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颜色:
[红]
[黄]
[蓝]
[绿]
保护视力色: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恢复默认
2013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一、2013年全县经济发展状况
2013年,全县财政工作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进一步优化财政收支结构,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大对“三农”、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安居工程、文化旅游、节能环保的支持力度,促进经济增长、结构优化和城乡统筹发展;坚持依法理财、统筹兼顾和增收节支的方针,加强财政科学管理,继续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一)经济总体发展,财政收入稳步增长。2013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03.57亿元,可比增长10%;完成全部工业总产值132.99亿元,同比增长8.8%,实现工业增加值36.77亿元,可比增长11.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8.9亿元,可比增长11%;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3.2亿元,同比增长28.6%;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7.03亿元,同比增长11.2%。
(二)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生活水平显著改善,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483元,同比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8706元,增长12.1%;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53亿元,增长14.5%。
二、2013年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情况
(一)财政收入执行情况
2013年完成财政总收入17.03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2.78%,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0.88亿元,完成年初预算任务的103.68%,增长19.5%;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6.15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1.22%,比上年下降0.97%,其中土地出让金收入6亿元。
(一)从总量看,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8862万元,比上年91101万元增长17761万元,其中税收收入97276万元,比上年75793万元增长21483万元,非税收入11586万元,比上年15308万元减少3722万元;政府性基金收入61452万元,比上年62055万元减少630万元,其中土地出让金收入60000万元,与上年持平。
(二)从比重看,税收收入97276万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9% ,是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主要来源;非税收入11586万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1%。
(三)从税种看,主要税种增值税完成11212万元,为年度预算数的140%,比上年增长45%;营业税完成50622万元,为年度预算数的87%,比上年增长52%;企业所得税完成3704万元,为年度预算数的62%,比上年下降17%;个人所得税完成1376万元,为年度预算数的86%,比上年下降42%;小税种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印花税、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车船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契税分别完成5207万元、2055万元、1595万元、2650万元、3292万元、327万元、6291万元、8945万元。
(四)从增幅看,增值税增幅比上年增长20个百分点,主要是部分企业优惠政策到期,国税免抵调增力度增强,税收应收尽收,其次是“营改增”试点,交通运输业及现代服务业税收由营业税改为增值税;营业税增幅增长68个百分点,主要原因财政部门及时兑付拆迁工程款、中心村建设款、西部水系及109国道扩建工程款等;企业所得税增幅回落19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润同比下降及增加值增速减缓;个人所得税大幅减收,原因是上年宁夏泰瑞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拟上市产生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和财产转让所得导致;契税增长27%是新国五条对出售自有住房按规定应征收个人所得税的相关规定,部分拥有现房和部门尚未过户的住房办理相关手续引发的结果。
