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 三农服务 > 农业技术

苹果蔬果套袋关键技术
时间:2017-06-02 来源:

字体颜色: [红] [黄] [蓝] [绿]    
保护视力色: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恢复默认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苹果疏果套袋可以显著提高果实品质及外观质量。疏果套袋是生产中、高档商品果,增加果农收入的一项实用技术。优质果园进行疏果套袋可明显促进果实着色,增加果面光洁度,减少病虫危害,减轻冰雹等机械损伤,减少农药污染和残留,提高果品的商品价值。
  一、掌握疏果标准及原则
  (1)疏果标准:疏果时按大型果25厘米以上留一个果,中型果20—25厘米留一个果。留中心果,大型果、端正果、下垂果、果柄长的果均匀分布,将小果、扁果、崎形果、朝天果、病虫果、有伤果等疏去。在大风、暴雨、冰雹不良天气条件下,疏果应留有余地,一般要比适宜留量多15%~20%的保险系数。待套袋时再最后定果,即使套袋时,定果量也要比适宜留量多5%~10%。因为一般套袋果也有风落果、人碰落果等损失。在严格控制留果量的前提下,使树上留果适量而优质。
  (2)留果指标:优质果园每667平方米产2000—3000千克果,留果1~1.5万个,按每25厘米间距疏留。实际操作中,依据品种、树势、枝势等因素应用。一般按照大型果每50~60个叶片留1个果,中型果每40~50个叶片留1个果。富士等大型果667平方米留果1.2~1.5万个,嘎啦等中小型果667平方米留果1.5~1.8万个。
  (3)疏果原则:先疏大树,后疏小树;先疏弱树,后疏强树;先疏果量特多树,后疏果量较多树;先疏骨干枝,后疏辅养枝。在1株树上,先疏上部,后疏下部;先疏内膛,后疏外围。骨干枝少留,辅养枝多留;强枝多留,弱枝少留;内膛少留,外围多留;骨干枝先端少留或不留;1个枝组上留前疏后,以利以后回缩更新。全树负载量调整后,再仔细复查,防止漏疏。腋花芽的果,除小年树或受冻树有保留价值外,多予疏除。
  二、及时补钙
  
  落花后至套袋前后,应结合喷药给果树喷施多次钙肥,以减轻苦痘病、水心病等生理缺素症的发生。落花后6周内是苹果吸收钙最强的时期,吸收量可占全年总吸收量的92%以上,可选择液体钙(含钙量一般5%)400—500倍喷布,也可适量加入硼肥,发挥钙硼协同作用,促进钙吸收。
  
  三、套袋前要及时喷药保护
  苹果花期到套袋前是果实染病的敏感时期。轮纹病、炭疽病、霉心病等易在此期侵入果内,潜而不发,此期又是钙、硼等多种元素吸收的高峰期,也是蚧壳虫、蚜虫、红蜘蛛、潜叶蛾等多种害虫的并发期,更是果实纵径增长的关键时期,此期一定要定期喷药和喷肥,这对防治病虫,提高坐果率,增加单果重,防止缺素症有很大作用。同时套袋前后也要注意防治斑点落叶病和早期落叶病。
  苹果落花后一个月左右称为幼果期,此期果皮幼嫩,对各种刺激都很敏感,如果此期使用有刺激的化学物质,极易损伤皮孔,形成“果锈”。最易诱发果锈的化学物质主要是含有无机硫、无机铜的杀菌剂,高毒有机磷、乳油类杀虫杀菌剂及劣质叶面肥。套袋前使用比较好、对幼果安全的杀菌剂有80%大生M-45、25%苯.甲8000倍、碘(好润)1000倍、80%多菌灵1200—1500倍、70%甲基硫菌灵1000—1200倍等。上述药剂提倡交替使用。杀虫杀菌剂应该使用微乳剂、可溶性液剂、悬浮剂,尽量不要使用乳油剂型,以免破坏果面蜡质层,诱发果锈。
  四、套袋、脱袋技术要规范。
  一是要选好套袋。果袋的质量决定于袋纸的质量和制作工艺。正确选袋,选好袋是套袋成功与否的又一关键。
  二是套袋要规范。果实套袋时,操作技术不规范会造成套袋果成品率低。要严格按照套袋技术规程操作,套袋时封口要严,防止害虫进入袋内繁殖危害果实,防止药液和雨水进入袋内污染果面。套袋时勿使果袋紧贴幼果,以免造成果面粗糙、果锈,避免日灼。
  三是脱袋时间要适宜。套袋果脱袋后,由于果皮的蜡粉层薄,果实贮藏期易萎蔫。套纸袋果,应在采收前15-20天左右脱袋,要注意适期采收,采果顺序是先上后下,先外后内。套袋果果皮较薄嫩,在采收和搬运过程中,应尽量小心轻拿轻放,减少碰、压、刺、划伤等。要求边采收,边分级。准备长期贮藏的果实应包上保鲜纸或套塑膜保鲜袋。
  来源:永宁县林业局 谢臣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