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已撤稿或删除
如您是在地址栏输入网址的,请确认其拼写正确,并注意网址的大小写字母区分。
了解宁夏地区更多信息,请访问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网
本站已启用无障碍浏览系统,欢迎点击访问!
解读方式 图文方式 生成日期 2020-03-23
来源 永宁县委办公室 解读单位 永宁县卫生健康局

永宁县县域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政策解读

保护视力色:              字体颜色: 【       绿 】        恢复默认     

点击查看:中共永宁县委办公室 永宁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永宁县开展县域公立医院 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永宁县开展县域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是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7〕67号)、《自治区党委办公厅 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县域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宁党办〔2019〕48号)制定的推进我县县域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一个政策文件,是2019年我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工作任务,其核心实质就是县域医疗共同体建设。

那么,什么是“县域医共体”呢,“县域医共体”说的直白一点就是把全县范围内的医疗卫生机构整合为一个集团单位,实施人、财、物、药品、技术操作规范等各方面的统一管理,为全县居民提供安全、便捷、优质、高效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的组织机构形式。

一、政策背景

县域医共体建设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以及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的具体实践。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没有健康就没有小康”的目标要求,牢固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服务理念,充分发挥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两方面职能,促进医疗与疾病防控融合,加快推进医疗卫生机构由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转变。

二、目标愿景

到2020年,县域一体、上下联动、信息互通的新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家庭医生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提升,乡镇卫生院普通门诊人次上升,县域患者下转率上升,患者县域外转率下降,急慢性疾病患病率下降;全县65%的门诊患者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90%的住院患者在县域内医疗卫生机构得到较好的诊疗服务。

三、工作措施

(一)强化管理

1.组建医疗健康服务集团。以县医院为龙头,将县中医院、疾控中心、妇幼保健所、6家乡镇卫生院及下属村卫生室和2家农场卫生院、6家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全部纳入医疗健康服务集团,组建永宁县医疗健康服务集团,实行人员、资金、业务、信息、药械、“五统一”管理,形成集管理、服务、发展、利益、责任“五位一体”的医共体。

2、加强医联体能力提升建设。医疗健康服务集团加强与区内外三级医院交流合作。借助“互联网+卫生健康”信息平台,通过远程会诊、人才共享、技术支持、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处方流动等方式,不断提升医疗健康集团服务能力与水平。从“将病人转出去”变为“将专家请进来、病人留下来”,减少病人的外转,健全上下转诊通道,提高双向转诊率,不断提高县域内就诊住院率。

3、实行城乡居民基本医保总额打包付费。县医疗保障局根据全县人口数量、医疗健康集团服务质量等因素,采取“总额预算、按季预拨、年终结算”的方式将全县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经费打包交给县医院,由县医院作为我县向县域外转诊转院的出口,适当控制转诊转院流量,进一步发挥医保的经济杠杆作用,引导医共体内各医疗机构合理开展诊疗服务,主动做好预防保健和健康管理服务,降低县域人群发病率,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   

4.建立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协调永宁县医保局,永宁县卫健局对医疗服务价格进行动态调整,合理提升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逐步提高医疗收入中医务人员技术劳务性收入的比重。加强对县级公立医院医药价格改革的跟踪评估,逐步建立以成本和收入结构为基础的价格动态调整机制。

5.改革人事管理制度。现有县级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由医疗健康集团统一管理、统一使用,统一调配。乡镇卫生院现有编制总量(编制数和备案人员数)保持不变,在编在岗人员要保持在60%以上,其中医疗卫生专业人员保持在85%以上。建立医疗健康集团编制池,空编数量可以空编单位名义招考,由医疗健康集团统筹安排使用。

6.健全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制定医疗健康集团的绩效考核评价标准,以公益性为导向,突出职责履行、医疗质量、费用控制、运行绩效、财务管理、人才培养、医德医风和群众满意度等考核指标,加大基层服务能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家庭医生签约等体现公益性考核指标权重。考核结果与医疗健康集团财政补助、医保支付、工资总额以及集团总院院长薪酬、任免、奖惩等挂钩。

(二)开展医疗共同体建设的支撑点

1.完善财政投入政策。财政部门根据医疗健康集团成员单位编制总量(编制数和备案人员数)合理核算投入一定比例保障经费,科学调整财政投入方式。要继续按照原渠道足额安排对医疗健康集团成员单位的财政投入资金。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妇幼保健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按照公益一类予以保障,收入分配按照公益二类管理和运行。