(五)从部门看,国税完成12645万元,完成年度预算10000万元的126%,比上年同期增长35%;地税完成84631万元,完成年度预算85000万元的99.6%,比上年同期增长27%;水务部门完成水资源费收入208万元;环保部门完成排污费收入514万元;城建部门完成行政性收费收入759万元;国土部门完成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60000万元。
(六)按月份看,受宏观经济、市场环境和调控政策等因素影响,各月财政收入呈现各月不均衡状态,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月均入库9072万元,政府性基金月均入库5121万元。
表一 永宁县2013年财政收入完成情况表
单位:万元
收入项目 | 年度预算数 | 累计完成数 | 上年同期完成数 | 比上年同期(=+、-%) | 完成年度预算% |
地方财政收入合计 | 165710 | 170314 | 153156 | 11.20 | 102.78 |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 105000 | 108862 | 91101 | 19.50 | 103.68 |
税收收入小计 | 95000 | 97276 | 75793 | 28.34 | 102.40 |
地税收入 | 85000 | 84631 | 66423 | 27.41 | 99.57 |
国税收入 | 10000 | 12645 | 9370 | 34.95 | 126.45 |
非税收入小计 | 10000 | 11586 | 15308 | -24.31 | 115.86 |
排污费收入 | 200 | 514 | 529 |
| 257.00 |
水资源费收入 | 200 | 208 | 223 |
| 104.00 |
教育费附加收入 | 2000 | 3185 | 1995 | 59.65 | 159.25 |
人防办行政性收费收入 | 1000 | 184 | 1980 |
| 18.40 |
建设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 | 800 | 759 | 1123 |
| 94.88 |
其他非税收入 | 5800 | 6736 | 9458 | -28.78 | 116.14 |
政府基金预算收入 | 60710 | 61452 | 62055 | -0.97 | 101.22 |
其中:土地出让金收入 | 60000 | 60000 | 60015 | -0.02 | 100.00 |
(二)财政支出执行情况
2013年实现财政总支出31.49亿元,为年度变动预算的95.93%,增长17.22%,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4.33亿元, 为年度变动预算的96.68%,增长18.06%;基金预算支出7.17亿元,为年度变动预算的93.49%,增长14.45%。
公共预算支出的项目为: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3689万元,国防支出664万元,公共安全支出8017万元,教育支出27444万元,科学技术支出3691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2499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3984万元,医疗卫生支出10668万元,节能环保支出8582万元,城乡社区事务支出32163万元,住房保障支出33737万元,农林水事务支出51399万元,交通运输支出10956万元,资源勘探电力信息事务支出4869万元,商业服务业事务支出2759万元,国土资源气象事务支出2211万元,粮油储备支出56万元,债务还本付息(仅指地方债和国债转贷)支出5616万元,其他支出308万元。
政府性基金支出的项目为:教育支出1422万元,文化与传媒200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42万元,城乡社区事务支出65004万元,农林水事务支出3543万元,交通运输支出500万元,其他支出343万元。
从支付方式来看,直接支付成为最基本的结算方式。2013年直接支付313228万元,占财政总支出的99.5%,授权支付1728万元,占财政总支出的0.5%。
从支出比重来看,公共服务占据主导位置。2013年工资及福利支出35775万元,占财政总支出的11%,商品服务支出269830万元,占财政总支出的86%,对个人及家庭补助支出9361万元,占财政总支出的3%。
从重点项目来看,财政支出突出保障民生、农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2013年民生、农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支出267842万元,占财政总支出的85%,其中,教育支出28866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4626万元,医疗卫生支出10668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2699万元,城乡社区事务支出97167万元,农林水事务支出54942万元,科学技术支出3691万元,交通运输支出11456万元,住房保障支出33737万元。
从债务角度看,地方政府偿债高峰来临。以前年度贷款进入还本付息高峰期,今年已归还到期政府债务近4亿元,财政支出压力较大。
表二 永宁县2013年财政支出情况表 单位:万元
项 目 | 调整预算数 | 决算数 | 上年支出数 | 完成预算% | 比上年增减% |
公共财政预算支出 | 251,664 | 243,312 | 206,078 | 96.68 | 18.06 |
一般公共服务 | 13,984 | 13,689 | 13,225 | 97.89 | 3.51 |
