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数说永宁 > 统计分析

永宁县2025年上半年季度农村经济形势分析
时间:2025-08-07 来源:永宁县统计局

字体颜色: [红] [黄] [蓝] [绿]    
保护视力色: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恢复默认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今年以来,永宁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讲话精神,以加快建设乡村全面振兴示范县为核心,聚焦农作物单产提升等重点工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有序组织农业生产,农业生产总体情况稳中有进、稳中向好。

一、总体情况

上半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12亿元,同比增长5.1%,其中,农业产值同比增长9.8%,拉动农林牧渔业产值增长2.2个百分点;林业产值是去年同期的7.9倍;牧业产值同比下降1.9%,下拉农林牧渔业产值1.5个百分点;渔业产值同比增长2.1%;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5.08亿元,同比增长5.0%,其中:一产实现增加值4.68亿元,同比增长4.7%。

二、生产情况

(一)粮食安全底盘坚实,种植结构持续优化。根据农业农村部门数据显示,全县完成粮食播种面积38.57万亩,较去年同期增加0.12万亩,同比增长0.3%,其中:小麦面积5.79万亩,同比增长6.2%;水稻1.06万亩,同比增长47%;籽粒玉米30.19万亩,同比下降2.2%,大豆玉米复合种植1.24万亩。

(二)蔬菜瓜果面积产量双增稳进,产业发展基础持续巩固。上半年,全县完成蔬菜播种面积13.75万亩,同比增长2.1%,产量16.92万吨,同比增长12.5%。其中,芹菜、西红柿、茄子产量同比增长110.4%、11%、1431%,为蔬菜整体产量提升较大贡献。设施农业播种面积1.86万亩,同比增长13.3%,设施农业产量6.1万吨,同比增长10.9%。瓜果类播种面积1.25万亩,同比增长24.7%

(三)园林水果减面增产,集约生产效益凸显。上半年,全县园林水果播种面积13.8万亩,同比下降18.39%,产量0.67万吨,同比增长6.53%,其中,设施农业播种面积0.6万亩,同比增长6.7%,产量0.65万吨,同比增长6.45%。在园林水果总面积同比下降18.39%的趋势下,全县产量仍实现6.53%的增长(总产量0.67万吨),主要驱动因素为望远镇、杨和镇、胜利乡和望洪镇等乡镇的设施葡萄面积显著扩张,如望洪镇前渠村通过改造老旧温棚368栋(占地1150亩),引进早霞玫瑰、黄金蜜等优质葡萄品种,扩大了种植规模,直接提升了区域产量,通过科技应用实现葡萄错峰上市,缩短生产周期并提高单位面积产量,鲜食葡萄产量占总产量的93.3%,同时盆栽花卉等配套产业订单增长,有效实现农民增收。

(四)水产品产量小幅增长,现代渔业发展势头良好。全县大力支持发展水产品,促使水产品增长趋势越来越明朗。2025年上半年,全县水产品产量为1310吨,同比增长2.4%;鲤鱼产量449吨,较上年同期增长28吨,同比增长6.7%,草鱼321吨,同比增长2.6%;鲫鱼246吨,同比增长2.1%;鲢鱼160吨,同比增长3.2%;鳙鱼122吨,同比增长了2.5%,整体产量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五)奶蛋稳增对冲跌势,牧业筑底蓄力回暖。据调查队畜禽监测数据显示,二季度畜牧较一季度略有增长,但受一季度影响,上半年牧业产值微降1.9%其中、牛奶、禽蛋产量分别增长8.9%、8.6%、269.4%,猪、羊、家禽下降49.6%、1.1%58.3%在奶蛋稳增长“压舱石”作用下,全年呈现“前低后高、稳中有进”发展格局。

      三、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畜牧业价值链短薄,规模经济尚未形成。主要表现在:一是养殖环节碎片化,成本居高不下。因分散采购,玉米、豆粕等原料价格比规模化产区高,且大部分圈舍为砖木结构,自动化喂料、清粪设备普及率小;二是加工链条短,附加值流失严重。县域畜牧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较小,且大多不具备分割能力,精深加工转化率低,多数农户以出售初级产品为主,畜产品的附加值较低,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弱。

(二)农产品价格信息传导机制不畅,农户面临决策时效性困境。信息时效性本质是农业产业主导权的争夺,而往往在农产品流转过程中,需要经历“农户-产地经纪人-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多层流转,价格信息需逆向传递至农户时,时效性大幅衰减,中间商则隐瞒终端涨价信息,利用信息时效性赚取超额利润,而且部门实时价格平台尚未覆盖大宗农产品,乡村网络覆盖率不足,中老年农户难以使用数字工具,这就更深层次反映出农户在面对价格困境时,缺乏市场分析能力,易受经销商“价格话语权”的压制,菜贱伤农,严重打击农户的种植积极性,导致县区内产业急剧减少。

(三)极端天气频发叠加防灾措施滞后,导致农业生产系统性减产风险加剧。今年以来,全国各地出现极端天气,年初低温冻害,年中高温预警。目前银川地区平均气温达23-27℃,较常年偏高1.0-1.5℃,35℃以上阶段性高温可导致玉米秃尖率上升,油料等经济作物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灼伤,同时南部山区降水偏多20%,山洪沟暴雨发生概率增加,这种极端天气几容易导致农业生产受阻,产量下降。

   四、对策和建议

(一)实施品牌引领战略,驱动产业提质增效。永宁县依托“西倚贺兰山,东临黄河水”的独特地理优势,以“宁夏国家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开放发展综合实验区”落地闽宁镇为契机,打造“贺兰山下·最美永宁”区域公共品牌,整合葡萄酒、冷凉蔬菜等特色产品,统一标识、标准与营销,提升整体辨识度,且建设现代化冷链与智能仓储,如望远镇通桥村冷库项目,延长货架期,向外发展订单农业,如李俊镇“塞上香芹”供港模式,通过绑定市场端需求反向优化生产布局,向内推行“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如望远镇板桥番茄合作社,实现种子、技术、销售“三统一”,保障品质稳定性。

(二)及时发布行情动态,助力农户发家致富。相关部门及各乡镇应该设立农业大数据中心,想农户所想,急农户所急,设定时间点进行更新,为农户发布农副产品的价格走势和市场的发展需求,重大波动30分钟内直达农户手机,帮助农户特别是种养大户把握市场动态,扣准市场行情脉搏,规划生产出售比重,培育农户种养积极性,重塑种养户发家致富的信心。

(三)延伸产业链条,提升附加值。依托肉牛滩羊产业项目加大对畜牧产品精深加工项目的扶持力度,吸引企业投资建设加工生产线,利用“宝丝路”、“塞外风”“旺城乡”等开发如牛羊肉、乳制品精深加工、牛羊肉预制菜等多样化产品,鼓励企业通过线上、线下等多方面销售。

(来源:永宁县统计局何明霞)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