2.加强人才队伍培养和专业技能建设。推进医疗健康集团人事管理向统一管理、统一使用,统一调配转变。加强县级公立医院重点专科、特色科室及疑难病诊治人才培养,突出培养一批专业特长人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加强全科医师培训培养,不断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进一步完善县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机制。医疗健康集团中县医院要组成技术团队,在乡镇卫生院开设联合病房、共建特色专科;县疾病控制中心和保健所要积极指导乡镇卫生院开展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共享和下沉。  

3.成立事物管理中心和业务中心。组建医疗健康集团人力资源、财务管理、医保和信息化等事物管理中心,对所属医疗卫生机构相关工作实行统一管理,所属医疗卫生机构不再设置相关科室。依托县医院基础设施,整合建立医疗健康集团医学检验、放射影像、消毒供应、药品供应保障、公共卫生等业务中心,统一调配医技资源,实现县域医疗资源共享,提高现有资源使用率。

4.推进“互联网+卫生健康”服务模式建设。重点推进远程影像、远程心电、远程会诊等电子信息化服务。建设县域预约转诊系统,提供预约诊疗、双向转诊等服务。医疗健康集团要设置开通微信公众号和手机APP,使患者通过手机就能享受到预约挂号、在线支付、查看检验报告、了解健康知识等多元化服务。

(三)推动分级诊疗制度的落实

1.提升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服务能力。按照县级医院的功能定位,突出人才、技术、重点专科等核心竞争力建设,大力推广临床新技术,着力提升县级医院的管理水平和医疗服务能力,有效落实县域居民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和危急重症救治及疑难病症的转诊任务,推动县级医院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信息化管理。

2.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健全完善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推动县域医疗健康集团内部人员、技术、服务向基层流动,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立专家工作室和专家门诊,促进基层首诊工作机制的落实。

3.提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以重点人群为主,以基本医疗、公共卫生服务为基础,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容,提高签约服务水平和覆盖面。积极拓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移动信息终端应用,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手段,搭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与签约居民的交流互动平台,改善居民签约服务感受。  

4.完善双向转诊机制,实现县域协同联动。按照“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工作要求,建立医疗健康集团内部稳定的技术帮扶和分工协作关系,建立完善县级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双向转诊通道,尤其是对急、危、疑难、重症转诊患者要建立绿色通道,让转诊患者享受到连续、快速、优质的医疗服务。同时,县级医院处于病情稳定恢复期的住院病人要向基层医疗卫生机进行下转,积极引导患者在基层就近就医。

(四)坚持预防为主,规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1.发挥专业卫生机构作用。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妇幼保健机构负责同志担任医疗健康集团的副职,发挥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等方面的专业优势,将工作重心下沉到基层一线,使预防与医疗融合发展,定期开展业务培训,指导基层工作,提升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2.强化公共卫生服务。医疗健康集团内部设置公共卫生管理中心,组织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为居民提供健康档案管理等14类规范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3.提升健康教育能力。采取定期专家电视讲座;深入社区、学校、机关事业单位、工厂开展健康大讲堂;建立微信公众号,实时推送疾病预防治疗、健康养身、运动营养等健康知识,引导群众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合理的防治疾病模式,提升群众健康素养和防病意识,减少疾病发生,助推分级诊疗实施。

(五)提升中医药、妇幼健康事业发展。

大力发展中医药和妇幼事业。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和“十三五”行动计划,加强中医医疗机构人才队伍建设,对照中医药服务评价指标,全面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

四、优劣分析

实施县域医疗共同体工作,优点:一是垂直管理,工作执行力强、效率高,乡镇卫生院管理更加规范。二是提高了优势资源利用率,杜绝了以往卫生院个别设备利用率低的问题,节约了部分医疗资源,降低了医疗机构的运行成本。三是在乡镇卫生院层面上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居民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较以往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四是医疗健康集团内部转诊转院通道更加顺畅五是取缔了以往在不同医疗机构之间转院病人医保报销的二次起付费,减轻了住院病人的就医负担。缺陷:二是开展县域医疗共同体建设,会使县级医院技术力量相对短缺,影响了县级医院的正常工作秩序。三是医疗健康集团机构扩大,管理难度增加,个别地方鞭长莫及。

五、对策:

一是扩招专业技术人员,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医疗卫生机构管理水平。二是分层级管理,实施不同岗位相对较个性化的岗位绩效考核管理办法。三是加强继续在教育,注重现有专业技术人员的潜力挖掘。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