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颜色:
[红]
[黄]
[蓝]
[绿]
保护视力色: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恢复默认
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扎实做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落实好人员培训、集成示范、指导服务等项目任务,充分发挥项目强队伍、推技术、带小农的基础支撑作用,稳定基层农技推广队伍,持续提升农技推广服务能力水平,满足小农户与新型经营主体技术需求,全力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按照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2024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结合我县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项目目标
围绕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组织引导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履行好技术集成、示范推广、指导服务、人员培训等职能任务,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条件建设,强化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和半公益、经营性组织协同,集成组装综合技术方案,全面提高示范展示水平。通过项目实施,农技推广体系服务能力有较大提升,支撑服务三农中心工作作用不断增强,在粮油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六特”产业发展、农业防灾减灾等方面成效突出。支持建设2个集示范展示、指导培训、科普教育等多功能一体化的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推广一批优质安全、节本增效、生态环保的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和绿色模式,全县农业主推技术到位率超过95%;对全县1/3以上在编基层农技人员开展先进成果普及和培训,培育一批业务精通、服务优良的农技推广骨干人才。
二、重点任务
(一)科技支撑粮油等主要农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
依托自治区财政厅、农业农村厅下达的2024年中央和自治区农业农村相关预算资金在我县开展科技支撑玉米等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针对制约永宁县大面积单产提升的制约因素,形成适合的综合技术方案。依托农业科技示范户、示范展示基地等,在永宁县重点乡镇开展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综合技术方案的示范展示,开展现场观摩、经验交流、技能培训等活动,邀请种植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小农户等参与培训和参观学习,大幅提高技术入户率和到位率,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二)深入开展农技推广服务。根据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关于推介发布2024年全区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和绿色技术模式的通知》(宁农(科)发[2024]1号),重点围绕稳粮保供、地力提升、土壤改良、绿色生态等需求,推介发布永宁县2024年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和绿色模式。组建产业技术指导专家组,农技推广指导单位遴选确定在编在岗、专业技术水平较高、责任心强的农业技术人员参与科技示范主体技术指导服务;每名技术指导员负责3个科技示范主体的技术指导,每名技术指导员与科技示范主体之间签订技术指导服务协议,以协议形式明确各方的责、权、利,构建“专家+农技人员+示范基地+示范主体”的链式推广服务模式,落实示范任务,开展技术指导、观摩培训活动,加快先进技术进村入户到田。2024年培育科技示范主体200人。
(三)提升科技示范展示条件能力。聚焦县域农业优势特色产业,遴选建设2个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统一树立“2024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标识牌。对遴选确定的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进行规范管理,明确年度技术示范和服务任务,健全管理评价制度,提升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的设施条件和信息化水平,确保本区域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在基地内实现全覆盖试验示范,更好发挥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的引领带动作用。示范展示基地有明确的项目建设实施方案,项目管理部门与基地实施主体签订项目建设协议书,明确年度任务和考核指标,建立技术示范展示档案,并进行考核验收,以示范基地为平台,示范推广重大引领性技术和农业主推技术,开展农技人员现场实训,组织示范主体观摩学习,为周边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服务。
(四)提升基层农技推广队伍素质能力。选派25名农业技术骨干,参与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统一组织连续不少于 5 天的跨省农技推广骨干人才脱产业务培训。同时,遴选优质培训机构,开展县级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80人,培训不少于5 天,其中实训课程不少于 2 天。
(五)支持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发展。支持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组织创新代耕代种、代管代收、全程托管、“互联网+农机作业”等服务模式,为农户提供生产管护、存储加工等全程科技服务。加强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按照《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关于完善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 支持农业科技社会化综合服务站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宁农(科)发〔2022〕11号)精神,创建农业科技社会化综合服务站2家,选树星级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组织1个,实施以奖代补。推动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供给增加,服务效能提高,服务领域拓展,不断发展多元化、多层次、多类型的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
(六)提升农技推广信息化水平。持续普及中国农技推广信息服务平台和中国农技推广APP使用,围绕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重要农时和防灾减灾技术服务等重点任务,加大直播平台、短视频等新媒体手段运用力度,引导农技员、产业技术专家、农业科技特派员等有生产实践经验的科研人员,在线开展业务培训、问题解答、咨询指导、互动交流、技术普及等农技服务。加强中国农技推广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提高平台的认知度和使用率。继续将平台作为项目推进实施、绩效管理的重要支撑,不断完善数据填报和更新工作。
三、项目实施进度
(一)2024年2月启动本年度项目工作,按照自治区农业农村厅项目实施方案要求,制定永宁县2024年项目实施方案报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备案。
(二)2024年2月至10月底,按照项目实施方案重点任务组织项目实施。成立项目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产业指导专家组,编制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和绿色技术模式并推介发布;遴选组织农业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主体、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农技推广服务工作;开展农技人员培训和示范主体培育;加强农技推广信息化管理;做好总结、检查考核、自评工作,收集整理各类技术指导资料及档案。2024年10月25日,申请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复验。
四、经费预算及补助内容
2024年自治区财政厅、农业农村厅下达我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资金89万元,按照项目资金及任务表,主要用于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提高农技推广服务效能。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资金根据实际情况可调整。
