稳企政策组合拳,以高质量发展视角谋跑争促夯实经济发展基础。

2.树牢“稳产保供”理念。农业在巩固叶菜类、茄果类等大宗蔬菜优势的基础上,重点拓展鲜花、精品瓜果(如甜瓜、樱桃、草莓)等高附加值经济作物布局,提升农业综合效益;畜牧业在持续加快大家畜特别是牛羊的出栏量的同时稳定禽蛋奶产量,推动全产业链发展畅通冷链物流,促进产销精准对接。此外要及时掌握市场供求信息和价格动态,避免盲目跟风,降低市场风险。

3.树牢工业强县理念。工业提升全周期监测预警水平的基础上,对外要强化重点企业生产要素保障,持续抓好新增企业的生产运行,推动稳生产、扩市场、增销售对内要提速技改项目扩产升级,双向赋能推动企业扩规转型。此外要培育工业新的增长点,确保形成有效增量。

4.树牢“项目为王”理念。投资在强化重点项目建设督查要素保障的基础上,加大高新技术制造业投资加速项目转规,力促产能尽快释放;密切关注房地产市场,推动商品房向绿色、智能、适老化方向转型,完善社区教育、医疗、交通等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盘活各渠道社会闲置房源,改善投资结构。此外继续抢抓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机遇,把加强项目储备贯穿于全年工作始终,强化一线服务,确保计划任务如期完成。

5.树牢“消费驱动”理念。商贸在聚焦激发市场活力的基础上,关注重点企业和新达限企业经营和销售规范情况推动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培育文旅、康养等新业态,打造特色消费场景。此外要紧抓五一消费契机,落实好国补、以旧换新等政策,围绕家电、数码、油气、餐饮等重点领域开展促销优化消费环境释放居民消费潜力,全面提振消费市场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