国防 | 665 | 664 | 171 | 99.85 | 288.30 |
公共安全 | 8,039 | 8,017 | 7,667 | 99.73 | 4.57 |
教育 | 29,325 | 27,444 | 25,136 | 93.59 | 9.18 |
科学技术 | 3,697 | 3,691 | 2,360 | 99.84 | 56.40 |
文化体育与传媒 | 2,759 | 2,499 | 1,867 | 90.58 | 33.85 |
社会保障和就业 | 24,441 | 23,984 | 19,574 | 98.13 | 22.53 |
医疗卫生 | 11,386 | 10,668 | 14,109 | 93.69 | -24.39 |
节能环保 | 9,378 | 8,582 | 7,815 | 91.51 | 9.81 |
城乡社区事务 | 32,175 | 32,163 | 19,165 | 99.93 | 67.77 |
农林水事务 | 54,007 | 51,399 | 38,927 | 95.17 | 32.04 |
交通运输 | 10,976 | 10,956 | 8,964 | 99.82 | 22.22 |
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 | 4,869 | 4,869 | 3,440 | 100.00 | 41.54 |
商业服务业等事务 | 2,958 | 2,759 | 4,171 | 93.27 | -33.85 |
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 | 2,211 | 2211 | 1355 | 100.00 | 63.17 |
住房保障支出 | 33,757 | 33,737 | 12,826 | 99.94 | 163.04 |
储备事务支出 | 56 | 56 | 53 | 100.00 | 5.66 |
国债还本付息支出 | 5,615 | 5,616 | 4,679 | 100.02 | 20.03 |
其他支出 | 1,366 | 308 | 20,574 | 22.55 | -98.50 |
基金预算支出 | 76,646 | 71,654 | 62,608 | 93.49 | 14.45 |
教育 | 118 | 1422 |
| 1205.08 |
|
文化体育与传媒 | - | 200 |
|
|
|
社会保障和就业 | 700 | 642 | 569 | 91.71 | 12.83 |
城乡社区事务 | 71,952 | 65,004 | 61,614 | 90.34 | 5.50 |
农林水事务 | 3,543 | 3543 | 236 | 100.00 | 1401.27 |
交通运输 | 333 | 500 |
| 150.15 |
|
其他支出 |
| 343 | 189 |
| 81 |
地方财政支出 | 328,310 | 314,966 | 268,686 | 95.93 | 17.22 |
(三)财政收支平衡情况
我县2013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良好,财政收入持续均衡增长,财政支出保障有力,支出结构不断优化,财政改革继续深化,民生保障能力明显增强,财政管理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年财政总收入为332117万元,财政总支出为321145万元,年终滚存结余10972万元。
表三 永宁县2013年财政收支平衡表 单位:万元
公共财政预算收支平衡情况: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总收入为253962万元,其中本年本级收入108862万元,自治区财政补助收入124687万元,地方政府债券收入10000万元,上年结转5301万元,调入地方债还本资金5121万元;公共财政预算总支出为249481万元,其中本年支出243312万元,上解自治区支出1058万元。收支相抵,年终滚存结余4471万元,全部按规定结转下年使用。
基金预算收支平衡情况:全县基金预算总收入为78155万元,其中本年本级收入61451万元,自治区财政补助收入10609万元,上年结转6095万元;全年基金预算支出为71654万元。收支相抵,年终滚存结余6501万元,全部按规定结转下年使用。
三、2013年财政预算执行主要效果
2013年收入总量增长,但实际增幅下降一点五个百分点,增幅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受国家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等因素的影响,市场需求减弱,与建筑及房地产相关的营业税增长趋势放缓;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的增加值增速减缓和利润下降导致企业所得税增幅同比下降十九个百分点;个人所得税大幅减收,主要是上年泰瑞制药有限公司拟上市产生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和财产所得一次性入库较大而今年没有,造成个人所得税下降42%;结构性减税政策使一些税种有不同程度的减收,2013年8月起,增值税月应税销售额2万元以下免征增值税,营业税月营业额2万元以下免征营业税。
在全国严峻的经济形势下,全县财政在收支规模上仍然实现了新的突破,预算执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果:
