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颜色:
[红]
[黄]
[蓝]
[绿]
保护视力色: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恢复默认
2025年以来,全县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稳增长促发展攻坚年”决策部署,着力打好“六个攻坚战”,1-3月,全县工业经济运行延续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产业发展动能不断增强,充分发挥了经济“压舱石”的作用。
一、工业生产基本情况
1-3月,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8%,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4.1个百分点,较1-2月回落1.8个百分点,高于全区0.2个百分点,高于全市0.8个百分点。
(一)制造业拉动有力。分门类看,全县规上制造业占全部规上工业的比重高达91.5%,增加值同比增长10.7%,拉动全部规上工业增长9.7个百分点;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拉动全部规上工业增长0.1个百分点。
(二)重工业贡献突出。一季度,全县规上轻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4.1%,拉动全部规上工业下降3.0个百分点;规上重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1.1%,拉动全部规上工业增长12.8个百分点,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31.1%,占比较上年同期提高6.3个百分点,全县重工业发展加快,占比明显提升。
(三)多数行业实现增长。全县20个行业大类中15个实现正增长,行业增长面达75%。增长较好的主要是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00%,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增长100%,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28.2%,医药制造业增长13.9%,四大行业共拉动全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9个百分点,对整体工业经济拉动显著。
(四)主要产品增势较好。涉及我县产品产量目录有28个,一季度产品产量上涨的有14个,其中涨幅较大的有硅酸盐水泥熟料、水泥、铝材、葡萄酒,分别同比上涨4.5倍、1.7倍、29%、19%,主导产品味精同比增长5.5%,化学药品原药同比增长4.8%,纸制品同比下降32.0%。
(五)企业信心有所增强。据18家规上企业景气问卷调查显示,一季度,全县规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生产能力利用率为75.8%,其中,61%的企业产能利用率高于全县平均水平。仅有5.6%的企业认为本季度行业总体运行状况不佳,对下季度运行预测持不乐观态度的企业仅占11.1%。
二、产业聚集成效显著
(一)新兴产业引领工业高质量发展。1-3月,涉及我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共6个行业,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18.4%,实现增加值增长23.6%,拉动全部规上工业增长4.1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增长13.9%,拉动全部规上工业增长0.9个百分点,新兴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二)新增企业形成经济增长新引擎。2024年年报,全县新入库规上工业企业,创近年来新增企业数新高。1-3月,新入库企业实现增加值增长3.2倍,拉动全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6个百分点。
(三)产业聚集式发展塑造新优势。全县在库规上工业企业80家,其中70家为园区内企业。1-3月,园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2.4%,占全部规上工业增加值的41.0%,对规上工业经济贡献率达121%,拉动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9个百分点,充分发挥了产业优势和辐射作用,带动本区域工业高质量发展。
三、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工业增速逐步收窄。1-3月,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8%,增速较1-2月回落1.8个百分点。从当月指标来看,3月当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较2月当月回落20.2个百分点。
(二)主要行业拉动不足。一方面制造业企业订单下降明显,由于房地产景气下行,金属制品行业回落明显,钢结构产量同比下降15.9%,金属制品业增加值同比下降6.1%,下拉全部规上工业增加值0.3个百分点。受饲料行业整体低迷影响,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46.7%,下拉全部规上工业增加值1.9个百分点。另一方面重点行业支撑作用不明显。一季度,全县食品制造、医药制造、非金属矿物制品、纸制品等四大主要行业增加值占全部规上工业增加值69.6%,占比较上年同期回落5.9个百分点,较上年全年回落2.8个百分点,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3个百分点,拉动力较上年同期回落13.7个百分点。
(三)重点企业支撑乏力。一季度,重点企业产值同比下降0.6%,实现增加值同比下降0.8%,占全部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68.6%,占比较上年同期回落7.9个百分点,制约全县规上工业快速发展。
(四)存量企业贡献微弱。一是停减产企业影响较大。一季度,规上工业企业停、减产38家,停减产企业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47.5%,占比快过半,形势严峻,产值同比下降9.2%,下拉全部规上工业产值6.8个百分点;二是年初出口增速较上年明显回落,1-3月规上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同比下降3.8%,增速较上年12月回落32.4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回落68.9个百分点,对制造业生产有一定影响。
(五)新增企业拉动有限。2024年年报新入库企业,虽数量较多,但多为门窗加工、塑料管制造等附加值较低的行业,且均为规下升规上企业,对全县工业经济的贡献率微弱。
(六)产销衔接亟需改善。部分企业面临较大的市场竞争压力,产销衔接不佳,库存压力增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为90.3%,较上年同期下降8.1个百分点。企业应收账款增长4.4%,产成品存货增长47.8%。总资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分别比上年同期增加42.5天、2.9天,企业资金周转放缓。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4%,产销衔接水平有所下降,企业两项资金占用问题加重,现金流压力较大。
四、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一要加强行业监测分析。县主管行业部门需着重关注全县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造纸和纸制品业、金属制品业等持续下跌的重点行业,及时掌握行业供需变化和产品价格波动,综合做好行业监测,结合产业链针对性开展供需对接等有效措施,助力企业拓市场、提产能、增销售。
二要政策红利精准落实。各主管行业部门要认真落实好《永宁县工业稳增长发展若干措施》等各项助企纾困政策,以企业需求为导向,通过分类扶持、流程优化、产业链赋能等组合拳,充分缓解企业现有发展瓶颈和生产压力,推动新入库企业从“达标入规”向“提质增效”转变。
三要积极挖掘新增长点。各主管行业部门要进一步推动工业项目的落地落实,保障重点项目的建设进度,尽快竣工投产,实现入库纳统,有效发挥其对全年工业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来源:永宁县统计局 贾冰露)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