(一)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拟使用项目资金1万元。主要用于聘请技术专家、技术资料印刷、制度建设及宣传报道等费用。
(二)基层农技人员能力建设。拟使用项目资金22万元。主要用于开展农技推广骨干及基层农技人员培训,含农技推广骨干人才、农技人员县级集中培训和现场实训实操等与培训有关的费用。
(三)农业科技社会化综合服务。拟使用项目资金20万元。按照《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关于完善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 支持农业科技社会化综合服务站建设的指导意见》(宁农(科)发〔2022〕11号),对入选自治区星级农业科技社会化综合服务站以奖代补20万元。
(四)先进技术试验示范。拟使用项目资金46万元。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建设。支持基地开展集成熟化、示范展示、推广应用、教育培训及基地规范运行等相关活动。包括开展示范展示、观摩培训等活动补贴,购买农药、化肥、种子、示范设施装备等物资投入补助;拟补助2个基地,每个基地补助10万元。二是农业科技示范主体培育。拟开展科技示范主体培训3期(种植、养殖)共补助8万元,对科技示范主体进行物化补贴17万元。三是农业主推技术编制、推介和推广应用相关补助1万元。
五、保障措施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协调。为确保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顺利推进,充分认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在促进粮油作物稳产增产、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开展农业防灾减灾技术服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强化公益性服务责任落实,成立永宁县农业农村局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协调领导小组,分管副局长任组长,各级农技推广单位负责人为成员。项目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及绩效考核细则,确定项目实施内容,明确各方责任,安排项目资金。具体名单如下:
组长:杨 青 永宁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
成员:陈 银 永宁县农业机械安全监理站站长
刘永亮 永宁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
周 成 永宁县畜牧水产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李少华 永宁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队长
朱海宏 永宁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所长
张利宝 永宁县农业产业化服务中心主任
史建春 永宁县葡萄酒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
各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永宁县县农机安全监理站,陈银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负责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业务指导、检查考核等。把项目实施与现代农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紧密结合、与高素质农民培育相互衔接,全面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充分发挥各技术推广单位职能作用,推动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立与健全,全面做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科技示范主体的技术指导、政策宣传、咨询服务和技术示范及辐射带动工作,确保项目任务全面完成。
(二)明确农技推广机构。按照“在编在岗、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要求,根据永宁县农业产业化发展布局和需求,结合近年来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开展情况,确定永宁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畜牧水产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机安全监理站、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动物卫生监督所、农业产业化服务中心、葡萄酒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及6个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畜牧兽医站等机构为基层农技推广指导单位,围绕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的要求,开展主导品种主推技术试验示范、动植物疫病虫害监测防治、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农业防灾减灾等技术服务,强化推广体系公益性职责履行,确保全面支撑稳粮保供任务落实。
(三)强技术指导,组建专家组。分产业组建专家组,实行首席专家技术负责制。专家组由县农业农村局根据主导产业需要选聘。专家组的职责是协助农业农村局编制项目实施方案,遴选审核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并推介发布,全面指导示范基地和农业科技示范主体开展工作,组织科技示范主体开展技术培训、技术指导与推广服务。具体组成人员如下:
1.粮食产业技术专家组
首席专家:王生明 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
成 员:陈 银 县农机安全监理站正高级农机工程师
李庆才 县农机安全监理站高级农机工程师
哈新芳 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
杨自建 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艺师
2.蔬菜产业技术专家组
首席专家:迟永伟 县农技推广中心农技推广研究员
成 员:刘永亮 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艺师
谢 彦 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艺师
屠彦峰 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
3.畜牧兽医技术专家组
首席专家:周 成 县畜牧水产中心正高级兽医师
成 员:李少华 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高级兽医师
朱海宏 县动物疾控中心高级兽医师
丁金龙 县畜牧水产中心高级畜牧师
纳红旗 县动物疾控中心高级兽医师
(四)强化资金监管力度。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项目资金使用要求,拟定项目资金使用计划,及时做好项目
资金落实。建立补助经费与绩效考评挂钩的机制,切实加强项目资金管理,建立专项财务档案,专款专用,绝不用于与本项目规定无关的其他开支。
(五)加强绩效管理。2024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项目绩效考核重点以基层农技人员能力提升培训、农业主推技术到位率、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农业科技示范主体培育、自治区星级科技社会化服务站等为主要考核内容。通过制定农技人员管理办法和绩效考评指标体系,明确项目实施目标、内容及相关责任。实行服务对象、指导单位、主管部门三方共同参与的绩效考评机制,将农技人员的工作量和进村入户推广技术的实绩作为主要考核依据,将服务对象对农技人员的满意度评价作为重要考核内容。通过项目自查和建立健全绩效考评制度,确保项目实施取得实效。
(六)加强档案信息管理。建立农技人员培训、示范基地、技术指导员和科技示范主体档案,并根据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统一要求,建立相应数据库,在网上及时填报相关信息,及时更新数据。注重农技推广工作动态信息报送,及时加快信息传递。
(七)做好总结,注重宣传。认真总结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做法,发掘宣传一批在稳产保供、应急救灾中涌现的经验模式、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用好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和直播、短视频、长图等新媒体形式加强宣传,为农技推广工作营造良好氛围,加强总结宣传。
附件:1.绩效目标表
2.项目备案表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