(一)围绕科学发展,注重财源建设,保持财政收入稳定增长。一是依托重点建设项目,拉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带动财政收入增长。财税部门密切配合,了解分析税收形势, 落实税收优惠政策,积极主动培植税源,加强税收组织协调和分析调度,增强了经济税源转化为实际收入的能力,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突破10亿元。二是服务项目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增强,诚信融资机制进一步巩固。积极筹措项目资金,多方拓宽融资渠道,全力支持项目建设,全年共争取各类项目资金15.6亿元,保障了重点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
(二)围绕公共财政,优化支出结构,保障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一是本着“保工资、保运转”的原则,统筹安排资金,重点确保全县机关、事业单位、村干部、居委会工资按时发放。二是确保民政优抚、五保低保、养老、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城乡困难群众救助、抚恤、残疾人事业补助、全民创业小额担保等支出24628万元。对行政事业单位、城乡居民、新型农村合作、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及补助、对县医院、中医院、保健所及乡镇卫生院重大公共卫生专项服务补助、疾病防治、医疗设备购置、县乡村信息化维护、妇幼卫生“六免一救助”、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培训、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补助、中医院迁建、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胸科医院项目建设前期费用、农村急救体系建设等支出10668万元。三是发展教育事业,保障义务教育经费机制改革、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贴、新永中建设、西部农村校舍改造、农村中小学供暖设施改造、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特设岗位专项补助等28866万元。四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县城污水管网铺设、109辐射道路排水给水工程、西部水系工程、唐徕公园六期景观绿化及观湖路景观绿化、旧城改造征地拆迁补偿费、租房费、“千处百日”城乡环境综合整治、109线擎天柱拆迁、小城镇中心村建设、新农村建设村庄整治补助、智能化社区服务呼叫中心建设、购买道路清扫保洁车、路灯电费及维修等支出97167万元。五是支持中小企业技术改造创新、产业升级、市场开拓、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及环境卫生、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等支出8582万元。六是加大公共安全保障力度,投入城市综合监控报警联网系统、特勤装备、功能区改造、矛盾纠纷排查、人民调解办案补助、禁毒管理、刑事科学技术室装备建设、移动警务等支出8017万元。七是打造诚信政府,偿还各项债务4.38亿元。
(三)围绕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城镇化建设。着力改善民生,支农力度不断加大,惠农政策全面落实。一是认真落实惠农政策,通过“一卡通”向全县4.3万户农户发放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等涉农补贴项目资金5200万元。二是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的稳定增长机制,加大农业有机水稻、生态养殖、温棚补助、农作物新品种引进推广、粮食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动物疫病防疫监测、林业防沙治沙造林、农田水利建设、公益性水利工程维修养护、西部水资源综合利用、农村饮水安全运行、黄河标准化堤防穿堤建设、农村道路建设,农村一事一议项目、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及产业化经营等支出54942万元。三是加强廉租住房保障、公共租赁住房补助、旧城改造拆迁安置、塞上农民新居建设补助、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补助等支出33737万元,使城乡低收入困难家庭的居住条件得以改善。四是推进生态移民工程建设,建设移民区房屋、道路、设施农业等支出7857万元。五是及时拨付109国道、201省道和“千处百日”环境综合整治、西部水系防洪排涝工程、中心村建设、农田水利建设等拆迁资金5.6亿元,确保农民生产生活稳定。
(四)围绕制度建设,积极履行职能,提高财政管理效益。一是大力推进预算公开,除人武部涉密外全县125个预算单位在永宁政府公众网公开了部门预算,扩大了社会各界对财政资金的监督面。二是继续深化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全面推进公务卡的使用,将办公费、差旅费、接待费等16项支出项目纳入公务卡结算目录,全年公务卡结算530万元。三是严格执行《政府采购法》,规范采购程序,全年共完成政府统一采购项目320批次,执行政府采购预算总金额7208.8万元,实现政府采购合同金额6382万元,节约预算资金826.8万元。四是坚持工程项目预决算审查,审查中心编制标底185项,编制预算金额48.6亿元,核减概算4.2亿元;审核决算941项,送审金额6.87亿元,审定金额5.86亿元,核减金额1.01亿元。五是加强预算支出监督,核算中心严把审核关,共拒付不合理、不合法、不符合财务规定的业务392笔,金额达2543万元,特别是严控“三公经费”的支出,全年“三公经费”支出比上年同期下降33%。
四、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财源结构单一,税收基础薄弱。一是财政稳定增收的机制不够完善,增收的基础还需进一步培植,收入结构还需要进一步优化。二是税收增长依赖重点税源企业,特别是房地产企业,因受国家调控政策影响,后续财源不稳定。
(二)保障民计民生支出不断增加。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财政收入的增长,我县可用财力也相应增加,但与社会各方面日益增长的支出需求相比,财政收支矛盾仍然突出,财政保障能力依然不强:一是对社会重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有限。随着我县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需大量资金投入,目前的模式只能是以土地资金投入,财政尚不能有更多的财力用于重点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对社会公共服务领域投入还需增加。因主要依赖于上级财政专项转移支付,本级投入较少,社会保障、劳动就业、公共卫生、环境保护、城乡社区事务等很多应该财政支持的社会公共服务领域因财力有限还没有得到完全保证。
(三)还贷刚性增长,财政支出压力加大。一是以前年度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贷款逐步到期,还贷刚性增长。二是随着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政府融资渠道的拓宽,政府债务、财政还本付息所需资金将会逐年增加。三是设施农业贷款及利息清收进度迟缓,财政支出压力日益增大。
五、2014年工作思路
(一)着力保障财政收入持续平稳增长。配合税务部门,积极培植财源,切实加强征管,确保应收尽收,不断规范非税收入管理,优化非税收入结构,形成税收和非税收入齐抓共管的长效机制,着力保障财政收入持续平稳增长,2014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2%以上。
(二)继续加大项目和资金争取力度。及时把握政策,主动捕捉项目信息,配合相关部门及时申报项目,争取项目资金。提高财政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2014年争取项目资金同比增长20%以上。
(三)积极向金融机构融资贷款。为了解决重点项目建设、兑付农户征地补偿款及归还银行贷款等资金不足的困难,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协调沟通,通过融资平台向金融机构贷款,努力提高融资工作实效,全力争取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
(四)进一步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一是保障民生支出,改善公共教育支出结构,保证教育经费的投入;建立健全公共财政科技投入模式,实现科技投入的多元化;加大争取国家、自治区资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入,不断完善城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二是不断扩大公共财政农村覆盖范,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发展事业的重点逐步转向农村,为全县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夯实财力。三是积极筹措资金保障环境综合整治征地拆迁、城乡道路建设、小城镇及中心村建设等县委、县政府确定的重点项目建设及银行贷款还本付息。
(五)继续推行和深化财政改革。一是进一步深化国库集中支付一体化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应用,在原国库集中支付的基础上,会计核算中心引入使用一体化管理系统做账务处理,使各预算单位的业务更加方便快捷、公开透明。二是启动国库集中支付动态监控系统,运用自治区财政厅布设的动态监控软件,对财政资金的支付过程进行动态监督,以进一步规范预算单位使用财政资金,提高财政财务管理水平,防范资金支付风险。三是继续强制推行公务卡的使用,加强各预算单位现金支付业务的监督管理,提高支付透明度。四是全面推行部门预算、决算和“三公经费”公开,努力打造“阳光财政”。五是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以及区、市、县相关规定,从严控制“三公经费”支出,实现“三公经费”零增长。
2014年财政预算安排
一、公共财政预算收支安排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计划158970万元。其中:县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25200万元(国税14000万元,地税100700万元,非税10500万元),比2013年完成数增长15.01%;区级返还性收入1370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27929万元;上年结转4471万元。
公共财政预算支出计划158970万元。按编制类别分:部门预算62117万元,财政预留92382万元,上年结转支出4471万元;按资金来源分:当年财力安排154499万元,上年结转安排4471万元;按支出级次分:本级支出157770万元,转移性支出1200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安排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计划107601万元。其中:土地出让金收入100000万元(按规定提取农业土地开发资金收入1600万元、教育资金2500万元、农田水利建设资金3000万元、廉租住房资金2000万元),增长66.67%;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收入300万元;散装水泥及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收入150万元;城镇公用事业附加收入500万元;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150万元;上年结转收入6501万元。
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计划107601万元。当年财力安排支出101100万元,上年结转支出6501万元。
三、2014年财政工作的主要任务
1、加强财源建设,确保财政收入持续平稳增长
一是积极培植财源,促进税收收入平稳较快增长,切实加强征管,确保应收尽收;二是不断规范非税收入管理,优化非税收入结构,形成税收和非税收入齐抓共管的长效机制;三是根据县委、县政府确定的重点项目,结合财政厅相关政策,主动捕捉项目信息,及时申报项目,争取项目资金;四是进一步拓宽财政资金融资渠道,搭建政府信用平台,加强与各商业银行的合作,争取银行的信贷支持。五是对全县重点招商引资项目进行跟踪服务,实施优惠政策促进新开工项目加快建设速度,尽快形成有效税源。六是加大对企业的支持力度,培育新的税收增长点。
2、推进财政预算管理,进一步提高财政精细化管理水平
一是细化财政预算支出定额,强化预算约束,优化预算支出结构,促进预算公开透明,大幅减少财政代编预算规模;二是根据县委、县政府工作重点,编制项目支出预算;三是推进财政科学化规范化管理,严格执行人大批准的预算,切实做到“先预算后支出”;四是自觉接受人大、审计监督,不断提高自身的预算管理水平;五是继续推行公务卡的强制结算,加强各预算单位现金支付业务的监督管理,提高支付透明度;六是继续大力推进预算、决算公开,努力打造“阳光财政、透明预算”;七是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以及区、市、县相关规定,编制“三公经费”预算,从严控制“三公经费”支出;八是充分发挥财政监督职能,通过工程预决算审查、会计集中核算、政府统一采购、财政监督检查等方式,节约财政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3、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快永宁社会事业发展
(1)加大教育投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三大教育惠民政策
全年教育支出预算安排22247万元,其中:从土地出让金中提取教育资金2500万元,安排教育费附加支出3000万元,用于胜利、闽宁等4所幼儿园、闽宁第二中学、闽宁第二小学、永宁中学宿舍楼、实验小学扩建、胜利玉泉营小学、胜利征沙小学教室维修等工程建设及前期规划设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设备购置;安排教育转移支付资金700万元,用于远程教育、教学研究、校舍维修、教学设备购置及教师奖励等;安排资金469万元用于免除职业高中教育、高中教育学费用高中信息化建设免收考务费;安排教育行政性收费1000万元用于补充幼儿园及中小学经费不足;安排资金1285万元用于农村小学生伙食补贴、农村寄宿学生补助及初、高中寄宿学生就餐补助;安排资金276万元用于农村小学生交通补贴;安排资金397万元用于教师、校长及骨干教师培训;安排资金406万元用于2013-2014年骨干教师津贴;安排资金242万元用于教师体检、奖励及慰问;安排资金500用于教育系统引进百名优秀教师;安排资金103万元用于中小学聘用安保人员。
(2)完善社会保障和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将被征地农民全部纳入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安排资金39000万元,用于失地农民养老保险补助;安排资金1531万元,用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补助;安排资金1003万元,用于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补助;安排资金300万元,用于公务员医疗补助工作;安排资金2000万元,用于“56789暖心工程”;安排资金654万元,用于城乡低保人员最低生活保障;安排资金88万元,用于五保供养及孤儿养育津贴;安排资金197万元,用于城乡高龄补贴;安排资金103万元,用于城乡困难群众临时救助、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城乡医疗救助及贫困大学生救助;安排资金62万元,用于残疾人康复及城乡重度残疾人生活津贴;安排资金376万元,用于义务兵优待、退役士兵安置及在乡复员、退伍军人生活补助;安排就业创业县级配套资金3431万元,用于免费职业培训、购买公益性岗位、创业孵化基地建设等;安排资金300万元,用于残疾人就业保障;安排资金600万元,用于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建设;安排资金50万元,用于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制度;安排资金2000万元用于中医院、妇幼保健所迁建、乡镇卫生院及胸科医院建设;安排资金198万元,用于卫生生系统人才培养培训、与上级医院协作经费;安排资金500万元,用于卫生系统引进百名优秀医生;安排资金159万元,用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食品安全及病媒生物防治;安排资金100万元,用于国家慢性病管理示范县创建;安排资金169万元,用于结核病、碘缺乏病、艾滋病防治、预防接种补助及预防性体检补助;安排资金31万元,用于“六免一救助”、移民村孕产妇分娩及农村女两癌筛查补助;安排资金558万元,用于计划生育免费技术服务、出生缺陷干预、优生促进、独生子女保健费、幸福家庭创建等。
(3)加大“三农”投入,提高现代农业规模化水平
围绕现代农业提质增效,推进优势特色农业发展。安排资金1000万元,用于设施农业、有机水稻、养殖园区、农机作业、供外蔬菜等项目建设;安排资金200万元,用于土地流转规范化管理、农村土地经营权确权;安排资金240万元,用于种植业、养殖业农业保险补助;安排资金500用于劳务移民扶贫项目建设;安排资金606万元,用于望洪北渠、望远镇永清高标准农田等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安排资金2200万元,用于西部水系、永二干沟上段改造、110KV李俊线线路抬高工程、李俊镇王团村团结村田间工程及农技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原隆村生态移民安置区扬水泵站管理房工程、防汛抗旱及闽宁镇防洪工程规划建房、永清沟、第一排水沟中小河流治理等项目建设及春秋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安排资金1150万,用于土地规划、评估、测绘及沿山土地开发;安排资金600万元,用于人大、政协议案、提案办理。
(4)加大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强力推进城乡统筹建设
安排资金2500万元,用于永宁县西部水系道路、许黄路至滨河大道连接线工程、望增路改建工程、八渠路改建工程、靖吊路改建工程、国道109迎宾大道至火车站段拓宽改建工程及永宁公交公司场站建设;安排资金266万元,用于滨河大道及农村公路养护;安排资金5293万元,用于城乡基础设施、小城镇及中心村粮食储备、粮食银行、乡村清洁等;安排资金10150万元,用于廉租住房、城市棚户区改造及农民拆迁安置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安排资金1000万元,用于城市精细化管理设备购置及维护;安排资金1825万元,用于县城城区、109国道两侧和望远工业园区路灯电费、维护、垃圾处理、公厕维护、城乡环境卫生整治维护;安排资金4000万,用于109国道永二干沟至中干沟景观绿化、永清路两侧、观平路、许黄路、等绿化工程及林木管护;安排资金30000万元,用于环境综合整治征地拆迁补偿;安排资金200万元,用于“新网工程”项目建设。
(5)加大文化旅游投入,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安排资金700万元,用于编制文化旅游产业园区总体规划、旅游宣传营销;安排资金80万元,用于旅游景区标准化厕所奖补及旅游景区标识牌制作;安排资金200万元,用于拍摄《纳家户》专题纪录片;安排资金200万元,用于举办“中国西部民歌花儿”歌会;安排资金300万元,用于乡镇文化站建设;安排资金80万元,用于对民间文艺团体补助;安排资金341万元,用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图书馆、文化馆免费开放、农家书屋等补助;安排资金119万元,用于群众文化体育活动、体育运动会及全民健身活动。
(6)构建科技创新体系,推动生产力发展
安排资金340万元,用于科技特派员创业项目、知识产权保护、企业研发创新平台建设、社会民生科技发展、科技攻关项目、成果转化项目、科技培训及科技进步考核等;安排资金5150万元,用于支持企业科技创新、技术改造、节能降耗、污染治理;招商引资企业奖励等;安排资金200万元用于科技人才促进工程。
(7)加快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努力提升一般公共服务水平
安排资金1600万元,用于永宁县公安局技术大楼项目、胜利、杨和、闽宁、望远经济开发区派出所业务用房、城市综合监控报警联网系统、智能图控系统(一期项目)、智能交通综合管控系统(三期)建设;安排资金500万元,用于检察院综合技侦楼工程和检察文化基地项目建设;安排资金500万元,用于法院新审判大楼建设;安排资金500万元,用于国防动员教育培训中心项目工程建设;安排资金266万元,用于武警、消防部队业务费及营房维修改造;安排资金505万元,用于“智慧永宁”一期建设;安排资金500万元用于政府投资项目预决算审查;安排资金100万元,用于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安排资金180万元,用于人大、政协两会会议支出;安排资金500万元,用于设施园艺贷款清收奖励;安排“村(社区)发展专项”资金1389万元,用于村级一事一议农村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乡村卫生保洁、污水处理、垃圾填埋等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及城乡社区设施基础维护改造;安排资金200万元,用于疑难信访事件处置。
(8)建立偿债准备金,强力打造诚信政府
安排政府偿债准备金60000万元,用于偿还到期政府融资贷款本息及到期地方政府债券本息。
(9)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提高劳动者收入水平
安排资金1650万元,用于干部职工正常工资晋升、新录政府人员经费及调整工资经费;安排资金1000万元,用于“三定两评一应用”考核;安排资金900万元,用于应休未休年休假报酬;安排资金700万元,用于发放“民族团结和谐奖”;安排资金1500万元,用于全县经济工作、农业农村工作等会议兑现奖励;提高环卫工人待遇,月工资从1020元,提高到2000元,早餐费从每天3元提高到6元。
(10)按法定比例设置财政预备费
2014年,按本级政府预算支出额的1-3 %设置预备费1650万元,主要用于当年预算执行中的自然灾害救灾支出、其他难以预见的特殊开支及突发事件应急支出。
附件:永宁县2014年地方财政预算公开表格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